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高校法学教育的现状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加入WTO及“以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战略”的实施,我国高校法学教育已不适应社会各行各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法学教育现状的分析,认为必须转变法学教育观念,强化师资力量,开展素质教育,对法学教育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才能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出具有丰富法学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法律人才,为法制国家的建设及WTO的运行提供法律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2.
法学教育是职业教育,所以法学教育必须正确面对实践教学环节。近年来,我国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而要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法学教育中的作用,必须立足法学教育的现状,转变教学理念;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创设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并具体确定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量化指标;健全法学实践教学的管理机制,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大投入,建立实践教学的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的商法学教材存在着商法总论部分相对薄弱,商法学的实践性不能突出体现,以及商部门法划分多元化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法学的教学效果,对于这样的问题,需要在商法学的教材建设中,对商法总论的研究应当加强,通过商法总论来体现商法学的学科体系,并形成相对完整和严谨的商部门法划分.同时,对于商法的实践性的特点应当在教科书中予以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民法典与民法文化间存在着积极互动关系,也对我国法学教育、法学研究、普法活动等方面以及民法文化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克服这些消极影响,民法典内容要体现出民法保障人权、维护人性、推动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固有品性;要弘扬民法精神,加强对民法文化等基本理念、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民法.整体上是由多种渊源、多个层次构成的混合体。在分析我国民法整体结构的基础上,借鉴大陆法系中成功民法典体系的经验,对我国未来民法典体系进行了初步探索。体系的内部构筑固然重要,法学方法的选择也必不可少。民法典各部分起草的时间顺序也不容忽视,因为它直接牵涉到法律的统一与稳定。  相似文献   

6.
我国保险学专业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当中增加法学内容的必要性,首先体现为经济学科与法学的互补性;其次,作为民商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法课程的开设也需要民商法学基础课程的支撑;更为重要的是,财产保险标的向无形财产的必然扩张,要求保险学专业的研究生必须掌握知识产权法的相关内容。因此,在高校保险学专业的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增加相关法学内容,既是高校保险学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保险业高端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法学实践性课程体系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高等法学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践性课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在我国现行高等法学教育模式下,课程设置上仍以法学理论性课程为核心,实践性课程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法学实践性课程体系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法学教学的效果以及法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应以培养法学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重构我国法学实践性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8.
法学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具有基础性的重要地位,在培养法律人才、促进法学研究、发展法学理论、为经济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提供智力服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针对我国高校法学本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尊重教育规律和法律科学规律的基础上,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的设置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完善对策,以期勾勒出一个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高校法学课程内容重复的问题非常严重,这既浪费了教学资源又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程设置上因人设课,部门法的调整范围存在争议,教材选择具有随意性,教师的人为因素等是法学课程内容重复的主要原因。而优化课程体系,根据教学大纲统一选编教材,对现用教材内容适当取舍,加强听课督导、增强教师的责任心,则是化解法学课程内容重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商主体是否具有独立性,直接关系到商法是否具有独立于民法的存在价值问题,而这一点对我国正在进行的民法典体系构建研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商主体的独立价值昭示了商主体独立的必要性,而法律主体的共性及商主体的个性也表明商主体独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在近30年来的法治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我们往往只看到制度建设对于法治社会的重要性,而忽视制度有效运作所需的文化环境的重要性。法治之于中国,不仅是一种制度变革和组织重构,而且是一场文化观念的革命,没有丰盈广博的法治文化做根基,法治的社会将有如空中楼阁。法治建设的核心在于法治文化的养成,当前阻碍我国法治进程的障碍主要在于法治文化之缺失,为此必须从法治文化主体方面着力,促使法治文化社会化。  相似文献   

12.
法律规避是国际私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理论界及各国立法对其持不同态度。法律规避制度的意义在区际私法中仍然重要。我国两岸四地法律差异很大,易于形成法律规避,而在现行立法体系中还没有正式的关于法律规避的规定。在未来的统一区际冲突法的设计和制定中,我国应明文禁止区际法律规避。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经济法的产生原因及其本质属性的分析,论证经济法是二次分配的法:一方面,经济法的产生原因决定了经济法是二次分配的法,其产生的宗旨和目的并非确保经济生活中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得以实现,而是通过对传统民法规制下的单个经济主体的自由放任的经济行为进行干预,对社会经济进行二次分配;另一方面,经济法的本质属性决定了经济法是二次分配的法,其本质属性要求其在市场经济第一次分配的基础上,通过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与调控,对社会经济进行第二次分配。  相似文献   

14.
通过考察霍布斯在《利维坦》和《论公民》中对具体自然法的解释,可以证实一个观点:霍布斯写作《利维坦》,不是因为他想对他在较早那部著作中提出的观点进行重大修正。相反,这两部著作对具体自然法的很多解释在措词上几乎都是相同的,并且也没有增加新的自然法,只不过《论公民》中的最后两条自然法在《利维坦》中被删除了。  相似文献   

15.
同化学规律、物理规律一样,逻辑规律也是客观世界事物自身客观的、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人们不能违反、创造或者消灭逻辑规律。逻辑规律是客观世界的规律,不是所谓的“思维规律”,也不是所谓的“符号规律”。  相似文献   

16.
利用S-粗集,给出了知识规律、扰动规律、扰动规律的概念,提出了扰动规律、扰动规律的存在定理和扰动规律的关系定理.  相似文献   

17.
错误制度关涉诸多法益的冲突,立法者在设计有关错误的规则时必须进行利益衡量.大陆法系民法继受并发展了罗马法中的错误规则,但在利益衡量上存在不同的立法模式. 我国民法中的重大误解的相关规则实为大陆法系民法中错误制度的内容,但我国民法中的重大误解制度在利益衡量上却存在着失衡的缺陷.  相似文献   

18.
社会法服务于社会正义和社会保障的实现。经济法则旨在构成市场秩序的法律框架,并努力防止对竞争的破坏。笔者在长期思考的基础上,关注德国和欧盟社会法变革的现实,即在社会法领域与市场相关的、企业家式思维的推进,将社会法视为经济法是对目前的发展富有成果的反应。本文分为4部分,首先开宗明义解释命题的基本内涵,其次合理地用一些实例加以证明;复次,阐明社会法努力趋向经济法这种方法诸种实用的优点。最后,作者揭示了这种范式转变对社会法科学本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浅析法律移植与法律全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移植是法律全球化进程中最重要且最富成效的发展手段。但由于各国的法律传统、国情、法制现代化的动力等不同,因此,在全球化时代进行法律移植,更应该关注的不是具体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条文,而是他国解决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目标价值。  相似文献   

20.
经典美国实用主义哲学是一种诉诸行动的知识进化论,霍尔姆斯的法学理论正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体现。法律不是逻辑,但逻辑可以在法律中发挥作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法律有它自己的经验演化特征,可能产生在中国本土经验基础上法律逻辑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