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美国学者哈瑞·刘易斯教授通过总结自己在哈佛任教30余年的经验,撰写了新作《失去灵魂的卓越》一书,本文是对该书的解读。笔者认为,刘易斯教授所说的失去灵魂的卓越是指哈佛为了维护自己在公众心中的形象,在追求所谓的卓越过程中迷失了方向,而牺牲了远大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对刘易斯教授<失去灵魂的卓越>一书的解读.笔者认为,刘易斯教授所说的失去灵魂的卓越指哈佛为了维护自己的卓越形象,不惜牺牲自己的远大教育目标.文章的重点以教师为主线,从大学制度等方面,追踪大学在卓越中失去灵魂的原因.最后还对刘易斯教授提出的建议和策略作了一定的评论.  相似文献   

3.
常识的警告     
这个事实人们一定记忆犹新:四川女孩刘亦婷“一不小心”考上了世界名校哈佛大学,于是有人刻意写了一本记载她成长轨迹的书《哈佛女孩刘亦婷》,2000年9月登入非文学排行榜,发行量持续牛气冲天。许多望子成龙抑或望女成凤者,将此书看成是哈佛的录取通知书。其实被哈佛的喜悦冲昏头脑的人忘记了一个基本常识:哈佛大学录取名额这一分子不变,书的发行量即梦想藉此书登堂入室哈佛的人数这一分母越大,可能性的结果之数必然越小。  相似文献   

4.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哈佛家训》。为什么喜欢它?因为它是一部教我们如何做人、处世的书,是一位哈佛博士的教子课本。  相似文献   

5.
徐江 《天津教育》2006,(2):21-21
凡介绍家长教育孩子成功经验的书,在哪个年代都是畅销书.最近,比较引人注目的一本书叫做《人生设计在童年--哈佛爸爸有话说》。这是一个叫高燕定的父亲介绍培养女儿成长的书,在10岁生日时,小女孩高倩许了两个愿:“我要上哈佛,我要做律师。”7年后,她进入哈佛大学主修历史,11年后,她自哈佛大学毕业,进入哥伦比亚法学院攻读法学博士学位,将于2006年春季毕业。  相似文献   

6.
真正卓越的人只是少数 到书店看书,见家庭教育方面的有两大书架,都非常积极向上,都很有雄心壮志,"哈佛女孩"、"哈佛男孩"、"如何让孩子成为优秀的人"……突然感到有点烦,想到我的鲁鲁儿,他似乎只是个平常的孩子,至少到目前为止,我还看不出多少优秀乃至卓越的迹象.  相似文献   

7.
牛校校刊     
《大学生》2012,(9):8-9
哈佛大学《The Crimson Magazine》100个哈佛人持久(Enduring)、传承(Legacy)和创新(Emerging),这三个词诠释了哈佛大学在新时代的气质。哈佛大学选取在校生、校友和教职人员100人,制作了100个体现这些气质的短视频。"持久"是哈佛的主心骨,表明一代一代哈佛人的卓越、领导力和传统:"传承"意味着375岁的哈佛历史悠久,但是,每一代哈佛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创新"更是与新时代相结合,凸现哈佛是创意的发源地,企业家的摇篮。  相似文献   

8.
哈佛校规     
19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毁于一旦,让人痛心疾首。突发的火灾把一名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逼迫他必须做出选择。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规则,悄悄把哈佛教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优哉游哉地阅读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成为珍本。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惴惴不安的他终于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门,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了学校。校长接下来的举动令人吃惊:收下书表示感谢,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然后把他开除出校。哈佛的理念是:让校规看守哈佛,比用其他东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三A原则是哈佛教育思想的灵魂 ,哈佛校长鲍克在《超越象牙塔》一书中将其发展为新三A原则。本篇就三A原则的树立和发展进行阐述 ,并对鲍克的新三A原则略作评价  相似文献   

10.
常识     
一个女孩“一不小心”考上了哈佛大学,有人写了一本书,大意是说这一切都是早已精确计划的,于是此书畅销,把这书拿在手中,好像拿着哈佛的录取书。这本书的印数越大,每个买这本书的人就与哈佛的距离越远。这是小学数学,不用到哈佛就该明白:分子不变(哈佛大学录取学生数),分母越大(这本书的发行数即梦想从这本书取经入哈佛者),可能的结果之数,只能越小!只要有一点常识就明白,彩票中彩者,不会同一个号中两次大奖,如果上哈佛读书是人生中了大彩;只要有一点常识就明白,在战场上炮弹坑是最好的掩体,因为不会两次击中一个弹坑,哪怕是哈佛飞来的彩弹…  相似文献   

11.
哈佛大学教授哈罗德·J·柏尔曼教授是当代美国著名法学家.<法律与革命>一书是哈罗德·J·伯尔曼集40年心血写成的一部力作,着重研究了"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因素,是法学界公认的经典之作.本文主要对书中写到的西欧城市的起源和城市法的主要特点进行解读,以分析西方法律信仰形成之根基,并对构筑我国公民法律信仰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2.
美国学者哈瑞·刘易斯在其新作《失去灵魂的卓越》中,通过对自己在哈佛30年工作的亲身经历的描述和反思,批评了世界著名大学放弃育人宗旨的种种现象.该书作者延续了传统知识分子的良知,为我们描绘了哈佛本科教育如何失去方向、日益功利化的过程,提醒大学应该传承和维护教育灵魂,而在这一过程中,知名大学、大学教师、大学领导人必须更加坚定自己的教育使命.  相似文献   

13.
哈佛的卓越是不争的事实,其背后不是失去大学的灵魂而依赖于放飞的灵魂,放飞的力量来自课程改革与学术文化的调谐耦合。哈佛历次重大课程改革都伴随着学术文化转型,选修课程制度的全面推行源于并促进教派学术文化走向人道宗教学术文化,通识课程改革彰显了国家主义学术文化的诉求,核心课程共生于世俗社会学术文化语境。哈佛课程改革坚守服务学生发展的永恒使命,同时从社会与个体双重需要出发寻求精英教育目标的时代建构,变与不变之间,课程改革与学术文化转型在促成大学理念的流变中不断创造哈佛的历史。哈佛大学课程改革与学术文化在神聚理念、身寄场所、彼此建构中实现调谐耦合,进而守望和延展大学的卓越。  相似文献   

14.
读过很多励志书,最喜欢的要数《哈佛家训》。书中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令我折服;一次次富有哲理的透彻分析,令我重燃斗志;一句甸温暖友善的话语,使我纠结的内心归于平静……《哈佛家训》像老师,给我谆谆教导,《哈佛家训》像朋友,和我倾心交谈;《哈佛家训》是甘泉,滋润心扉,《哈佛家训》是良药,苦口婆心。它重新燃起了我对幸福、对人生、对事业的更多思考,它让我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年,哈佛牧师立遗嘱时,把他的一块地皮和250本书,遗赠给当地的一所学院,这所学院发展成了现在的哈佛大学。关于这250本书,有这样一个故事:哈佛学院一直把哈佛牧师的这批书,珍藏在哈佛楼里的一个图书馆内,并规定学生只能在馆内阅读,不能携出馆外。  相似文献   

16.
三A原则是哈佛教育思想的灵魂,哈佛校长鲍克在《超越象牙塔》一书中将其发展为新三A原则。本篇就三A原则的树立和发展进行阐述,并对鲍克的新三A原则略作评价。  相似文献   

17.
不朽的书城     
异国的流浪生活.哈佛的留学生涯,多维的设计理念,多彩的生活空间。本文节选自夏建统在哈佛大学留学时写的一本散文集《做一回哈佛情人》。书中的“他”是一个怀乡的游子,是一个陶醉且困惑在人类后现代艺术思潮之中的设计师,是一个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和冲突之中学会重斯思索的青年。多才的设计师、年轻的哈佛设计学博士动情的笔触给你描述他求学哈佛的故事、在世界各地做设计的经历感受,向你展示一个五彩缤纷的多维空间,让你充分感受自然景观和人类社会、西方文化和东方文明、传统和现代、科学和艺术的冲突与交融。(虹雨)  相似文献   

18.
读写新闻     
前几年,一本名叫《哈佛女孩刘亦婷》的书教育界引起轰动,刘亦婷几乎成为一个教育神话。中国电影出版社近期出版了一本《哈佛女孩刘亦婷真相》,作者萧愚指出刘亦婷根本就不是一个“具有不寻常的优秀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学生。她能进入哈佛关键是因为抓住了美国大学在中国招生的一些漏洞。其中起了决定作用的是一位名叫拉瑞的美国人,他是刘亦婷的推荐人。读写新闻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语自《哈佛女孩刘亦婷》之后,市场上相继出现了《北大女孩谢舒敏》、《清华男孩章启轩》、《轻轻松松上哈佛》、《每个父母都能成功》、《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等等大量谈教育的书籍。这些书畅销的背后实际上都反映了父母的一种心态:渴望孩子成功。在有的书的封面甚至写道:  相似文献   

20.
媒体点击     
《基础教育课程》2009,(12):70-70
李小年:《从奥巴马的学术生涯看中国的数字考核情结》,《文汇报》10月27日 [观点再现]:早在哈佛读书期间,奥巴马就凭借其过人的智慧和卓越的领导才能担任了全美法学权威期刊《哈佛法学评论》的总编辑。在芝加哥大学,他是一位善于引导学生思维、能编自己的教材、颇受学生欢迎的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