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最新发现全球变暖的另一个副作用:飞机会更颠簸。在非致命的航空事故中,空气颠簸是造成人员受伤的最主要原因。2015年12月,一架从上海飞往多伦多的飞机在阿拉斯加上空遭遇严重气流颠簸,导致20余人受伤。大气中不断升高的二氧化碳含量会改变急流(高海拔地区一股股快速流动的空气),到本世纪中期,飞机遭遇激烈气流颠簸的几率会是现在的2倍。  相似文献   

2.
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短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氯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温室效应产生的后果极其严重,而引发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是二氯化碳.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工业的迅速发展,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相应增多;又由于森林被大量砍伐,大气中应被森林吸收的二氯化碳没有被吸收,二氧化碳不断增加,温室效应也不断增强,至此,许多人对人类的前途感到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3.
第一链接     
飞机凝结尾流影响大气由高速飞行的飞机产生的凝结尾气,或称凝结尾流,对地球能量平衡产生的作用类似于那些高空薄冰云。它们捕捉陆地和大气发出的长波辐射,反射太阳辐射。平均起来,长波的影响占优势,导致的实际结果是气温变暖。虽然这种影响比那些其他排放造成的小,但随着空中交通的增加,了解这种现象非常重要。对英格兰东南部上空的研究表明,这种温暖效应关键依赖于凝结尾流形成的时间。尽管夜间航班班次仅为所有航班班次的四分之一,但是夜间航班产生多达80%的凝结尾流,导致气温变暖。而且,一年中一半的凝结尾流导致了冬季3个月变暖。凝结…  相似文献   

4.
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短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氯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温室效应产生的后果极其严重,而引发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是二氯化碳。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工业的迅速发展,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相应增多;又由于森林被大量砍伐,大气中应被森林吸收的二氯化碳没有被吸收,二氧化碳不断增加,温室效应也不断增强,至此,许多人对人类的前途感到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5.
由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人类所进行的各种旨在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遏止全球气候变暖的努力也从未间断,然而这一切都没能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仍在不断增加。据统计,工业革命  相似文献   

6.
张莉 《科学中国》2006,(8):14-15
最近科学界指出,多年冻土和海洋中储存的“天然气水合物”(或可燃冰)可释放大量甲烷,从而加速气候变暖,并且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作用下,全球变暖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剧。这一观点已引起人们的注意,该过程包括: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气候变暖→多年冻土融化→封存的甲烷释放→气候进一步变暖→土壤与海洋中的细菌,微生物等更活跃→分解有机物使二氧化碳与甲烷释放更多→气候更暖→多年冻土更快融化(尤其是北极圈),最后导致气候变暖呈失控性增强。  相似文献   

7.
知识雨林     
气候变暖催生新植物传统观点认为,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以及由此引发的全球变暖将导致植物物种减少。但是,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历史上曾出现过气候变暖催生更多新植物的现象,而且新生物种的数量远远大于灭绝的数量。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8):12-I0006
新华社巴黎3月1日电一个欧洲研究团队日前报告说,他们对南极冰芯样本进行研究后发现,在末次冰消期,南极气温上升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同步发生。这一发现表明,二氧化碳极有可能是这一时期南极气候变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地球逐渐变暖人类不寒而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我国的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这种全球性的气候变暖,是由自然的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增强的温室效应共同引起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近发表的第三次评估报告指出,近50年的气候变暖主要是人类使用化石燃料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现有的预测表明,未来50-100年全球和我国的气候将继续向变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美国一个联合研究团队认为,黑碳或烟灰对气候变暖具有较强的影响,其致暖效应大约是头号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三分之二,跃居甲烷之前,超出先前估计的两倍。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地球物理学研究学报》上。 黑碳是一种吸光性物质,可强烈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同时释放红外辐射,加热周边大气。它在大气中留存时间为数日至几周,因而可产生区域增温效应。该研究认为,黑碳或烟灰对气候变暖的直接影响可能是先前估计的两倍。  相似文献   

11.
引起大气二氧化碳缓慢增加的自然界地球化学过程,通过温室效应很可能引起了过去全球变暖的一些地质时期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各级政府就空气污染问题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大大缓解了二氧化碳排放引起的环境问题,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众所周知,气候变暖的主要根源就是二氧化碳排放过量等因素引起的温室效应。森林植被具有光合作用,在维护生态环境碳平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介绍了森林碳汇的涵义,提出了提升森林碳汇量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通过讨论已知年份二氧化碳浓度与全球平均气温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出他们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1)二氧化碳浓度与全球变暖在0.01置信度下显著相关;(2)二氧化碳浓度与全球变暖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80.73x^2+0.813x+326.608;  相似文献   

14.
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促使人们为扭转全球变暖的态势展开了多种行动。但是,很少或者根本没有人关注正逐渐下降的大气含氧量,以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相似文献   

15.
全球变暖的成因在全世界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们从主流科学家的许多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和科学文章中得知全球变暖的因果关系:人类在工业化进程中产生了大量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而全球变暖将给人类带来种种威胁,如物种减少或灭绝,粮食歉收,海平面上升,人类因气候变  相似文献   

16.
《大众科技》2008,(8):7-8
德国农作物专家经过多年的试验证明,气候变暖及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将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一定影响,通常农作物的产量会增加,但质量会下降。  相似文献   

17.
当今,地球变暖与能源利用是人类面临的一个重要而又棘手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此,1997年9月30日,来自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包括98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1500多名科学家,在美国华盛顿举行“气候变化高层科学会”,强烈要求各国立即采取行动,防止由于人类燃用矿物能源,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灾  相似文献   

18.
烟囱是通往天空的,但是由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造成全球不断变暖并引发多种灾难,需要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通过地下的烟囱,把二氧化碳排到地下是不是一种更好的方法呢?  相似文献   

19.
贝贝 《今日科苑》2006,(10):38-39
当前,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是:(一)全球气候变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珠峰地区冰川明显退缩。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CO_2)、甲烷(CH_4)、一氧化二氮(N_2O)、氯氟碳化合物(CFC)、四氯化碳(CC_(14))、一氧化碳(CO)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大气质量受到影响,气  相似文献   

20.
目前,很多科学家已经意识到,氮污染是一个被我们忽视的风险。当我们一直在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10%的后果担心时,环境中氮化合物的污染水平几乎翻了一番。氮污染导致的后果不仅仅是全球变暖,人类健康、生物多样性、臭氧水平以及全球气候都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