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熙超 《海外英语》2013,(7X):141-142
生态翻译学是从生态学的视角进行的翻译研究。从2001年开始到现在的十余年,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天人合一"与"和谐"的生态学研究,为生态翻译学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文化底蕴。该文首先介绍生态翻译学的含义以及产生的背景和发展,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生态翻译学的影响力,最后得出结论生态翻译学在中国必将有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学校文化是立校之基。现在,不少学校倡导"生态教育",打造"生态课堂",但是,如果学校的管理、文化仍然沿袭传统的一套,而不是人性化的管理、开放活跃的学校文化,"生态教育"将重新陷入困境。为此,我在学校管理中,从学生个人、班级、学校三个层面入手,打造"雅"、"立"、"和"生态文化体系,为学生的健全人格奠基。一、学生个人追求生态之"雅""雅"是一种贯穿人终身发展需要的魅力修养。我校抓住课堂教学改革的契机,在历练和积淀中形成了学校"遵循天性,举止文雅"的"雅"文化。  相似文献   

3.
方洁 《文教资料》2020,(6):64-67
从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与生态意识的内涵关系看,生态意识是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为公民生态意识培育提供"原动力".湖州市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公民生态意识培育,是一个重要问题,表现为:公民生态意识水平存在差距、意识和行为难以一致、自主性不足、配套服务不健全等.将传统生态文化融入湖州公民生态意识培养,培育公民生态价值自觉,有利于推进新时代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全面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4.
满族文化中有灵禽崇拜的传统,以生态文化的视角审视满族鸟文化,是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动态变化造就了文化现象的嬗变,而业已成型的文化观念又对自然生态产生着影响.重视民族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态文化观之间的冲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树立新的生态消费方式,以生态文化科普教育带动对传统生态文化资源的现代化利用,促进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现代转型,助力全民生态文明建设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企业生态伦理是近年来研究企业文化的热点问题之一,对参与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企业文化"重经济、轻生态"的观念根深蒂固,传统的以资源高投入和环境污染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是不可取的和不可持续的,这一发展模式已为历史所否定。通过对企业生态伦理意识及企业与生态文化结合意义的剖析,在企业文化构建中旨在树立企业的正确生态观,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佤族传统生态文化由于受其环境和宗教的影响,其生态保护观念与行为在许多层面透射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爱护,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有效地维持了人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共存。解析佤族传统文化,展示其中蕴含的丰富生态保护观念与行为,不仅可以保护传承其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而且其研究也将有助于为当代民族地区的环境问题提供重要的智慧启迪与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7.
《太原大学学报》2015,(4):117-122
为使得留存至今的民间传统艺术资源在一个相对完整、区域性明显的生态环境中得以保护、继承和发扬,文章以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对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民间传统艺术资源进行保护和发展的途径主要体现于对留存资源进行整合与利用,本文主要从"政策"指导、"队伍"建设、"资源"整合、"空间"营造四个方面来进行。"政策"是"队伍"进行"资源"整合和"空间"营造的方向;"队伍"是执行"政策"的主体,也是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空间",也即"队伍"进行"资源"整合的场所,"空间"的营造离不开"队伍"的合力,也离不开"政策"的指导和支持,具有周期性特征的文化建设,需要借助"空间"营造得以完成。  相似文献   

8.
徽州绝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徽州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组成了徽州文化生态整体空间。为了承传中华文脉,守护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国家十一五规划决定在全国设立10个国家民族地域文化生态保护区。2008年1月8日,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后,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经国家文化部批准,在黄山市正式挂牌。这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对承传弘扬徽州文化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建设的背景下,广义视角的文化应该首先划分为生态文化和非生态文化两个方面.生态文化体现在非生态文化之中,非生态文化折射着一个国家、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生态文化的优劣.发展生产力必须重视生态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徽州绝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徽州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组成了徽州文化生态整体空间。为了承传中华文脉,守护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国家十一五规划决定在全国设立10个国家民族地域文化生态保护区。2008年1月8日,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后,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经国家文化部批准,在黄山市正式挂牌。这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对承传弘扬徽州文化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民族文化符号化是当代都市社会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挪用和改造,是传统的"继承"也是传统的"发明"。通过民族文化的符号化,全球化时代的都市社会赋予自己特定的文化身份,并创造了诗意栖居的文化生态空间。壮锦是广西都市文化空间中最有代表性的生态符号之一,通过对壮锦符号的运用,本已丧失本土特色的都市社会凸显了其民族特色和生态韵味,从而弱化了现代化和全球化造成的无根感和断裂感。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占有突出地位,生态文化建设极具突出性、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东部发达县级市、全国百强县、我国首批挂牌的"生态市"、全国首批留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点之一的张家港市,生态文明建设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成绩与问题同在。在生态文明视域下重新审视张家港市的生态文化建设,反思张家港市生态文化建设中的问题,是张家港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迫切而突出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试析傈僳族传统生态文化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傈僳族传统文化中的"绿色"生态内容进行挖掘、整理的基础上,归纳其特点,进而分析它的现代价值,以期通过对傈僳族传统生态文化的现代诠释,达到进一步促进这一民族及其周边地区的和谐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14.
贵州传统的文化资源不仅包含大量的生态价值观、生态知识和生态保护的内容,也提供了包含丰富原生态内容的传统民族文化资源。发掘贵州各民族传统的生态智慧,使之与现代生态理念有机地结合,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当代"生态文化"观的契合性,表现为注重和谐、共生、生命与道德精神的核心文化价值。生态文化有两种存在状态:生态文化哲学和生态文化形态。作为文化哲学,它具有导向我国文化发展的"生态"走向的意义。同时,学校文化的本质在于"教育",而教育的本质在于人、国家与民族的和谐发展,这正是生态文化的内在精神。故而,民族地区学校文化发展可遵循生态文化哲学指向,在学校文化形态上,学校文化应是生态文化景观的一种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6.
临沧独特的自然环境养育了世世代代的拉祜族人民,拉祜族人民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并在长期的与自然共处过程中形成自己丰富而独特的生态文化。拉祜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拉祜族宗教信仰中的生态伦理意识;拉祜族物质文化中的生态意识;拉祜族禁忌和村规民约中的生态保护思想。加强对自然生态智慧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德昂族传统生态文化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昂族的生态文化主要表现在物质、宗教、制度三个层面,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因着德昂族对自然的热爱,德昂族聚居的村寨环境优美,生物种类众多。在生态危机困扰人类的当下,应该汲取德昂族传统生态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生态经济做贡献。  相似文献   

18.
论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蒙古族具有独特而丰富的传统生态文化,体现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既有物质生态文化,也有非物质生态文化。从文化类型讲以狩猎文化类型的生态文化和畜牧文化类型的生态文化为主,同时也有农业文化类型的生态文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游牧文化的按心和灵魂。研克生态文化,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近年来,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所以,抢救和保护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中国各民族传统知识对维护生态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一些传统知识难以通过现代科学进行解释,导致对其价值缺乏真正的理解,有的传统知识还被视为"落后"、"原始",传统知识要么被"封存"起来,要么被"他者"所忽视。通过介绍贵州部分民族的生态维护模式与相关生态修复的成功经验,以倡导在生态建设上利用自然科学的同时,不要忽视传统知识的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以区域旅游发展为切入点,基于文化生态理论的研究视角,对西江苗寨受到以旅游经济过度商业为主的复合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认为西江苗寨过度旅游商业的既定事实是文化生态的动态系统中文化与环境在相互适应,"文化核"作为一套编码系统会稳定的维持现代文化中的"原生",在西江苗寨旅游商业化发展进程中,西江苗寨中具有传统本性的文化展示(现象、活动等)仍然在被传承和研习,只是其包裹"文化核"的整体文化表现在与旅游经济环境促进、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