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庄子几乎是无人不知的。他的一生中究竟有哪些精彩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庄子的魅力世界——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里,庄子的智慧是独具魅力的。他的思想矿藏里包含了对自然、对人生、对历史的提问。他关注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对生命的存在进行哲学的思考。他的思想充满着东方的智慧。  相似文献   

2.
文学与地域的关系,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的重要课题。不同的地域环境会造就不同的文学思想与文学风格。《庄子》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典范之作,在不同程度上都有体现文学与地域的关系。庄子在所处地域文化的熏陶下,文学作品自然显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内容、风格和地域文化。由此,也可以从《庄子》的地域特色表现来归纳出能够代表中国古代文学地方特色的几点特征。  相似文献   

3.
庄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价值、最有活力的基因,具有前瞻性和潜在的理论生长点,自由,平等,民族,人权,和谐乃至市场经济原理等现代观念都曾在庄子思想中孕育和发展。对中国和人类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出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庄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价值、最有活力的基因,具有前瞻性和潜在的理论生长点,自由,平等,民族,人权,和谐乃至市场经济原理等现代观念都曾在庄子思想中孕育和发展。中国和人类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出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小说和戏曲的创作中,经常出现同一题材反复出现的状况。"庄子鼓盆"故事就是一个代表。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某类故事在流传中本身具有的"集体共享型"的特征,但由于不同体裁的表现手法不同、不同作者的风格和阐释不同以及文人的创作心态的影响,这类故事在同样的框架下呈现出了不同的面貌,因此也得以在不断重复中共存。  相似文献   

6.
《庄子·逍遥游》中的鲲化鹏故事是我国文学上一个重要的题材,本文从《庄子》《列子》中关于鲲鹏故事的记载、"鲲化鹏"思想、神话中"鲲化鹏"故事、现实中的"鲲、鹏"等几个方面着手,结合时代的角度来探究鲲化鹏故事的起源和演变,以期对今后研究有所增益。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设想《庄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要让学生亲之爱之,着实有一定的难度。这篇教学设计,以庄子的"死亡哲学"为切入口组文,选择荒诞性较强的三则故事,引导学生挖掘庄子故事背后的"无为"思想,并通过比同较异的方式,联系社会热点,进一步助力学生内化这种思想。本设计力求以活动拉近学生与经典之间的距离,发展提升其高阶思维,并进一步实现文化认同的目标。因此,本课整合篇目有《鼓盆而歌》《庄子将死》《见空骷髅》。课时安排2课时。  相似文献   

8.
隐喻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语言现象。二十世纪以来,随着新兴学科的出现,隐喻逐渐成为语言学、认知学、翻译学和语言哲学的研究对象。作为中国古代哲学典籍之一,《庄子》一书中包含了许多隐喻。这些生动有趣的故事阐释了众多哲学理念,展现出庄子的深刻思想和超凡文采。探究《庄子》中隐喻的本体、喻体以及隐喻的翻译策略,有利于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思考模式,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外译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文化的建构依赖于人类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和思想的不断进步。至战国时期,中国文化已形成了对宇宙自然和社会的初步认识,并将这种认识作用于人的思想和实践行动中。庄子生活的时代,社会发生变动,庄子对社会和个人生存处境予以思考,逐渐叛离儒家思想所规定的社会结构秩序,表现出新的文化倾向。庄子从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肯定出发,将人的思想认识引入到体察宇宙自然运行的大道中,从而使人的精神摆脱社会世俗的约束。这种以齐万物、逍遥游的思想意识,为中国新文化的建构开拓了新的疆域,完善了民族文化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庄子和屈原,同为楚人,同为浪漫主义文学家,又基本上处于相同时代,同样接受楚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是楚文化的杰出代表,同样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这就使二人具有很多相同点。但二人也存在其不同的特性。庄子是哲学家、思想家兼文学家,屈原则是身为左徒、三闾大夫并作为楚王的近臣和同宗的贵族。由于出身不同、生活环境不同、经历不同,又必然造成二者的思想有别、气质迥异,从而带来创作上的不同和差异。因此,比较其相同、相异之处,对正确评价庄子和屈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庄子》是先秦文化典籍,是道家学派的重要著作,对于中国后世的哲学、文学具有深远的影响。而寓言又是《庄子》著作的精髓,它所形成的寓言成语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迹。《庄子》既是一部哲学著作,又是一部文学巨著,博大精深,其寓言成语是历经数千年而流传和提炼出来的精华,它体现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本文通过《庄子》寓言成语概况,进而剖析《庄子》寓言成语所蕴涵的文化特质来解析中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2.
庄子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中占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和儒家思想一道,成为中国文化的两大源头。特别是庄子的人生哲学,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曾产生过极为深刻的影响。本文拟就《庄子》全书为依据,对庄子人生哲学(严格说应是庄子及其后学的人生哲学)产生的原因、庄子人生哲学的特点及其影响,作一试探性论述。  相似文献   

13.
<正> 在中国文化史上,庄子可谓一大奇人。他用一种忧伤的目光审视现实,而他的散文则具有强烈的荒涎意识和愤世嫉俗的悲观情绪,为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探索空间。本文试就自己的理论水平对庄子的荒诞意识进行一点分析和探索,力图给《庄子》研究带来一些新鲜的血液。庄子生活的年代,据马叙伦的《庄子年表》,当是在周烈王七年至周赧王二十九年(公元前369——前286年)之间。此时正是中国历史上战国争雄,诸侯征伐达到白热化的时代,社会处于相持、混乱、紧张、疯狂、失去理智的战争状态,生民涂炭、  相似文献   

14.
人神相恋的故事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常常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被不断地改造和演绎,并被不同时代的作者赋予了特定时代的文化蕴涵。同时,在为不同主题服务时,相同题材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所发生的变异同样值得我们关注。本文以晚清小说集《传奇》为例,分析了不同时代、不同体裁的作品对故事典故的运用,题材的重写所反映的不同的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15.
庄子和李白的世界观与处世态度有很大的不同,庄子展现的是一个愤世、超世的逃尘隐士形象,李白则是一位恋世、入世的社会角色;庄子以哲学的思辩表现自我,李白以文学的形象突出自我;庄子是极端超俗精神的代表,李白则是多种文化精神的整合;庄子的浪漫有着浓厚的荒诞虚无、汪洋恣肆的原创性色彩,李白的浪漫则表现为豪情奇想、朗丽清新的继发性特征。庄子为中国士人昭示了一条与现实的决裂之路,李白则为中国士人提供了一种理想人格类型。庄子与李白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独特的“这一个”。  相似文献   

16.
继母型故事是家庭故事的一种,传达着继母单方面虐待非亲生子女,或偏爱亲生子女的同时虐待非亲生子女的不公平。口传故事里面多包含了对受虐继子悲痛欲绝的同情,严格批评继母的形象,表现了民间的道德标准,还有做了坏事的继母最终失败,而忍辱负重的继子获得胜利的结局故事,应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因此这样的故事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对中国与韩国的民间故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继母型故事在中韩两国传播的过程中,逐渐与本土文化融合,最终成为两国各自文化的一部分。但是,由于时代、环境、文化及民族心理的不同,继母型故事在中韩两国形成传播过程中,赋予了其不同的民族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黄玲  张树德 《海外英语》2022,(11):19-20
当今世界日益全球化,在文化传播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是十分必要、重要的。这要求译者了解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发展过程、文化积淀以及改变,又要充分把握好讲故事的新旧程度,并在严格遵循时代历史背景的基础上,坚持运用适当的翻译策略和积极性把中国故事讲好,讲全面,讲深入,向世界展示中国真实、准确而完整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8.
庄子作为中国原始道家代表之一,其内在思想所独有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历来受到世人重视,不同时期的注家,从各自的时代需求出发,用当代思想观念来改装转释庄子,从而使庄子思想发生变异,失去本真。  相似文献   

19.
庄子的思想是在其生活的社会大背景下形成的,其中的哲学思想对当今时代影响颇深。透过《庄子》中的典故,可以看到从中折射出的教育思想,知识是在不断实践、操练过程中形成的体性的转变。海德格尔作为西方著名的哲学家,通过学习其现象学理论能更好地解释《庄子》故事中的各种现象。透过现象阐释学习是怎样发生的,用现代的教育视角去看待庄子,从先人的智慧中汲取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故事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进行价值引领的主要载体。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中国故事,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文章简要分析了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不同类型的中国故事,结合教材中的故事编写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分析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国故事的编写策略。在此基础上,文章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中国故事的编写注意事项及具体方法,旨在提炼和整合反映中国新时代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故事,创新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