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与庄子对于命的态度和看法不尽其然,但也并非毫无干系。孔子的命观念主要有"生命"、"君命"、"天命"等含义,庄子之命观念主要有"必然性"、"偶然性"、"生命"、"命名"等含义。庄子于命和天之关系以及命之特性上对孔子之命观念进行了融通;当然庄子之命观念也是对于孔子之命的一种反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从天之内涵上可知二人对于命之侧重点不同,从命之侧重点不同可知二人对于命之态度不同,从两人命之态度不同领会两人游世观念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五四”前 ,我国文学观念的演变是在现代性的策动下进行的。现代性表现为一种反思、批判的现代意识精神。由于对现代性的不同的接受和外国文艺思潮的多种影响 ,在不同代表人物那里 ,文学观念的现代化也表现得多种多样。有批判封建王朝 ,改以“国民”为主导的政教型文学观 ;有一反政教型传统、视文学为满足人生欲望的一种解脱、提出并区分“自律”和“他律”的游戏说的纯文学观 ;有引进“审美”、在审美中描绘人生的文学观 ;有主张发挥文学的斗争精神 ,又视文学功能为“不用之用”的文学观 ;有将文学的娱乐作用发挥到极致的休闲文学观。这些文学观念 ,都谈“人生” ,实则具有不同的含义 ,显示了现代性的不同取向和不同方面 ,并给文学研究带进了一大批新的现代学术话语 ,成为我国现代文论传统的组成部分 ,直到今天仍被我们所使用。  相似文献   

3.
一般来说,人生文学是一个泛化的不具原生性的概念,但人生与文学关系的新的关学建构是实现中国文学观从古代。“致君尧舜上”的教化正统观走向现代的根本性转变的标志之一,由“人生文学”衍生出的不同阐释和理解贯穿了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过程,演绎出现代文学观念的多元化发展,是能体现中国现代文论之现代性与本土性特色的一个重要范畴。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代和谐思想影响和指导下,中国古代出现多次盛世.中国古代盛世的出现和古代和谐社会之构建,有许多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构建现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历史研究中,司马迁把“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与汉兴百年的历史变迁结合起来,让史学承担哲学的责任。以李陵之祸为人生转折点,司马迁对现实政治有了新的认识,从而在深刻反省汉兴百年的历史中看到盛世下的危机。司马迁研究历史的方法是循环论。在继承前人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司马迁抓住“历史循环”的大势,将社会变化的法则与“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历史哲学观。  相似文献   

6.
屈原向来以爱国诗人著称,他的爱国精神也被一代代地传承,中唐诗人李贺的诗歌也流露出明显的爱国思想.屈原和李贺都是当时君主的同姓宗族,他们都具有强烈的宗国情结.此外,他们的爱国精神还表现在乡土之恋、渴望为国效力以及对英雄的歌颂等方面.由于所处的时代以及人生遭遇的不同,李贺和屈原的爱国精神是有区剐的,其中既有程度的不同,也有范围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时间观念的文化差异导致了运用时间的不同习惯。因此,在国际交流中经常会出现不必要的误解。为了成功地和外国人交流,必须了解他们是如何看待时间的,特别是他们有哪些运用时间的习惯及范畴等。本文旨在审视东西方不同的时间观念以及探究这些时间观念差异所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冯友兰"道中庸"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友兰的“道中庸”从在共相层面“中庸”诠释出发,获得贯通形上形下的基础,从而使其关于人生境界学说具有了不同前人的特色。他采纳将道德理念与价值观念相结合的思路,把中庸与群己之辩、义利之辩结合起来,体现出运用逻辑分析方法于中国哲学、结合中西方哲学等努力,具有方法论与理论观念方面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古代诗人中有不少居士。他们把佛教当作思想中的一种补充结构,希望借此获得精神解脱,以除去各种人生束缚、烦恼、痛苦,卸掉心灵的重负,达到心理平衡。解脱不仅是诗人人生的重要内容,而且由此还形成了一种人生文化。这种人生文化既因时因人而异,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但也有大体一致的共同点。解脱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一种随缘任运、通达自由、不为外物所累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0.
元杂剧中的英雄形象大致有历史英雄、草莽英雄与侠义英雄三种类型。这些英雄形象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大义之勇”、“至爱之仁”和“忠信之义”,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艺术作品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民间从自身的观念出发对伦理道德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唐诗中有很多歌咏下层劳动女子的诗句,尤其是其中有关服饰、化妆的描写,填补了正史对唐代民间女子服饰与生存状态疏于记录的缺憾。唐代民间女子即使身处盛世,仍生存艰难,这从她们的服饰、化妆不难看出,无论材质、式样、花色,民间女子服饰与贵族妇女都有很大的不同,由此所透露出的生存状态之差距也是天上人间。  相似文献   

12.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所刻画的荣宁二府是当时封建社会的缩影,书中为我们展示了这个封建大家庭中众多玉字辈、草字辈公子小姐们的生活状态,他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在不同的家庭教育模式里,从而催生了他们不同的性格和人生走向。  相似文献   

13.
现代悲剧小说是新的文化精神和着被毁灭、否定的有价值人生在燃烧的时代熔炉中铸造的利剑。在新小说观念的影响下 ,现代悲剧小说以更开阔的视野关注社会人生 ,以新的内容和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使现代悲剧小说创作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显示出现代观念下的悲剧人生阐释。  相似文献   

14.
政治经济变革导致中唐社会价值观念的变更,将一代诗人推向尴尬两难的境遇他们一方面激昂亢奋地倡导和恪守儒家的优秀传统,积极入世,除弊求新,志高德清;一方面又难以协调人生追求与现实欲望的矛盾,渐趋于圆滑卑庸。他们在命运沉浮中表现出的复杂的心态模式和矛盾的运作方式,深刻揭示了社会转型所造成的人生悲剧,足以为今世文人之明鉴。  相似文献   

15.
众多研究者对贾雨村的艺术形象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红楼梦》所反映的主要是清朝乾隆时期的上流社会生活,贾雨村处在相对稳定的康乾盛世时期,其时经世致用思想得到大力提倡,私欲的合理性得到肯定,“人欲之各得”的社会价值取向得到承认。贾雨村不可能脱离这个时代的社会价值取向而独立存在,因此,应将他还原至当时的社会背景及其主流价值观念中分析其艺术形象。贾雨村对人生报有积极态度并通过主流价值观念认可的努力方式博取功名,才干优长且思想卓尔超群,隐忍宦海并富有谋略。之所以众多研究者没有看到贾雨村形象的积极性,主要是因为研究者与艺术形象本身所处社会本质的不同和研究者未能摆脱悲剧情节对自己的情感惯性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人们忙于工作的同时,精神需求更需得到关注。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着国人。古代诗歌中洋溢着的乐观、尚善的精神,具有含蓄蕴藉之审美特征,也会从不同层面影响着现代人。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之下,人们学会以乐观的精神、向善的态度去面对丰富的人生。本文试图阐释中国古诗的精神内涵,以此透视传统文化的内在韵味。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旧式婚姻通常由父母包办,这样既剥夺了青年男女对婚姻、人生的选择权,也压制了他们的独立和自主;旧式婚姻有着复杂的礼仪程序,其中不乏一些非科学、不文明的思想。近代以后,西方的文化和观念传入中国,尤其是新文化运动中倡导民主与科学的理念,反对专制和愚昧,民主和自由的观念也开始影响婚姻观念。自清朝晚期到20世纪40年代,传统的婚俗慢慢地摒弃了愚昧、落后、繁琐的旧式礼俗,走上了民主、自由、文明的道路,这样既解放了青年人,也体现了人性。各地的婚俗开始朝着文明的方向发展,民国时期的婚俗演变加速,“文明结婚”逐步兴起,呈现出新旧并列、中西合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已经走上了人生半独立半依赖的旅程,生活中他们充满阳光,尽情地享受着父母、长辈们的爱心,学习上他们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做,有理想、有性格、有创新。但是在她们成长和进步的旅途中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惑,老师应当带领她们走出困惑。经常不断地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他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适时给予正确的指导,让他们茁壮成长。那么,住校生活就是学生从小家庭走向大家庭的桥梁,就是他们必然要走过而又必须走过的人生之旅。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具有浓厚的乡土情结,这种情结影响到中国人的认知、生存观念、人生体验、价值观、荣誉观,甚至整个心灵世界。本文从广义修辞学的角度,以五个主题话语为切入点,具体分析了中国人的乡土情结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20.
亭台楼记至北宋而达到全盛,不但数量巨大,而且涌现出了众多名家名作,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北宋文人关心政治,热爱生活,他们能从高远宏阔的角度来观察自然,体察人生,给北宋亭台楼记注入了高远旷达之气。而且他们在文章的构思、语言的提炼和意境的营造方面也颇具匠心,将北宋亭台楼记的创作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