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当前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阐述了双导师制在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意义及具体实施步骤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高职园林专业学生生源杂、差异大但人才培养模式上却是工厂化、批量化培养的矛盾,提出"导师制"与"工匠型"深度融合,以加强学生个性发展,导师因材施教,学生德技双承,毕业生零距离就业为研究目标,以加强学生个性发展,导师因材施教,学生爱岗敬业为主线,实行双师双选导师制度,按照专业认知期、学业精进期、企业受训期三个阶段递进培养,以校企共育导师、拟真场景教学、实施翻转课堂、实行三方评价等手段完成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  相似文献   

3.
双导师制是指由一位本专业导师和一位相关专业或跨专业长期从事本专业实践工作的资深人士为合作导师,共同培养人才的导师负责制。由于建设时间短等原因,双导师制目前存在职业导师和专业导师缺少沟通、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学生实践能力低等问题。实现课程的多元化、严格论文的审查和加强实习的监管力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卢红玲 《高教论坛》2024,(3):111-116
对全国6所地方高校广播电视领域的艺术硕士培养方案分析发现,当前艺术硕士培养存在着培养目标同质化,课程体系与学术学位趋同,前沿类、跨专业类课程不足,专业实践缺乏系统化设计,产教协同培养机制尚未形成,双导师制流于形式等问题。地方高校必须进一步明晰培养目标,优化模块化课程体系,系统设计专业实践,健全完善产教融合协同培养机制和双导师制,不断提高艺术硕士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主要以培养学术型、科研型人才为主,而企业需要的实践型创新性人才相对缺乏。针对此问题,首先分析了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在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建设中的必要性,其次说明了什么是双导师制度以及双导师制度中校内外导师各自发挥的作用,并且分析了在双导师制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此模式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开展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教育模式改革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中之重,是我国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近年来,长春工程学院构建了"主导师、课程导师、企业导师"的"三位一体"本科生导师制教育模式.通过实施效果来看,在学习成绩的指导效果、专业认知的引导效果、"双创"教育的辅助效果三个方面较为显著,并通过回归分析成绩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科学验证了"三位一体"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实施过程中的成效,可以为地方高校开展面向新工科的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改革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陈齐洁  凌斌 《文教资料》2013,(1):128-129
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教育部于2010年设置的一类专业硕士学位,为了适应我国发展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建设全球化趋势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并能够从事国际商务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要求,建立完善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包括课程的设置、实践基地建设、双导师制度的完善等方面,是当前我国高校改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学习条件及环境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将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传统研究生教学模式,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增加专业实践、实行双导师制等措施,有利于高素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剖析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的内涵为切入点,分析了目前在落实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校企之间只有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合作机制才能把专业工程硕士“双导师制”建设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述了教师教育类课程"双导师制"的内涵及工作流程,并对教师教育类课程"双导师制"的实践进行了反思,对同类院校实行教师教育类课程"双导师制"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