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田宇  刘学金 《科幻画报》2022,(5):309-311
信息时代背景下,互联网融合专业教育是必然趋势。线上线下混合教育模式不仅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性,还整合了相关的教育资源,为更有效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提供了便利,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变革、发展。目前,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存在教师信息素养不高、教学资源不充分、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更好地开展教学,学校应该加强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拓展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资源,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2.
课程建设走的是长效机制,在建设中,必须把握它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把握好师资队伍、课程体系以及网站建设等多重组成。这样,使课程建设实现的规范化、精品化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4.
课程群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为了科学理解课程群建设,本通过对课程群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的对比分析,指出课程群建设在建设目标、建设重点和实施效果等方面的特殊性,在阐明课程建设中存在种种误区的基础上,提出课程群建设应定位于课程体系建设的本土化和课程建设的群落化上。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软件工程》重点课程建设规划的有关重要问题,提出了采用传统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一些设想、规划、具体措施及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6.
论课程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它对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但是,目前我国许多高等学校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对课程建设的内涵不甚了解或理解得不够全面,因而导致课程建设工作无从下手或不够规范。本文试图比较全面地阐释课程建设的内涵,并针对我国高校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性建议。一、课程建设的内涵课程建设是与课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概念,要比较准确地界定高等学校课程建设的内涵,就必须明确以下几点:(1)课程建设不仅包括对外显…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68):156-157
混合学习是结合课堂学习与网络学习的特点构建多元化的学习环境,它是当前教育技术研究的热点,符合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不仅满足在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通过网络主动自主学习的需求,而且可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从而解决一些课程教学内容多而课时不足的问题。文章以高职造价专业核心课程《建筑水电工程计价》为例,介绍了该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建设内容和实践效果,旨在为同类课程开展混合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科学理解课程群建设,本文通过对课程群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的对比分析,指出课程群建设在建设目标、建设重点和实施效果等方面的特殊性,在阐明课程建设中存在种种误区的基础上,提出课程群建设应定位于课程体系建设的本土化和课程建设的群落化上。  相似文献   

9.
针对食品分析课程建设,确立其建设目标,扎实做好各项工作。食品分析课程建设和改革的目标是进一步促进教学梯队建设,充分推广"双主体教学"成果和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大力度整合课程体系,促进教材的整合建设,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力求建立内容新颖、方法和手段先进、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的高质量、高水平的课程,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电路原理》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路原理》属于电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该课程掌握的如何将直接影响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它构成了基础课与专业技术课间的桥梁,它在电类专业学生知识结构中处于关键地位,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对培养学生能力,掌握专业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亦是当今我国课程发展的方向。儒家“中和”思想引领下的传统和谐课程思想,虽然存在着价值取向单一、重继承、轻变化与创造的偏向,但在寻求课程诸要素之“中和”与“时中”方面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进一步挖掘“中和”思想的现代意义,在创新中构建全面、系统、开放的和谐课程体系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中国历史哲学"是关于中国历史发展过程的理论考察,是要表达当代中国人对自身历史的哲学思考。它所要研究的理论范畴,包括中国历史道路的特殊性、中国社会历史阶段的划分、中国社会矛盾、中国文化精神及文化属性、多民族国家形成、历史上的国家与社会等等。中国历史哲学的主要任务,是要建构中国历史的过程体系,要建构一部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理论形态的中国历史。它要按照中国历史本身的嬗替逻辑,阐述中国历史的合逻辑发展过程。中国历史过程研究,对于一般哲学来说是历史的,对于一般中国通史来说则更具理论色彩,其学科属性是理论历史学。中国历史哲学是中国人对自身历史的理论解读,解释中国历史的话语权,在中国学者自己手里。但所谓中国话语主要是话语权问题,而不能理解为恢复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概念体系,不能理解为用中国的历史语言去书写中国历史哲学,而是要吸收西方近代以来形成的科学概念体系,结合中国历史的具体实际,去构造中国历史哲学的范畴体系。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解读历史的一套概念体系,仍然是我们应该使用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校品牌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成熟,国内教育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学校之间的竞争已演变成学校品牌的竞争。知识经济时代,建构学校品牌可以形成学校价值优势,优化和拓展学校生存的发展空间,盘活办学资源,为学校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公路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阐述了公路施工期间公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以及需要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最后介绍了公路施工期环境保护新技术。  相似文献   

15.
洪明 《中国教育学刊》2021,(3):14-18,44
加强家长教育已经成为当下全社会的普遍共识,但家长教育普遍存在实效性不够、满意度不高等问题。提高家长教育质量需要研究家长教育规律,加强课程建设。家长教育是成人教育,家长教育课程应尊重成人自主性学习的特点;家庭教育属于国民教育的一部分,既是私事也是公事,家长教育具有"弱强制性"特点。开发家长课程,应该以提高家长胜任力为目标,构建以"通识+拓展"相结合的模块化内容体系,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和以评价促发展的发展性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6.
刘歆 《教育教学论坛》2019,(13):261-262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涉农高职生态环境课程肩负的责任愈加重要。生态环境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使其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运用生态学基本原理和方法,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素质与技能的培养目标,本文从生态环境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措施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为生态环境课程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思路,以期将生态意识内化为涉农高职学生的能力和品格,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7.
面对环境不断恶化的社会现实,全社会都应担负起建设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任,作为教书育人的高等院校更应起好带头作用,在意识上和行为上注重生态建设,将生态理念融入校园环境建设中。以生态的理论和方法作指导,建成既优美又生态健全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8.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课程教学实施的基础,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高职文秘专业建设要紧紧围绕人文教育观念,针对现有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构建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人文教育原则、系统性原则、应用性和实践性原则、灵活性原则,注重健全人格的培养,注意体现课程的相关性、系统性、层级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注重学生的自主选择。通过文秘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培养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高素质秘书人才。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高校课程建设的内容与特点,指出了我国高等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专家咨询以及计量人员自主学习能力要素构成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其在网络信息资源方面的需求,目的在于聚集优质的医学计量教育资源,形成以网络课程为主体框架,由与之相配套或独立存在的电子教案、虚拟学习社区、医学计量检定规程模拟软件、检定操作示范视频等构成的优质数字化课程资源体系,为培养具有法制观念强、技术业务精、工作效率高的军地两用的医学计量保障队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