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10月24日,“中国留学生留日11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在日本落下帷幕,日本《世界周报》刊登了日本青山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国际经营研究科教授高桥美都子撰写的一篇文章,题为《受伤的中国“海龟们”》,新华网随后予以转载,称文章解读了日本为何留不住中国留学生的缘由。本刊转载此文,是认为确实值得那些关心中日两国友好交流与合作的人士一读。  相似文献   

2.
《对外大传播》2008,(2):29-29
2008年1月22日,中国网与日本Searchina公司旗下的“中国情报局”联合在北京举办新闻发布会,正式结成奥运报道战略合作伙伴。之前,双方已签署合作协议,推出了合作共建的日文奥运专题网站。  相似文献   

3.
今年4月6日,日本政府经济产业省(“省”类似于我国中央行政机关的“部”)提出了建设“文化产业大国”的战略方案,旨在提高在海外人气极高的日本文化和医疗服务行业的竞争力。方案提出通过有效利用产品的高好感度,将文化培育成与汽车、家电媲美的日本经济支柱产业。具体措施包括设立官民合资基金,  相似文献   

4.
《对外大传播》2008,(10):4-4
2008年9月16日,由中国日报社与日本“言论NPO”组织主办的第四届“东京-北京”论坛在日本东京正式开幕,论坛的主题为“亚洲的未来与中日的作用”。中日双方参会代表在政治、经济合作、安全与救灾、环境、粮食与食品安全、媒体等众多领域进行了坦诚、理性的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5.
《人民中国》1996年11月号以《用心灵描绘中国大地》为题,大篇幅介绍了日本画家鹈崎博及其在中国的创作活动。该文在日本引起众多反响。在杂志尚未发行前,日本《读卖新闻》“人物”专栏就作了先期报道:“代表中国的综合性日文月刊《人民中国》杂志将在11月5日发行  相似文献   

6.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不仅承载了中华文化,同时也深深影响了周边的其他国家。这些深受汉字文化影响的国家共同组成了汉字文化圈,而日本便是其中的一员。汉字在传入日本后,带去中华文化的同时,与日本本土文化相融合,逐渐演变发展至今。由此,日本使用的汉字中既富含中华文化,也包含日本自己的文化。该文选取中日两国民俗学中有多重文化意义的“鬼”字为切入点,在考察“鬼”字在日本古代文学中的具体用例及字义演变的同时,还对比了中国古代文献中的“鬼”字用例。经过比较总结,认为中国民俗文化在日本的传播路径是由中央逐步向地方扩散,最后与日本文化融合并存。  相似文献   

7.
1997年10月,正当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日本书法家南鹤溪,鸣鹤流的第四代传人,率领日本书法团体——天溪会118人,来到杭州,又转赴绍兴、嵊州,进行了五天的参观访问活动。为“王羲之显彰碑”揭幕,便是这次活动的“重头戏”。这已是天溪会第三次在浙江大地上立碑了。 立碑,不论在中国或日本文化史上,都是用以纪事、颂德的一种重要方式。天溪会的这三次立碑,表达了日本书法家对中国传统书法的崇仰,也记录了中日书法家之间的深情厚谊。  相似文献   

8.
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中川美术馆与人民中国杂志社于5月16日至25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中川美术馆收藏中国画回京展”,获得了轰动效应。正如日本文化厅长官吉田茂所说,这次画展为日中友好作出了新贡献。 61岁的中川健造先生对中国文化一往情深,30年来到中国100多次,收集的中国艺术品多达5000多件。中川美术馆开馆以来,相继举办过多次中国绘画、书法、陶瓷、名砚展,甚至还“导演”了一出“秦始皇铜车马登陆日本”的铜车马展。为中国美术扩大了影响。  相似文献   

9.
林加 《对外大传播》2007,(10):44-47
笔者前不久的日本之行,主要目的是为2008年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开展宣传推广活动,12天的行程,对于了解今天的日本只能算是走马观花。 从散发着浓郁现代气息的伊士丹大厦,对涉谷繁华路口汇聚的人流;从晚间街头酒馆里的职员,到乡间彩色的稻田,使我们从这些细节来感受今天的日本。  相似文献   

10.
2008年中国民众对日感情明显发生积极的变化,而日本民众对华感情则改善得不明显,甚至还有所倒退,对日中关系的看法也比较严峻。  相似文献   

11.
《对外大传播》2003,(10):20-21
为庆祝《人民中国》创刊和在日发行50周年,并纪念中日友好和平条约缔结25周年,由日中友协、日本东方书店、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发起并主办的两项大型活动——“日本中的中国研讨会”和“国际水墨画艺术大展”,于2003年7月中旬分别在日本东京举办。7月12日,位于日本东京的日中友好会馆内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会馆入口处,张贴着印有《人民中国》创刊以来600期的封面汇总的大型宣传画;主席台正面墙上挂着“日本中的中国——庆祝《日  相似文献   

12.
孔子学院在日本已设数所,但均为中国名牌大学与日本私立大学之合作,效果亦非十分理想。究其原因,在于中国方面的有关部门对日本汉语教学环境不甚了解.将日本与欧美、非洲、东南亚等国家地区“一刀切”之缘故。本文以笔者所在地日本福冈市乃至九州地区为例,针对在日本的中文教学中的一些具体情况,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日中恢复邦交25周年,11月25日日本友人平泽要作先生向中国人民赠送日本国鱼锦鲤108条,以表达他希望日中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诚挚心愿。锦鲤是日本特有的一种珍贵的观赏鱼,其体形大、寿命长、色彩鲜艳、姿态优雅,被日本人民尊为“国鱼”。日本人自古以来就有饲养金鱼和色鲤的传统。在400多年前的江户时代,以新泻县小千古志村为中心的20多个村庄的人们开始利用散落在山坡地上的蓄水池  相似文献   

14.
2009年9月26日,秦皇岛市委、市政府在京启动“北京·秦皇岛周”活动,此次活动中100多个对外招商项目,吸引了来自美国、日本等不同国家的投资商。活动启动仪式上,一位老人用沙画画出了五环和地处秦皇岛市的奥运场馆。不禁让人回想起2008年如火夏季里,奥运赛场上一场场扣人心弦的比赛,这种新颖的方式吸引了多家媒体纷纷踊跃报道此次活动。  相似文献   

15.
五代十国时期 ,吴越国积极发展与日本的关系 ,但日本国对此却持消极的态度 ,双方的交往主要通过民间进行 ,局限在经济、文化领域。研究表明 ,此间中日交流出现了新的动向 ,即从以前中国方面的单方输出、日本方面的积极接受 ,开始变为中日双方的双向交流。尽管此时日本的“逆输出”在质和量上都不足道 ,但这毕竟是值得注意的历史现象 ,也可称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转斩点  相似文献   

16.
日本是东方人的骄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人用自己的双手,在一片废墟上,在饥饿之中,使日本重新崛起。现在,连不可一世的美国对日本也要刮目相看了。仅仅几十年,日本就把如林的强手,一个个远远地抛在了后边,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头号经济大国。日本成功的秘诀何在? 经济与文化伴生,二者相辅相成。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经济是不可能起飞的,这是常识。有人说:“日本某某企业的成功是因为运用了<孙子兵法>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更有的学者在经过一番研究之后,下结论说:“孔夫子加资本主义是日本出现奇迹的奥秘。”我想这些断语未免都太偏颇了。但它表达丁一种观点,那就是日本吸收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并将其出神入化地运用到现代经济活动中去了。  相似文献   

17.
2003年9月20日,由人民中国杂志社与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共同举办的“《人民中国》创刊暨在日本发行50周年”招待会在北京新世纪饭店隆重举行,中日各界人士近300人参加了此次招待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副主任兼中国外文局局长蔡名照、日本驻京首席公使原田亲仁先  相似文献   

18.
有位非常普通的日本老妇人,在2005年的日本爱知世博会期问,坚持在185天会期里每天入场,参观了所有场馆,获“最佳出勤奖”。2009年4月,在东京六本目举行先行上海世博宣传活动的主办方可谓用心良苦  相似文献   

19.
对于中国人来讲,目前知名度最高的日本人大概要数投身四川救灾的日本国际救援队队长小泉崇和日本国际医疗队队长田尻和宏了。2008年6月18日下午,笔者有机会在日本外务省拜会了他们,并就救灾问题倾听了他们坦诚的感受。  相似文献   

20.
以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成就卓著的剧作家、戏曲改革的先驱者田汉命名的“田汉戏剧奖”,于9月10日至13日,在济南市历山剧院隆重开幕。除各主编和评委外,会议还邀请了中央戏剧学院名誉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田汉研究会会长徐晓钟,中国田汉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邓兴器莅会。 徐晓钟同志代表“中国田汉研究会”。代表“中国田汉基金会”理事长周巍峙同志热烈祝贺第17届“田汉戏剧奖”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