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手机能否进课堂是一个经年累月的焦点话题,直到教育部再次出手明令禁止手机进课堂.基于多源流理论并根植于中国的教育政策环境,通过系统考察禁止手机进课堂政策的内在逻辑,展现出以问题源流为基础、政策源流为依据、政治源流为环境的动态嵌套,阐释了手机进课堂何以成为焦点议题、政策共同体如何发挥作用以及政治层面如何体现国家意志,从而共同促成了禁止手机进课堂政策的出台.此外,对新政的认识还需从学校、教师、家长以及学生多角色立场考察其利弊.新禁令的出台,有利于学校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使教师课堂管理至少不再受手机干扰,降低家长对学生手机成瘾的担心,有助于学生更加专注课堂学习.因此,禁止手机进课堂大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也正在推动高校课堂的变革。手机转移了学生的兴趣点,确实可能影响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但手机有助于拓展教学内容、丰富信息量、活跃课堂氛围以及增强实效性,因此,手机作为学习工具进课堂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新方向,是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做好高校思政工作的创新之举。  相似文献   

3.
【本期话题】近日,广西平南一所高中因学生违反校规,带手机进课堂而开除了20多名学生,引起较大争议。大多数学校认为"禁止手机进校园"是为了让学生安心学习,还课堂清净;大部分家长也坚决反对孩子用手机,认为手机容易造成孩子分散学习精力。但也有一些家长认为,手机可以方便家长跟孩子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只要孩子自觉,  相似文献   

4.
衣达 《教书育人》2012,(25):16-17
据《南方日报》报道,广西平南实验中学近日开除20多名带手机进课堂的学生。这一消息在网上引起热议,中央电视台也进行了相关报道。学校称禁止学生带手机是学校校规,学生也签订过《承诺书》,开除学生合情、合法、合理,合乎大部分学生和家长的利益。有网友对学校的开除处分表示愤怒,质问道:"单凭带个手机进课堂就给予开除处分,对于一个不满18岁的孩子而言,不仅仅是侵犯他们受教育的权利,更重要的是这必然会沉重地打击他们幼小的心灵。"一时间,中学生能不能带手机,成了大众热议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文茹 《亚太教育》2019,(9):158-158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现在的中职学生已经普遍使用智能手机。手机作为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方便学生的知识获取,另一方面过度使用手机进行低级网页浏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将手机引入课堂教学时,如何让学生正确使用手机以更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将围绕中职英语“手机进课堂”的教学模式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01 China bans smartphones in schools 中小学生带手机进课堂?不行 In a notice publish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February 2021,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手机不再是一种奢侈品,它已经悄悄走进了学生的日常生活。手机该不该进校园,一直都是一个富有争议性的话题。这样的争议在国外也同样存在。据报道,2006年,希腊要求所有学生都不得在校园里使用手机,2007年起,美国也有200多所公立学校严禁学生带手机进课堂,2011年初,日  相似文献   

8.
智能手机的普及,为职业院校课堂的手机与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文章在分析职业院校课堂上学生使用手机的原因及其产生的不良影响基础上,提出职业院校课堂手机与班级管理对策。教师应通过培养学生新媒体素养、增强课堂趣味性、加强民主管理等有效措施,提高职业院校课堂手机与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9.
高校"没收手机行动"引起全社会对大学生课堂手机上网问题的广泛关注,大学课堂到底该不该禁手机,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会怎样影响学习效果,影响程度如何,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研究和焦点小组访谈,在调查大学生课堂手机上网现状的基础上,设计实验验证手机上网与课堂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而从课堂教学管理、教师教学方法、手机媒介素养三个层面提出改进课堂学习效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手机功能的日益增多,大学生拥有智能化手机,并在课堂上使用已成常见现象.本文以南京某高校在校本科生为调查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对目前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基本情况作了分析,阐述了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对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这一不良现象的教育策略和引导路径.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智能手机与网络的不断普及,大学生课堂上玩手机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为了让学生回归课堂,不少高校都陆续推出了"无手机课堂":要求学生上课时必须上交手机,下课时再归还手机。一时间,"无手机课堂"备受推崇。对于课堂上玩手机的现象,在指责大学生不爱学习之后,高校也需要反思。大学生课堂上玩手机,最直接的原因是课程内容乏味,教学内容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要让大学生回归课堂,老师也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课堂吸引力,让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在课堂"过度"使用手机现象日趋严重,高校教师和管理者必须加以关注。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500名大学生展开随机调查研究,分析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频率、目的、动机以及对课堂使用手机的态度。结果表明,91%的学生表示会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其中53.8%的学生使用手机进行娱乐和聊天,46.2%的学生使用手机进行查阅资料和辅助课堂记录。分析原因发现,21%的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源于教师对课堂管理不严格,31%的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源于不良习惯和学习自主性差,17%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枯燥。归纳分析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原因,从改变学校管理者的管理思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及强化学生思想教育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贵州省地方高校A学院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得大学生课堂玩手机现象的第一手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有序Logistic回归法,对大学生课堂玩手机现状、认知及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得出:大学生课堂玩手机现象较严重、玩手机时间较长(平均在10-20分钟)、公共基础课玩手机现象最普遍、课堂上主要用手机玩微信、聊QQ等;学生对课堂玩手机危害虽有所了解,但对课堂玩手机对自己和其他人的危害认知程度还不够;自控力差,抵抗力弱、学习目标不明确、教师讲课方式不吸引人、教学管理松散,教学效果差、家长管理不当等因素共同导致学生课堂玩手机现象的产生。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提升学生自身能力、转变教师教学理念、加强制度建设与规范管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对于学生的诱惑越来越多,愈来愈多的大学生加入"低头族"的行列。作者选取了一个教学班进行无手机课堂实验,想以此次实验为契机,围绕无手机课堂的可行性课堂及改革措施等内容,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刘超 《山东教育》2008,(3):14-14
最近一段时间,我总是带着手机进课堂,因为我班每天总有那么几个“顽固分子”不交作业。问其理由,无非是忘带了、忘做了、找不到了之类。这些理由让我十分头疼,我也一直深信,他们真正的理由其实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根本没做。所以,我只好每天带着手机当作“恐怖武器”。一进教室,我首先把它一亮,然后再问:“今天谁又忘记带作业了?谁又要让自己的父母辛苦一趟?”  相似文献   

16.
《莆田学院学报》2017,(3):93-98
简述大学课堂手机依赖问题已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正常开展。分析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环境、学生、教学等多个影响因素。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并实施以教师为主体的大学生手机依赖对策实践。结果显示,课前上交手机、加强课堂管理、充实教学内容、增加教学互动等单一干预对策对于控制课堂手机依赖都具有一定的作用,而综合干预则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校园手机的普及泛滥,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影响了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降低了人才培养质量,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高职教育由于生源素质的原因,其课堂手机公害更加严重;为从根源上解决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行为,需要加强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合理使用手机的习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转移学生对手机的注意力;制定相关制度约束课堂使用手机的行为;同时,大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8.
宗科 《学子》2012,(5):6-6
近日,央视新闻频道《焦点访谈》栏目对"广西平南师范高中因学生带手机进课堂开除20多人"事件进行深入报道,主播一番激烈地说辞后,将矛头指向该校所谓的"霸王条款"。作为一名教育战线的普通教师,心情久久难以平复。  相似文献   

19.
手机在给大学生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对大学生课堂学习产生了极坏的影响:手机铃声干扰课堂秩序,手机短息分散课堂注意力,手机游戏转移学生上课兴趣,手机搜索功能引发思考惰性危机。面对问题,学校、教师、学生、家长要联合起来,多管齐下,共同消除手机对大学生课堂学习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生课堂玩智能手机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文章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课堂使用智能手机的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课堂手机娱乐较多,难以实现学习工具的作用;课堂使用手机拍照代替记笔记,对学生不利影响较多;经常使用手机让学生产生依赖,减弱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对于课堂使用手机缺乏明确的标准。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学生之间相互监督,转变对智能手机的态度,提高学习意识,减少课堂娱乐;教师督促学生,复看学生笔记,课堂设置开放式问题;学生之间共享网络资源,分享个人感受;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制定课堂规则。为解决大学生课堂使用智能手机存在的问题提供帮助,为其他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