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模糊语言是指对某些类属边界不清晰和形态不确定的事物的表达.或者人们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运用具有模糊概念的语言单位进行表述的语言现象。简而言之,就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语义信息具有多种解释或没有确定解释的语言。模糊语言不仅大量存在于我们的口语中.而且经常出现在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中。  相似文献   

2.
宁雅雯 《海外英语》2014,(7):244-246
概念范畴边界模糊或清晰,表现为语义模糊或语义明晰,范畴边界问题的研究对语义研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于范畴边界的研究,近年来大部分学者都以经典范畴理论和原型范畴理论为指导框架。这些学者采取一种静态语言观,更多关注范畴边界的静态特点,忽略了语言的动态性。笔者认为范畴是动态构建的,范畴边界是清晰的,在语言上体现为语义的清晰性。  相似文献   

3.
模糊性是语言属性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的模糊造就了荚语修辞格.语言的模糊可以达到最佳的表速效果,最佳修辞是语言模糊性的表现形式,是表达含蓄言语的重要手段.从语义的角度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模糊语言的修辞功能.  相似文献   

4.
关于模糊语言有这样的解释:第一,认为模糊语言,作为一种弹性语言,是指外延不确定,内涵无定指的特性语言。与精确语言相比,模糊语言具有更大的概括性和灵活性。第二,模糊语是建立在模糊与清晰相对立的基础上的。即语义的表达不分明、不清晰的语言便是模糊语言。以上两种解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模糊语言的语义不确定,内涵丰富,有较大的概括性。这种语言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由都有运用。模糊语言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就是  相似文献   

5.
模糊语言,是指对某些类属边界不清晰和形态不确定的事物的表述或者人们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运用具有模糊概念的语言单位进行表述的语言现象。模糊语言就好比是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这景色是模糊的,但那田田的荷叶、袅娜的荷花却又能看得出来,说得清晰,而塘上的荷叶、荷花却又难以历历可数。中学生在写作中恰当运用模糊语言进行表达能给人一种愉悦的审美感受。1.模糊语言审美表达的具体形态意象美。模糊语言赋予抽象的事、理以具体的意象。这种意象“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妙在有无虚实之间,给人一种意象美的享受。鲁迅的《拿来主义》…  相似文献   

6.
语感的清晰性是指对感知和表达的言语内容,在心理上有十分清晰的反映:它可以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取清晰的语言形象、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在表达中,给人以清晰的语言信息。  相似文献   

7.
一个语言符号表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义时就会出现歧义或语义模糊现象.广义上来说,语义模糊包含了歧义现象.但两者也存在区别歧义是孤立地对语言符号进行解码时产生的,借助语境很快便消失;而模糊现象是语言符号内在的语义不清晰和不明确所造成的,是语言的内在特征,有语境也不一定能消除.  相似文献   

8.
王莉 《零陵学院学报》2003,24(3):124-126
一个语言符号表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义时就会出现歧义或语义模糊现象。广义上来说,语义模糊包含了歧义现象。但两也存在区别:歧义是孤立地对语言符号进行解码时产生的,借助语境很快便消失;而模糊现象是语言符号内在的语义不清晰和不明确所造成的,是语言的内在特征,有语境也不一定能消除。  相似文献   

9.
英语委婉语现有定义存在着语言或言语现象与修辞格相混、定义中存在仍需定义的概念、外延过窄等缺点。根据委婉语的婉指对象、使用原动力、区别性特点、构成手段等要素,委婉语可被定义为:委婉语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对于使人感到敬畏、恐惧、羞耻、不适的事物,信息组织者(说写者)有意地运用语音、语义、语法等手段而形成的对这些事物非直接的语言或言语表达,从而避免使信息组织者本人、信息理解者(听读者)、话语涉及的第三方即信息的潜在理解者有消极的心理反应。  相似文献   

10.
论模糊语义在广告语中的积极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语言交际中,有时要求语义精确,使人听起来清晰明白,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又需要模糊语言,模糊语言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而广告语中的模糊语更是层出不穷.本文旨在讨论模糊语义在广告语的运用中的积极效果,并通过对具体例子进行实证:模糊语义在广告中如得以恰当运用会有极大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