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刘自团 《高教探索》2012,(5):134-139
对我国大陆31个省市175所普通高校4.7万名2007级大学新生的调查发现:家庭文化背景较大地影响着子女对高校的选择,随着父母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其子女进入"211工程"高校的比例明显增加。通过进一步分析和访谈可知:不同家庭文化背景子女在就读高校类型上呈现出的差异性,直观上是教育制度——高考选拔录取的结果,实际上是不同家庭文化资本的继承性传递,是各家庭文化背景群体惯习作用的结果,是各种家庭文化背景子女自身选择的使然。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基于全国2007级与2017级大一新生择校数据,分析了 10年间不同家庭经济背景子女高等教育选择的客观分布情况、满意度与决策依据的变化.研究发现:与2007级相比,2 017级低收入家庭子女在民办本科院校和民办高职高专院校中的入学机会增加,但在重点本科院校和一般公办本科院校中的入学机会减少,而高收入家庭子女在各类高校中的入学机会均有所增加;2007级不同收入家庭子女的高校选择满意度并无显著差异,2017级低收入家庭子女的满意度明显偏低;从高等教育选择决策依据来看,2017级学生较2007级发生了明显变化,即"父母、家人或其他亲属的影响或建议"重要性下降,"校园环境、设施、设备"重要性提高,2007级不同家庭经济背景子女对"学费和生活费用""大学所在地的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性评价存在较显著差异,到了 2017级已不再显著.本研究在综合运用多元无序逻辑回归分析对其他因素进行控制后发现,相较于2007级,收费较低且具有公办性质的高职高专院校对2017级低收入家庭子女依然"友好",在一般公办本科院校和民办本科院校的竞争筛选过程中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797名2013级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调查分析,发现不同家庭背景的少数民族子女对其选择高校的16个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评价存在差异。"父母、家人或其他亲属的影响或建议"、"大学所在地的经济发达程度"与"学费和生活费因素"在对不同社会阶层少数民族子女选择高校时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父母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少数民族子女在选择高校时相比于其他阶层子女更加看重高校师资因素;低收入家庭的少数民族子女受"学费和生活费因素"的影响远远超过中间阶层和优势阶层少数民族子女。新疆少数民族子女家庭背景的差异是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收费制度的实施,家庭收入对子女进入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的入学机会开始产生影响。调查结果显示,低收入家庭子女更多地就读于层次较低的公办高校;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子女在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中的就读机会逐渐增加。此外,在公办高校中,不同家庭收入子女间的入学机会差异主要与家庭文化资本而非家庭收入有关;在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中,家庭经济收入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子女能获取多少入学机会。  相似文献   

5.
家庭背景与子女高等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002年数据,对子女的大学教育与家庭背景进行了计量回归分析,在回归中重点考察了父母收入、教育及职业对子女上大学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城镇居民中,父母收入对子女上大学的机会有很大影响,这一影响比西方发达国家要大很多,说明在中国代际之间的不平等转移更为严重。同时,父母受教育情况与子女大学教育有正的显著相关关系,父亲的受教育程度对子女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家庭资本、父母教育期望对学前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探索家庭经济资本、家庭社会资本与家庭文化资本三个资本纬度在学前教育机会获得中的作用机制,采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3—2014学年的基线数据,根据以往学前教育机会获得的研究成果,引入父母教育期望作为家庭资本影响其子女学前教育机会获得的中间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家庭经济资本与文化资本对子女学前教育机会的获得有着极其显著的影响,家庭社会资本对子女学前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较小;父母教育期望在家庭资本与子女学前教育机会获得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为限制家庭资本对学前教育机会的影响,政府应加快学前教育立法,保障弱势群体学前教育机会获得的权利;家庭应结合子女的能力形成恰当的远期与近期教育期望,并为教育期望的实现提供支持与保障.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年数据探讨了农村籍大学毕业生与城市籍大学毕业生就业获得差异。研究发现:(1)更高比例城市籍毕业生进入党政机关以及主管单位为中央/省级的单位工作。2000年之后,城市籍毕业生选择自雇的比例显著高于农村籍毕业生;(2)绝大多数城市籍和农村籍毕业生选择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就业,选择去乡镇、农村就业的比例越来越少,但是选择回农村或乡镇就业的农村籍毕业生比例高于城市籍毕业生;(3)2000级以前,农村籍毕业生全年职业收入高于城市籍毕业生。但是2000级以后,城市籍毕业生全年职业收入超过了农村籍大毕业生;(4)农村籍毕业生与城市籍毕业生在劳动合同签订、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工作保障上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还进一步分析了造成农村籍毕业生和城市籍毕业生就业获得差异的原因,发现社会资本(特别是先赋社会资本)以及人力资本差异(毕业于不同层次大学)是造成两者就业获得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基于华北地区3所高校的问卷调查,以父母受教育程度为主要指标,分析文化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文化资本对子女选择工作单位的性质有显著影响;家长对子女的职业期望和与子女的交流沟通影响子女的就业成功率;相比较而言,权威型家庭子女的就业状况更好;家庭文化资本地位较高的子女对使用社会关系获得就业资格的现象更为包容和认可.  相似文献   

9.
利用对2007级和2020级大一学生的全国性调查数据,分析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到普及化进程中家庭背景对学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影响的变化,发现:弱势家庭背景子女向一般本科高校聚集而优势家庭背景子女向重点本科高校聚集的趋势仍在增加,家庭背景各因素对2020级学生获取重点本科教育机会的影响均明显高于2007级学生,优势阶层子女相对于基础阶层子女的机会由0.955倍变为1.600倍,高收入家庭子女相对于低收入家庭子女的机会由0.721倍变为1.481倍,城市子女相对于农村子女的机会由1.280倍变为1.406倍,男生相对于女生的机会由1.493倍变为1.719倍。基于此,当前应构建以政府支持为中心,学校、社区与家庭等领域全方位参与的社会支持系统,破解社会分层结构与教育资源分布结构对弱势家庭背景子女高等教育机会获得造成的双重障碍,进一步增加弱势家庭背景子女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推进代际良性流动,提升社会开放和平等程度。  相似文献   

10.
通过高等学校在校生抽样调查数据,对不同类型高等教育机会在不同社会经济背景居民中的分配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不同质量高等教育机会的分配与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和父母的社会阶层之间存在显著关联,高学历、大城市、高收入和从事优势职业者的子女占有更多优质高等教育机会。进一步分析发现,虽然高收入者在高水平大学中有较高比例,但收入并非引起这一优势的主因,在城乡、父母学历和职业等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高收入家庭子女获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反而更低。  相似文献   

11.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和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高校扩招似乎使所有家庭的子女都能受益而进入高校学习,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似乎使每一个毕业生在工作找寻过程中都面临坎坷和曲折的假象提醒我们注意:绝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平等的享有高等教育机会和享受同等层次和质量的高等教育,也绝不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过程中都会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2.
博士毕业生的学术职业意愿是一个重要的理论与社会问题。基于精英阶层再生产理论和代际传递理论,本文利用北京26所高校2629份博士生的问卷调查数据,从“再生产”的视角实证研究了博士生在学术领域的再生产现象及其再生产过程中的具体行为,并比较了不同博士生再生产路径。主要的研究发现有:首先,父辈为非精英的博士比父辈为精英的博士更愿意从事学术职业;第二,位于社会阶层两极的非精英群体中的下层阶层和精英群体中的政治精英,进入学术领域的意愿较强;第三,所有阶层进入学术职业的意愿由高到低的排序为下层阶层、政治精英、技术领域非精英、工人阶层、政治领域非精英、商业领域非精英、学术精英和商业精英;第四,政治精英与下层阶层学术职业再生产的实现路径不同——政治精英子女通过将政治资本转化为学术资本的“代际资本转化”方式,而下层阶层子女则多通过“自我生产”,实现学术资本的初始积累。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问题的核心就是如何增加农民子女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农民子女在重点大学的入学机会不均等状况更甚.其主要原因在于不公平的高等教育招生政策和高校农民子女在占有经济、文化及社会资本方面俱为劣势.通过高等教育招生政策的去城市化、去本地化,基础教育的整体发展、适度补偿,消除高等教育招生中的腐败现象,以及完善高等教育学费制度等措施,可消解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对农民子女在重点大学入学机会竞争中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本文以全国性高校毕业生调查为基础,以父亲的职业地位和受教育程度作为衡量家庭背景的指标,分析了家庭背景对子女高考成绩、就读院校、毕业去向、就业收入等的影响,发现我国不同家庭背景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及受教育结果均有明显差异。文章还进一步分析了这种影响发生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举办校园招聘是高校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现实选择.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毕业生面临着"买方市场",在"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下,大学面临着"就业率"指挥棒的强大压力,纷纷主动出击,邀请用人单位进入校园,在自家院内搭建推荐平台,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双向选择的便利机会.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 在高等教育领域,不同社会群体的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的问题日益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英国弱势群体的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如何?本文以苏格兰为个案,研究社会背景对中学毕业生在高校申请和入学方面所产生的影响;重点研究社会阶层和父母受教育程度与学生在校期间获取的学业资格对学生高校申请和入学的影响程度,以此考察英国不同群体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状况。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对4717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了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就读高中类型的差异.结果显示:家庭职业阶层、父母受教育水平、收入、城乡居住地对子女获得优势高中的就读机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各种家庭背景变量发挥的影响力不尽相同;家庭收入、父母受教育水平这两种家庭背景变量对子女就读私立高中的机会产生了显著影响,但方向不同,前者发挥的是正向促进作用,后者则是负向作用;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子女入读优势高中机会发挥的影响明显大于其他家庭背景因素.这提示职业阶层位置较低但受过良好教育、拥有较多文化资本的家庭,可充分运用这种优势促使子女获取高质量的教育机会,实现下层精英的向上流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五所不同层次高校的旅游管理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利用统计分析、交叉分析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高校旅游管理毕业生就业取向及影响因素,试图从毕业生自身出发找出影响其就业的因素。研究发现,旅游相关工作经验、旅游专业操作技能、对旅游行业前景的认知、社会对旅游行业的认可四个因素对旅游管理毕业生是否进入行业内就业均有较大影响,其中影响最显著的是旅游专业操作技能。在其他影响因素固定不变的情况下,这四个因素每提高一个单位,旅游管理毕业生进入旅游行业就业的发生率比会分别扩大1.304倍、2.361倍、1.638倍和2.073倍。这表明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旅游管理毕业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增强社会对旅游行业的认可能够增加毕业生在行业内就业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日渐凸显。家长作为孩子人生的重要关系人,其所持的子女就业观是影响孩子大学本科毕业去向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本课题组以当前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的社会现象为研究背景,选取大学毕业生家长作为调研对象,透过家长对大学生子女的毕业去向的期待和去向选择影响的调研,分析当下大学毕业生家长所持的就业观念与大学生“慢就业”选择现象蔓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高校毕业生职业选择决策因素及就业指导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重庆市高校毕业生职业选择决策因素的调查发现,单位发展潜力、行业发展前景、个人发展晋升空间是影响大学毕业生职业选择的主要因素,针对上述大学生职业选择的特点,本文提出相应的就业指导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