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转基因作物新品种知识产权的技术措施保护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詹映  朱雪忠 《科研管理》2003,24(5):138-144
技术措施在当今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介绍了转基因作物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中出现的技术措施,如终止子技术、T—GURTs技术,着重对其社会影响、技术措施保护与法律保护间的关系作了初步分析。技术措施对于保护转基因作物的知识产权是有效和必要的,但不应当妨害社会公共利益和农民的正当权益,也不能游离于法律之外。文章最后对我国的相关应对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表面上看,强制许可似乎与知识产权制度对其所有人自由交易的保护原则存在一定的冲突,但是,从深的层面来看,这却与知识产权制度追求社会公共利益的根本目的一致。本文介绍了强制许可的基本概念及其发生机理,并分别从国际法和各国国内法两个角度对之进行了比较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先进开放的知识产权制度有利于国际经济交往,签订中澳FTA是我国实施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举措之一。协定中有关知识产权的规则涉及双方义务、国际协定、国民待遇、知识产权和公共健康、专利、商标、版权、边境措施、协商机制等内容。双方通过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及执法,以平衡知识产权人与社会公共利益,保护投资者利益并促进两国经济贸易的往来。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论述知识产权保护与信息资源共享合理性的基础上,通过研究知识产权管理理论与技术,进一步探讨了知识产权保护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并提出相关平衡权益所有人和用户的利益协调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权利需要法定的救济机制为其现实提供最终保障.经济法所代表的社会公共利益内含生命资源、财产资源、安全资源等对人们的经济活动意义非凡,其最终实现离不开诉讼救济制度的终极保护.  相似文献   

6.
王琳 《科教文汇》2007,(8X):130-131
权利需要法定的救济机制为其现实提供最终保障。经济法所代表的社会公共利益内含生命资源、财产资源、安全资源等对人们的经济活动意义非凡,其最终实现离不开诉讼救济制度的终极保护。  相似文献   

7.
知识产权不同于有体财产权,其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也关乎权利人和知识产品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平衡,限制知识产权"停止侵害"救济具有正当性和必要性。尽管我国各知识产权单行法对此尚未明确规定,但司法实践中已有所突破,司法政策层面也做出了初步尝试,但还不够成熟,难以适应现实需要。应当在法律中明确限制知识产权停止侵害的一般规则、考量的因素以及替代性措施。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7,(15)
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对于知识产权的关注度在逐渐增强,知识产权侵权过程是公力救济模式,形成显性冲突和隐性冲突,由于其存在合理性,只有落实双轨制管理机制,才能有效建立专门性的知识产权上诉法院。本文对知识产权双轨制冲突现象进行简要分析,集中阐释行政保护合理性分析机制,旨在建构更加系统化的协调管理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9.
知识产权法与反垄断法在促进创新上殊途同归。知识产权滥用是知识产权人违反权利的目的,采取不正当方式行使权利,损害他人合法权益以及公共利益的行为。反垄断法是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重要渠道。比较法考察表明,对知识产权滥用进行反垄断立法的宗旨在于确保知识产权保护与市场竞争秩序的均衡与协调。反垄断法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一般适用和具体指南相结合,并采用合理原则认定知识产权滥用行为,是完善我国相关立法的路线图。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在保护知识产权的道路上再次迈出实质性步伐,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知识产权法院,切实保障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8月31日通过的《关于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决定》(决定)中指出,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决定是为了推动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切实依法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1.
大陆与台湾同属大中华法域,同时也是大陆法系与社会主义法系交汇融合和冲撞的板块,对二法域知识产权发展与变革、定义与制度、侵权与救济、冲突与协调等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作比较研究,以便更好地协调两地间的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12.
大陆与台湾同属大中华法域,同时也是大陆法系与社会主义法系交汇融合和冲撞的板块,对二法域知识产权发展与变革、定义与制度、侵权与救济、冲突与协调等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作比较研究,以便更好地协调两地间的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13.
沈陵 《内江科技》2010,30(1):131-131,178
本文立足于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法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分析研究了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法的四个基本原则,即国民待遇原则、最低标准原则、独立保护原则和维护公共利益原则。  相似文献   

14.
建立科技报告服务中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平衡科技报告服务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实现科技报告服务的关键。通过对科技报告服务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提出科技报告服务中的知识产权风险和知识产权平衡管理的现实需求;通过对科技报告知识产权属性进行理论分析,提出科技报告服务中的知识产权平衡管理机制。要在科技报告服务中实现全流程知识产权管理,将合理使用和授权许可相结合,扩大权利人选择权,建立科学的分级服务方式,实现科技报告权利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论数字图书馆及其相关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徐岚 《情报杂志》2004,23(7):43-45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既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法律问题和社会问题。如何协调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公共利益的维护,平衡著作权人、使用权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是数字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对其中的数字化、数字化权、数字图书馆的法律地位和信息网络传播权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产学研政策     
正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及其形成的知识产权,除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以外,国家授予科研项目承担单位。项目承担单位可以依法自主决定实施、许可他人实施、转让、作价入股等,并取得相应的收益。同时,在特定情况下,国家根据需要保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处在关键时期,在国家进行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侵吞、吞噬国有资产、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现象日益突出.但由于种种原因,无人起诉,人民法院无法作出审判.刑诉法第87条规定:"如果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使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这是为了保护国家资产能够得到司法救济而不致流失.对此,刑诉法作了上述规定,而专司权属纠纷的<民事诉讼法>却无类似的规定.在国家、社会公共利益遭受侵害时,检察机关却找不到法律依据代表国家、集体提起诉讼.社会公共利益被任意侵害,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知识产权是一种合法权益,指的是特定主体所享有的对知识财产的专有权。《反不正当竞争法》、《知识产权法》之中的权利有救济权利、本院权利之分,但两法在保护对象、功能目标方面却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本篇论文中,笔者就反不正当竞争中的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有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9.
知识产权与信息共享的关系辨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余洪 《现代情报》2004,24(8):5-7
本文论述了知识产权与信息共享的对立统一、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关系,指出在知识产权制度的建设上要协调好知识产权人的利益与国家、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寻求一种社会公益与智力成果创造人权利的平衡.这样,才能既保障了智力成果创造人的合法权利,又促进了知识信息的广泛传播和充分利用,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常州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影响知识产权保护的3大因素:企业、政府和社会环境,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自主创新的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要实施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联动,并相应给出企业和政府在联动机制下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