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近期社会出现的"用工荒"现象的原因作出客观综合分析,认为"用工荒"现象并不代表目前就业市场供求发生了根本变化,而只是一种局部现象和阶段性的问题,并对"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的原因作出解释.结合我省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认为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是很高,就业满意度较低,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在进一步分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对毕业生提出一些建议,对当前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提出几点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专业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育。高职英语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该是既懂英语又具有一定行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以就业为导向,制定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构建符合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多元化的就业能力考核方式是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对职业能力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建设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是既懂英语,又懂商务的复合性人才."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建设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关键在于改变当前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手段,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提高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需要既懂技术,又懂管理、懂沟通、懂自我提升的专业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除培养学生的基本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提升、沟通交流、协调合作等人文素养。因此,现有的"只重技能、忽略素养"的高职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亟待改革和创新。须从培养模式、教学方式、专业融合、人文建设等各方面去探索如何加强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从"构建和谐社会与高职教育发展"等两个方面,阐述了强化高职就业教育的必要性;在树立"全程化"就业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针对强化高职就业教育,提出了以培养"专业技能、团队合作技能、求职面试技能"等为核心内容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的教师培训一直是学院的薄弱环节,重视和加强高职教师培训改革已成为高职事业发展的迫切需求。高职教育也称"就业教育","就业教育"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应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就业教育"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培训更应注重教师的"专业化"教育、"特色化"教育。为此,高职院校应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师培训的方法,改革教师培养模式,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形成独具特色的高职教师培训新体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为国家培养高技能银领人才、居功甚伟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有了较大提高.但其所培养的高职毕业生由于就业能力不足而出现的人找岗位和岗位找人的"就业鸿沟"现象也越来越突出,为此,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养高职学生就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意义就显得十分显著.通过对高职生就业能力的剖析,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其清晰职业发展远景,提升社会适应能力,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就业观,提升高职生的就业能力,才能充分满足社会求才,学生成才、高职院校育才三方面的共同需要.  相似文献   

8.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教育,因发展快速导致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本文从高职教育的办学特征出发,提出"无缝隙"就业理念,探讨"无缝隙"就业的特征和实现途径,使学业与就业有机结合,建立预先就业通道,实现就业目标。  相似文献   

9.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的立足之本,高职院校为加强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实现教学与就业的紧密结合,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长期以来进行了很多尝试,并希望通过对"订单式"培养、专业培养、行业培养三种模式的分析与探讨,找出适合高职教育发展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教育与职业》2004,(18):50-50
全国政协委员卢强在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代表民盟中央发言时说,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上,现在有三对矛盾现象:一是有岗无人和有人无岗现象并存;二是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的现象并存;三是高级蓝领奇缺和高职毕业生就业率最低现象并存。卢强说,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去年的毛入学率超过了17%。但因出口不畅,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随之增加。所以应该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等教育的改革。卢强指出,大量岗位缺人干,众多毕业生没事干,直接反映出中国当前高等教育体制对高教大众化带来就业大众化趋势的严重不适应。针对这种情况,卢强提出如…  相似文献   

11.
就业导向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指针,然而,对于硬技能的单方面重视,使得高职人才培养普遍存在重"制器",却不重"育人"的现象。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积极探索和实践以"全人教育"为基本理念、以"三业联动"为基本思路、以"三导并进"为方法策略的高职就业教育体系,将提高就业质量、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落实人才培养的目标,通过构建学业、就业、创业三者的联动关系,前置就业教育,构建就业指导、心理辅导、创业引导3个就业教育特色子体系,贯通人才培养全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变单纯重技能培养转为软硬兼顾的全人教育,培育"硬技能过硬、软素质不软"的合格毕业生。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明确了以创业带动就业为目标,以培养社会和市场经济需求为导向的培养体系,但创新创业教育仍普遍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现象。文章以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及"教练式培养"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究,以期能够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加快培养高素质、高技能、高效率,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人才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导致高职学生的就业面临并不乐观的困境,因此,应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分析高职学生就业困难与挑战同在,压力与机遇并存的现实,以便把握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正确对待高职教育面临的问题,抓住机遇改变高职人才培养与就业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增长速度的"换挡期","慢就业"现象日益凸显。为了更好地激发高职学生的创业意愿和创业激情,拓宽学生的就业市场,成就高质量就业,缓解严峻的就业压力,围绕着"慢就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从芜湖5所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创业情况的调查,多角度多方面分析了学生的创业与家庭、专业、个人观念、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等因素的关系。结果显示: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和校园创业实践活动的高职学生更有利于培养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实现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15.
"以就业为导向"应该是高职教育的基本定位,是高职教育最基本的特色,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但不是目标的全部.应全面理解"就业导向"的内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加强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应着眼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培养他们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推行"双证书"制度已成为必然趋势.实施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有利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与机会,提升学生就业水平.  相似文献   

17.
高职体育教育是"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既要培养高职学生的体育意识,又要培养学生就业所需的身体素质和就业技能,为高职学生就业创造有利条件。基于此导向和就业能力,我们要摒弃现有高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优势,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体育理论、体育课程体系、体育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正一、职业基本素养是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中国教育百科全书》将高等职业教育定义为:"培养高级实践实用型人才的教育,属高等教育范畴。……此类教育着重于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以为国民经济各部门输送高级应用型人才和高级技术工人为培养目的。"高职是直接面向就业岗位的高等教育,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要求。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的定义是:就业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北京市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相似文献   

19.
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是保证高职教育顺利发展的关键,也是高职院校工作的重点。要有效解决"就业难"这一现实问题,绝对不应当用片面的观点看待就业问题,更不能单纯为就业而抓就业,而应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就业的各项工作,统筹兼顾,将就业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有效地实现招生、培养、就业环节的联动发展、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邢苏 《学子》2013,(10):55-56
目前在高职教育界存在着将高职教育简单理解为"就业教育、技能教育"的观点,导致只侧重加强技能的培训,陷入"要技能不要人"的误区。社会的需求随时在变动,职业岗位的变动状态也影响着学生的就业,因此,高职教育仅仅有技能是不够的,在提升人才技术含量的同时注意人才素质的全面培养,使学生不仅能实现当前就业,更能保证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就拿物流业来讲,物流业的发展与物流人才的素质培养密切相关,物流业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现代物流人才的缺乏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物流发展的瓶颈。因此,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当前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从中发现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优化当前高职物流人才素质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