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稗之争已历千年,每一次传媒变革都会引起诗歌与叙述(讲故事)之间的激烈争斗。卡拉OK流行歌曲是当今的诗,影视故事片是现代的叙述,它们用高科技手段争夺消费市场,其结果是导致了前所未有的诗稗消费盛况。文学史是"诗中心"逐渐让位于"叙述中心"的历史,目前仍是明清以来诗消稗长这种局面的延续,因为笔头叙述正开始向镜头叙述过渡,故事的生产与消费在这次传媒变革中比诗歌获益更多。当前参预式艺术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诗稗两方将进一步就此展开竞争。我们必须随着传媒变革而调整自己的诗稗观,文学精英尤其应该注意与大众传播结缘。  相似文献   

2.
从字形上分析,“诗”左边为“言”;右边上半部分为“之”,下半部分为“寸”,其本义是祭仪主持者(寺人)在祭祀时使用的说辞和唱辞。西周以降,“诗”的本义逐渐湮没无闻,逐渐衍生出“志”、“意”、“史”等基本义。因为音转且义近之故,“诗”又从本义中衍化出“持也,承也”的假借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人有登高的雅兴,从登临诗中可略知一二,因为诗是生活的一面镜子。透过唐代人的登临诗,我们亦可窥见唐帝国的时代气象。  相似文献   

4.
亲情、友情和爱情是诗人笔下不朽的主题,尤其是离别诗,借以表达离别之情的诗。它之所以能够千百年来繁荣不衰,传诵至今,就是因为它包含着真挚热烈、深沉感人的友情。离别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它几乎与人类开始具有离别情感的同时产生的,但若提及它历史最繁盛最辉煌的时期,则应是唐代离别诗最昌盛。  相似文献   

5.
王维不是后期诗中才有禅意,其实早期诗中也暗含佛理,只是较浅罢了。从所举三首诗中可以找到王维青年、中年、老年时期对佛理逐渐深入体悟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试论元好问的乐府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元好问的诗歌研究中,一般从总体上探讨其审美特点,评价其成就的多,进行分体研究者则很少,且比较零散,而这种分体研究应该说是总体探讨的一个深入和发展。因为在遗山诗中,可以说是诸体具备,而且都有一定分量。同时,元明以来的论者又认为遗山诗歌的成就主要是在五七言古诗和律绝方面,尤其认为他的古诗和律诗,沈雄老健,慷慨苍凉,直追少陵。而乐府诗作为遗山诗中之一体,还未见前贤对它有较系统的论述,只有对其中几首的零星评说。究其原因,可能是乐府诗在遗山集中数显不多,仅五十首,其成就也不足为遗山诗之代表。所以在不同程…  相似文献   

7.
诗是可以解读的.正是因为诗可以解读,欣赏诗才有乐趣.诗才能够给读者美的享受。但是诗歌欣赏活动是一种需要欣赏者的创造力的特殊的艺术鉴赏活动,它比欣赏小说、散文等其他文学文体更需要欣赏者参与发现和创造诗美的工作。诗歌欣赏的主要任务是寻找诗美。诗美包括诗的抒情的美和形式的美。在欣赏诗时,不要把诗的内容与形式截然分开,特别要重视诗的形式的美。诗的视觉美在现代诗歌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李新泉 《学语文》2011,(4):41-42
一篇好文章、一首好诗,必然是作者情动于衷、言溢于表的产物。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与文中伟大的人物对话,与高尚的灵魂对接,使学生在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逐渐培养他们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唐代帝王的宴饮活动在帝王活动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频繁的宴饮活动促进唐代乐舞曲目的增加和表演形式的变化。同时,随着宴饮活动地点的变化,宴饮诗的内容逐渐转向对自然风光的描述,诗词变化反映出宫体诗向七律诗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代言诗是古典诗歌中较为特殊的一个诗歌类型,目前多集中于代言诗的心理机制和艺术特色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对代言诗叙事性特点的关注。在代言诗中,诗人戴上面具、替人言说同叙事学中作者和叙述者的关系颇为相似。除此之外,代言诗还具有感事色彩,因为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设身处地,所以常常借助片段场景来叙事,又因为代人而作的身份转换,所以诗中也有存在视角转换的现象。总之,将代言诗放置在叙事学视域之下考察,有益于加深对代言诗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海棠从中晚唐开始逐渐成为诗人笔下吟咏的对象,海棠诗的发展也从中晚唐的萌芽期到北宋迎来了繁荣。而当时海棠诗的写作大多数是因为统治者的偏爱而写作的和诗,只是在数量上有了大量进展,一直到了苏轼,海棠诗才有了新的生机。苏轼的海棠诗一直被学者看作具有重大意义的创新,也给后代诗人的创作以启发。本文将围绕苏轼海棠诗的新变、海棠诗新变对后代诗人创作的影响以及海棠诗新变的原因进行论述,希望可以初步探索苏轼海棠诗新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白居易的闲适诗和他的讽喻诗一样都是社会政治的产物。闲适诗经历了一个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起着推动作用的就是社会政治。把影响白居易的重要政治事件与闲适诗的创作特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反映出闲适诗和中唐社会政治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说明闲适诗所具有的特定历史内涵和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3.
唐代以来,诗的地位重于,诗影响其他体;宋代以后,的地位重于诗,影响诗。“以为诗”产生于唐代诗与的地位发生根本转变的背景之下,又是古运动的副产品。“以为诗”有其特定的内涵和时间限定。陶渊明的时代,似乎还谈不上“以为诗”的问题。陶诗脱胎于玄言诗,但陶渊明摆脱了玄言诗过份“化”的不足,力图恢复诗歌的诗意,他是“以诗为诗”而不是“以为诗”。尽管其诗中具有一些散的特点,也不宜称之为“以为诗”。因为从玄言诗到陶诗,与韩愈等人从散到诗的道路是根本相反的,前是在排除“”的特点,后却是在引进。“以为诗”始于陶渊明的说法,还有商量的余地。而对于陶诗所取得的高度成就,也不宜归结为所谓“以为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Naomi Lazard(瑶密·娜萨德)写了一组以公告为名,以美国越南战争为写作背景的反战诗。《来自前线消息的公告》正是这组诗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本文从变异和歧义角度,分析该诗在选词搭配、语域转换和意象等方面的特色和创新使用,发现这首诗的魅力因为不同寻常的文体特色而大放光彩,同时对该诗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咏侠诗是唐代诗歌中极为特殊的流品,将中国古典诗歌的阳刚美提升到一个无与伦比的高度,是唐诗风骨的集中体现.唐代咏侠诗的阳刚美风格主要体现在其人物、场景、意象及动词使用等几个方面.因为影响作品审美风格的因素很多,唐代咏侠诗除具有阳刚美的共性之外,同时具有多元化的风格.  相似文献   

16.
应制诗是奉天子或上司之命而作的诗,其格式庄重典雅,公式化特征显。应制诗兴起于齐粱时期,在唐前期盛行于高宗、武后至玄宗的开元之时。进入天宝之后,应制诗逐渐衰落,能作这类诗的只有王维一人。安史之乱以后,应制诗遭到了灭绝。  相似文献   

17.
《水浒传》中人物所作的诗词仅有十首,其中酒后诗有五首,而这之中有四首是宋江所作,这一叙事现象在《水浒传》众多人物的许多相似塑造中显得独特。因为酒后诗是宋江冲破理性樊笼的心理的真实写照,分析这四首酒后诗,能清建认识宋江的“忠”与“义”的相互关系以及他的人性的发展和其中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18.
诗难译,因为译诗既要有意美,又要兼顾其音美与行美。在译诗中能否真正实现“三美“原 则,译界历来多有争议。通过对比分析《泌园春·雪》的两种译文, 文章认为在翻译中只要 细心揣摩原诗内涵与风格,认真选词用字,还是可以基本实现“三美”原则的。  相似文献   

19.
在《红楼梦》中,全身充满诗的灵性,是黛玉有异于众姐妹的个性特征之一。而她的任性任情,不矫饰,不屈从,孤标傲世,敏感而自尊的性格,正是因为融合在她那敏感的诗人气质里,得到了悲剧美的升华,从而具有了动人心魄的艺术力量。在大观园里,林黛玉是第一个要从诗中觅...  相似文献   

20.
唐代诗人郑谷曾在《读李白集》中写道 :“何事文星与酒星 ,一时钟在李先生。高吟大醉三百首 ,留著人间伴月明。”诗与酒 ,和李白几乎是不可分开的 ,所以李白有“诗酒英豪”之称。李白的劝酒诗也是古代宴饮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将进酒》是其劝酒诗中的代表作。诗以豪迈狂放之语 ,抒发压抑困苦之情 ,成一泻千里之势。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这首诗的时候 ,除了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经历、写作背景及诗歌的艺术特色之外 ,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引领学生品味诗歌瞬息万变、跌宕起伏的抒情特色上 ,因为这是一首劝酒诗 ,同时更是体现作者抒情个性的诗。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