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农村土地抛荒与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发展新阶段,农村土地抛荒严重,并呈现蔓延扩大趋势。土地抛荒造成土地资源浪费,阻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土地抛荒原因固然与农业比较效益低、农业生产条件差等农业内部因素有关,也与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存在弊端有关联。解决农村土地抛荒问题既要深化农业内部改革,更要改革现行的土地制度,推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全国普遍实行,形式多样,并取得良好效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完善流转机制,推动土地使用权流转健康发展,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土地抛荒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充分认识黑龙江省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和理性分析存在的问题入手,研究农业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思路,积极寻求农业土地资源利用的最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的土地制度隐含着牺牲土地生产功能而权当保障功能的特点,使得大部分地区的土地经营存在着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因此,应在切实保证农民对土地承包权的基础上,改变现行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实行适当的集中合作经营,使农村土地的保障和生产双重功能同时发挥,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一长远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土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整农业结构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我国农业尽快参与国际农业分工的主要途径。土地问题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土地对农业结构调整的约束,主要是土地作为自然条件对调整的限制、现行土地政策在调整中的局限性及由农民对土地依赖心理而产生的对结构调整的限制。  相似文献   

5.
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外出务工经商农民增多,耕地抛荒现象越来越严重。长远来看,耕地抛荒是一件好事,它为农业改革委展创造了条件。当务之急,是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从城乡社会经济共同发展的角度,利用耕地抛荒这一契机,转移农民,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同时,逐步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6.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自1980年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农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仍停留在较低水平,特别在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在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推进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集约经营,农业规模经营的基本组织形式仍可以是家庭经营,但必须解决农业土地家庭规模经营的核心问题即重塑土地核心产权,就是要将农民对土地承包的债权上升为物权,用法律的形式对农户的土地权利内容作出明确规范,赋予其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并允许对承包的土地使用权进行流动转让。  相似文献   

7.
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点,分析安康农业现状和面临形势。在土地资源生态规划和优化利用的基础上构建可持续发展农业体系,并初步探讨适合本地自然,技术水平的单元土地经营对策和农业生态系统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8.
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南阳灌区农业土地利用问题进行分析,对如何合理利用日益短缺的土地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只有合理经营,才能提高使用效益,特别是在当前发展农业产业化和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过程中,实现区域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要求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机制。本文将对我国目前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如何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以及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目的是引起人们对新形势下土地使用权流转及区域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问题的关注与思考,并起到抛砖引玉之效果。  相似文献   

10.
农业经济,是相对工业经济而言的经济形式。其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以手工业和商业为次。 农业以铁器牛耕、精耕细作、“男耕女织”为耕作特色,而“男耕女织”又最为根本。大致以长城为界,北为牧业区,南为农业区,而以农业为主。在农业区,黄河流域开发较早而江南地区开发较迟。南宋时江南超越黄河流域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古代土地制度经历了由氏族公有制到奴隶制国有制,再到封建土地私有制尤其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变化过程。国有制主要有商代井田制、曹魏屯田制、北魏均田制等。  相似文献   

11.
关中地区农业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究陕西关中地区农业土地资源的现状特征、存在问题基础上,分析其可持续利用的可行性和潜力,提出了适合本区的农业土地资源永续利用的途径和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农户对农业技术的选择行为对耕地的能否持续利用有着重要的影响,农户出于各种原因,选择不同的农业技术,从而对土地产生的结果也会不同。要想使农户选择有利于耕地持续利用的农业技术,必须明晰土地产权,稳定承包期,对农户采用有利于耕地持续利用的技术进行激励,建立正确的农业科技进步机制,鼓励农户采用有机农业技术等。  相似文献   

13.
美国高等学校一向具有对农业生产开展社会服务的优良传统,早在 1862年,美国国会就通过了“莫雷尔法案” (Morill Act),该法案明文规定,向各州提供联邦土地,各州将赠予的土地以每亩 1.25美元价格出售,然后以所获资金举办农工学院,“传授与农业和工艺有关的学科”,同时为各地公民传授各种农业科技知识。这就是美国历史上有名的“土地赠与运动”。在赠地运动的影响下,一批“赠地学院”应运而生,大批致力于农业发展州立大学纷纷建立,最引人注目的是威斯康星大学,该校旗帜鲜明地指出:“州立大学应该直接有利于促进农业,使工业效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近期和长期两个角度阐述了我国农业发展的适度规模经营问题。指出近期农户承包土地面积的扩大,不仅要受有限土地资源的约束,而且有可能与我国近期发展农业的基本经济目标发生冲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必须进行农业微观基础创新,建立农地合理流转机制,推进农村分工分业的发展,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在实践中探索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多种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5.
一、农业生产活动与工业生产活动农业生产活动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 ,人类有目的的利用土地自然生产力 ,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 ,获得所需农业产品的生产活动。一般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 ;工业生产活动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 ,人类有目的的利用工业原料(包括农业产品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土地抛荒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村土地抛荒主要原因是:土地边际成本提高.边际受益减少;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土地制度不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破败或缺失;税费负担沉重。土地抛荒体现了农民的自主权,对土地资源流转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对一个70%以上的人口在农村的农业大国来说.其消极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建国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四次重大变革,对我国农业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符合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的土地制度会极大地促进农业的发展,相反则阻碍农业的发展。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有不完善之处,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以改革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河套地区农业开发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套地区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商品粮基地,随着近代农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土地盐碱化、土地沙化为核心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趋突出,已严重制约了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河套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是自然过程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历史,就是近现代生态环境演变的历史。开展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化相关关系的研究,将为河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商丘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为突玻口,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市场农业。围绕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应采取如下对策:建立灵活、高效的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土地的合理集中和规模经营的发展;加大力度发展乡镇企业,形成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强化农业投入机制,增强农业造血功能;加强政府的引导,减少农业生产的盲目性;重视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积极培育农村经济能人,形成农业发展带动力量;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干部管理方面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封建土地制度的形成是新兴地主阶级的自觉行为,它一开始就是一种较完善的两极制的地主土地私有制形式;西欧封建土地制度则一种自发形成的比较原始的等级土地所有制。两者间的特征差异决定了16世纪前后它们能否随社会转型而顺利完成自身的转型。占有权看似不稳定的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在社会转型时期没有完成自身的转变,倒是占有权长期处于凝固状态的西欧封建庄园土地制度顺应了社会的转型,完成了封建农业向近代资本主义农业的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