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简要介绍了意象派的主要观点,综述了诗歌意象的定义、类型、组合方式、语言特征以及功能,总结了大部分研究只是从意象本身出发研究诗歌,关于诗歌意象语言的研究很少。与"诗歌意象"相比,"诗歌意象语言"无论是在形式上,广度上或者深度上都大于诗歌意象本身。本文提出从应用语言学视角出发,深入研究现代汉语诗歌的意象语言对现代本土汉语诗歌的解读和推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作为诗歌新形式,网络诗歌的内在诗性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其审美取向与传统诗歌审美偏好出现错位与偏离.网络诗歌审美表现出的拒绝抒情传统、削平诗意表达深度、异化诗歌传统功能等新表征导致网络诗歌与传统诗歌审美之间出现抒情错位、表达错位和功能错位等现象.促使错位弥合的构想之一是大力倡导网络现代禅诗的创作与研究,这不仅有助于规范网络...  相似文献   

3.
诗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凝结着历史的风云、社会的经纬、人类思想和行为的演进轨迹,成为整个人类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考察诗歌文化现象,不但能激起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审美愉悦,而且会唤起对社会人生的深层思考和积极探索,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本文从诗歌文化研究的内容、现状、方法等几个方面,回答了诗歌文化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问题,试图引起人们对诗歌文化研究的注意  相似文献   

4.
一些英文诗歌通过对书写形式及音韵的不同运用达到不同的表达效果 ,了解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欣赏英语诗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及其绝妙之处。  相似文献   

5.
作为明吴中诗学的开启者和重要代表,沈周的诗歌自然拔俗、不雕不琢,被称为"教外别传"。其诗初学于唐,宗唐习杜的痕迹较为明显,然中年以后"卒老于宋",转拟苏、陆,趋向平白、主意、主理的诗风,晚年则出入唐宋之间,并被其后学所接续,并由此形成别具一格的吴派诗学。沈周诗歌的中期转变与当时主流文坛的宗宋倾向、其本人沉浸理学、文人画学思想的渗透以及其乘兴而作的创作动机和即兴、随性的创作方式均有关联。  相似文献   

6.
翻译人人都在做,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好。翻译成果的好坏取决于译者的翻译功底,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以及自身的翻译素养。而诗歌的翻译在这一方面对译者的要求更是加深了一步,要成功地翻译出一部出色的诗歌,首先就看对这首诗歌的理解程度,其次就看译者对信达雅的深化程度,既对诗歌的"意美","形美","音美"的达成程度。我们在做翻译时,应在力求达到信达雅的同时,进一步实现"化",将信达雅作为基本要求去努力实现,而将化境作为最高标准去追求,从中提高自身的翻译涵养。  相似文献   

7.
语篇分为口头语篇和书面语篇。诗歌是一种文学题材,也是书面语篇中的一种,在表现手法上具有鲜明的独特性,现代诗歌尤其明显。而正是这种独特性使读者阅读英语诗歌时倍感艰难。造成这一独特性的原因之一便是诗人们乐于运用各种奇特的衔接手法。本文通过分析英语诗歌中的衔接手法,探讨英语诗歌的衔接特点,提出阅读英语诗歌的几点建议,试帮助读者减轻英语诗歌阅读的难度。  相似文献   

8.
作为电影语言重要组成部分的蒙太奇手法,在杜甫诗歌中多有凸现,在他的代表作“三吏”、“三别”中的许多诗句都可看作声、画俱佳的蒙太奇手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诗歌,作为我国传统的文学形式,在当代语文课堂中很受欢迎。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诗歌教学与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从诗教的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着手可以阐述新课程教学下的诗教现状。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耶律楚材诗歌研究的欠缺,从楚材的历史定位入手,进而全面考察其诗学观、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最终揭示其诗歌的特质所在。耶律楚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有着特殊经历的少数民族政治家。他的诗学观主要表现为:重视诗歌的社会功能,提倡形式与内容并重,不拘门限、多元继承。诗歌反映出三教融合的思想以及民族观和战争观。诗歌的艺术特色,包括自然灵活的诗歌语言,高洁素朴的意象群落和丰富多样的艺术风格。耶律楚材生活在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时期,作为汉化很深的少数民族政治家,他的思想呈现出一种糅合状态,反映在诗歌里,就表现出了多元并存、多元交融的独特性质。其诗歌的特点对元代文坛的多元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陈子昂是唐代诗坛上承上启下的诗人,他扭转了初唐诗人重声色、轻风骨的风气,使唐代诗风向着刚健爽朗的方向转变。他的诗歌体裁多样,有律诗、古诗、绝句等。其诗用韵多种多样,所用韵部就有十八种。陈子昂诗歌创作在当时极具有代表性,因此从他的用韵可见当时唐代诗人的普遍用韵情况。  相似文献   

12.
唐代诗人在“相逢尽是尘中老”的驿路上创作了大量的驿路诗歌,其数量几乎占《全唐诗》的十分之一,其内容和情感特质也与常态下的诗歌有所不同:羁旅行愁诗中的漂泊感、孤独感、弃置感,思亲念友诗中浓郁的亲情,驿路酬唱的无可奈何,驿路风物的借物写心,驿路别诗则情深意长。  相似文献   

13.
论魏晋南朝诗歌中的比喻意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比喻意象是诗人在物与物、情与物之间创造、设置、构结出的一种新的关系。刘勰将《诗经》到南朝的比喻意象区分为比义和比类两种类型。魏晋南朝的比义意象是索物取象以类比诗人的思想感情与意念;比类意象主要是对外在声响色貌的比拟,其中有的是缺乏主体心灵因素穿透的技巧性牵合,有的则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魏晋南朝诗人还创造出具有派生和扩展功能的比喻意象,而且出现了比喻意象中比喻关系淡化,本、喻体融合,从而向广义的隐喻转化的趋向。  相似文献   

14.
自先秦起中国和朝鲜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哲学等多方面就进行了充分交流,当时朝鲜积极主动地学习我国的汉文、汉诗,并且造就了一批本土的诗歌大家,对朝鲜的文化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研究两国的诗歌,既能充分了解两国人对诗歌的不同研究方向,也能透过诗歌了解两国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研究朝鲜文化,借鉴他们优秀的文化精髓来说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中国诗歌与禅宗的关系。指出它们在心灵感受、悟入途径、重意境、重形象等方面存在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6.
冯强 《江汉学术》2011,(3):36-41
在萧开愚的诗歌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语言本体和语言层次的悖论,前者要求诗歌面对现实时绝对的自足性,后者则更多地考虑了现实对诗歌的的参照和渗透作用.萧开愚的可贵之处是同时在两个方面都有深入的探索,虽然他对汉语性和诗歌形式的强调可能使他在诗坛上曲高和寡,但他对现实的关注也使他写出<破烂的田野>这样的愤怒之作.如果他那里存在...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 ,艾青以其独到的审美理念以及创作风格在中国诗坛上占据重要地位。他打破了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概念化、公式化的模式 ,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了新诗艺术 ,完成了中国新诗史上中西文化“综合”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张媛 《职大学报》2016,(4):60-62
南宋高寿诗人陆游,一生创作诗歌近万首,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写于晚年闲居家乡山阴期间,这中间有大量的作品都是养生诗歌。分析陆游晚年在饮食、健身、睡眠三方面的养生诗歌,感受养生诗歌中超出凡俗的风雅和顺其自然的良好心态,以期启迪现代人选择更合理的养生方法。  相似文献   

19.
惠特曼诗歌和全球化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特曼是第一个对全球化思想和实质内容做出充分论述的人。其代表诗作《草叶集》 ,表达了他所处的那个欣欣向荣的美国资本主义蓬勃发展时期的民主思想与文化价值观念 ,第一次描绘出诗人理想中的民主的、现代化的大同世界———现在的全球化思想 ,显示出作者超越时代的前瞻性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