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助学贷款的现状当前许多家境贫困的优秀大学生无力支付学费,不得不望“校门”而兴叹。在这样的境况下,国家推出了助学贷款项目以帮助贫困的学生们能完成学业,早日为国家做贡献。国家助学贷款是由中央和省级政府共同推出的一种信用助学贷款,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经办国家助学贷款的金融机构具体负责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审核、发放和回收等项工作。发放对象是在校的全日制高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发放金额主要根据学生本人所在校规定的学费收取标准和学校所在地区的基本生活费标准确定。国家助学贷款的期限一般是不超…  相似文献   

2.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中央和省级政府共同推动的一种信用助学贷款,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推行国家助学贷款难在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助学贷款,是指国务院批准实行的、无需经济担保的、由政府财政贴息的银行贷款,其主要优惠政策是由政府对学生的贷款利息补贴一半。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一件新生事物,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人才培养、加快高等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政策和重大举措。1999年扩招后,为了解决大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顺利入学,完成学业,中央有关部门在国家财政仍有困难的情况下,每年均优先足额安排了用于助学贷款的贴息用款。但效果却难尽人意。在全国,还有12个省没有安排国家助学贷款贴息资金,2个省没有制订国家助学贷款的…  相似文献   

4.
中美国家助学贷款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国家助学贷款是指为了解决高等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帮助高等学校在校生、尤其是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由国家级行政部门制定政策并组织实施的贷款项目。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尤其是收费制度的实行,高等学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正在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资助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1999年国家在北京、上海、西安等8个城市进行了助学贷款的试点。2000年8月,对助学贷款的管理办法做了进一步的完善,覆盖的范围由8个试点城市推广到全国。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建立仅两年的时间,还处于初创阶…  相似文献   

5.
国家助学贷款的道德风险及防范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家助学贷款道德风险的主要表现 (一)来自借款学生的道德风险 1.非贫困生捏造材料骗贷。由于国家助学贷款的利息较低,且学生在校期间的利息由财政承担,资金成本较低,同时没有担保要求,与普通商业贷款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助学贷款的这种优势可能吸引部分非贫困生出于占有隐性补贴或从事其他投资和消费活动的目的,故意编造家庭贫困状况以获取贷款。在助学贷款额度和政府贴息有限的情况下,非贫困生获得了助学贷款,既挤占了真正的贫困生的贷款额度,也增加了财政负担。同时,有的学生将助学贷款用于其他投资或消费活动,助学贷款这一本来应当投入高等教育的资本就无法实现向人力资本的转移,助学贷款的社会效益就因此无法实现。  相似文献   

6.
在经历了银行停贷风波之后,2004年9月新学期开学伊始,国家出台了新的助学贷款政策.与原来的助学贷款政策相比,新助学贷款政策规定,国家对助学贷款银行实行招标;改变整个贷款合同期间对贷款利息给予50%财政补助的做法,改为在校期间利息由财政补贴,毕业后开始计付全部利息;还款年限由原来的4年改为6年;  相似文献   

7.
高校助学贷款历史回顾和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众多的资助学生的手段中(助学金、勤工俭学、奖学金和助学贷款),助学贷款被公认是一种较好的资助方式,在其它国家已很普遍,目前世界上大约有50多个国家开展助学贷款业务。2004年是国家助学贷款正式实施以来的第一个大面积还款年,在这个背景下,研究助学贷款机制、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高等教育助学贷款的制度安排,提出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的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国家助学贷款良性运转的法律保障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国家为高校贫困大学生提供50%的贴息,由商业银行具体承办的一种商业贷款,自1999年开办以来,为贫困学生完成高等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遭遇着重重困难。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立法工作,依法规范银行、学校和学生的相关行为,是保障国家助学贷款良性运转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国家助学贷款是面向高等学校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生(含高职生)、研究生,由政府贴息、商业银行出资并负责发放和回收的一种无需担保的信用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旨在帮助困难学生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和日常生活费,是政府利用金融手段帮助贫困大学生进入大学并完成学业的政策举措[1].由于它的级别高、政策性强、支持力度大、受益面广等原因,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的重视、欢迎.国家助学贷款自从1999年实施以来,贷款政策已经作了几次重大修订调整.从国家助学贷款的宗旨中不难看出,此政策主要是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学业问题.本文以贫困生为核心,从高等教育公平的视角思考国家助学贷款的深层次的体制问题.  相似文献   

10.
信息速递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调整,新政策五大变化 1、学生在校期间免交贷款利息:原来“学生所借贷款利息由财政贴息和学生个人各负担50%”的规定改为,“借贷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毕业后全部自付”。2、还贷年限延长到6年:原来贷款本息必须在毕业后4年内还清的规定改为6年内还清。3、招标选择贷款经办银行: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银行不再指定,而是由政府按隶属关系委托全国和各省级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通过招标方式确定。4、违约借款学生名单将被曝光。5、建立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按隶属关系,由财政和普通高校按贷款当年发生额的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11.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为高校在校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重要保障.但在实施的过程中,高违约问题却成为当前制约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的主要障碍,学生诚信出现重大问题.文章分析了在国家助学贷款中部分学生贷款、还款方面诚信缺失的现象及原因,提出了构建国家助学贷款失信惩戒机制的政策建议,并强调增强大学生诚信还贷意识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2.
问:什么是国家助学贷款?答:家助学贷款是银行向全日制高等学校中经济困难的本、科学生和研究生发放的,于支付其学费和生活费,由财政给予贴息的人民币贷款。问:家助学贷款有哪几种?答:家助学贷款按财政贴息的来源不同,分为由中央财政贴息的国家助学贷款和由地方财政贴息的国家助学贷款两类,学生可根据自己所在学校是中央部委所属院校,还是地方院校,来判断国家助学贷款的贴息来源;学校是否提供担保国家助学贷款,又可分为无担保的信用助学贷款和担保助学贷款。信用助学贷款是指学生经学校介绍人和见证人推荐,凭个人信誉申请发放…  相似文献   

13.
中美助学贷款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家助学贷款是加大对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在助学贷款和补偿机制方面,中国国家助学贷款是按照“风险分担”的原则,设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在美国的助学贷款中,政府和学生是主角,银行是配角,银行负责经营学生贷款,风险很小,却能有赢利。中国及美国助学贷款有各种降低拖欠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众多的资助学生的手段中(助学金、勤工俭学、奖学金和助学贷款),助学贷款被公认是一种较好的资助方式,在其它国家已很普遍,目前世界上大约有50多个国家开展助学贷款业务。2004年是国家助学贷款正式实施以来的第一个大面积还款年,在这个背景下,研究助学贷款机制、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高等教育助学贷款的制度安排,提出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的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认真做好人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是高校的重要责任。3年来,我校坚持以诚信教育为切入点,有效推动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进才于。份秦烟李研究;摸露青实牙青;是严格热奎奎国家助宇黛国家助学贷款要顺利启动,首先必须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界定,建立全校经济困难学生档案,为银行提供贷款学生全面、真实和准确的申贷资料,具体做法是:向新生和在校学生的家长所在单位及生源地方政府民政局寄发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同时由辅导员组织各班学生对申贷同学的思想品德、学…  相似文献   

16.
国家助学贷款是指为解决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无力支付学费、生活费而发放的财政贴息贷款。这种贷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运用金融手段资助高校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形式,是加速人才培养,实现教育机会平等的重大措施,是对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用体系的积极探索。我们要全面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总结交流经验,进一步统一对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认识,研究具体政策与措施,推动全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保证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顺利进行。 一、我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进展的基本情况 我省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领…  相似文献   

17.
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构建和谐社会、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认真做好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是高校的重要责任。文章论述了高校学生助学贷款管理机构主要任务和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以保证国家助学贷款长期有效的推行。  相似文献   

18.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资助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等教育学费与个人收入矛盾益发尖锐的今天,国家助学贷款的作用日益突出,展开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健全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西南交通大学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总结,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健全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从准公共产品视角看我国助学贷款的市场失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贫困家庭于女顺利接受高等教育的公平要求,我国从1999年开始推出了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助学贷款计划。但是该计划却在2003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各大助学贷款的经办银行由于居高不下的违约比率而于2003年9月几乎终止了相关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从而在国家助学贷款领域出现了经典意义上的“市场失灵”现象。究其根源,是由于我国助学贷款的制度设计与其目标和属性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冲突。本认为,要真正解决国家助学贷款的两难困境,必须使助学贷款的制度设计与其公平目标和特定属性之间保持一致,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引入政府或准政府的担保机制,化解助学贷款的善意拖欠风险;修改贷款发放主体的市场准入规则,适度引入竞争因素;引入保证担保方式,强化借贷的还贷责任、推动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等。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学费、招生制度的改革,1999年国家助学贷款应运而生并获得明显成效。经过不断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2004年6月《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实施,使国家助学贷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