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教育与习惯     
王兴忠 《科教文汇》2005,(11):38-3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由此可见.教育浓缩地讲就是培养习惯。人民教师的光荣使命.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相似文献   

2.
任秀娟 《科教文汇》2008,(13):F0003-F0003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幼儿德育教育主要是发展幼儿情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日后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打下一个好的基础。所谓渗透式教育即是通过对幼儿日常生活、活动中的表现,有意识加以引导,在有意无意间潜移默化中使幼儿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情操.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在幼儿生活、活动中实施渗透式教育呢?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3.
心理健康教育可谓是对人们心理活动和思想行为深层开发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善于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教育学生、指导学生,防止形式化倾向。要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较高综合素质的新时期专业人才,必须培养学生先有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状态,在思想教育中进行心理引导,将学生的心理导向积极健康的方向,这既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顺利成长,同时也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作为发展中的个体,他们的健康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是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也是他们自身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方面。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社会变革深深地影响其道德生活,并客观要求青少年作为社会的道德主体参与社会生活。此外,当代青少年的独立意识、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主观上也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要突出素质教育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优良道德品质的培养,遵纪守法等行为规范的养成,培养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6.
张彬  张秀平 《科教文汇》2010,(32):28-29
为了适应新的德育课程设置,面对目前德育课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本文根据学生的现状和社会的需要,提出对德育课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目的是希望中专学生在校期间能够通过学好德育课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方式,优秀的心理品质,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夏安 《内江科技》2011,32(4):53-53,70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个人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在生活实践中,个人的意识变化与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密不可分。优化社会、学校、家庭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使它们根据自身的特点共同发挥正面作用,对个人的道德品质将产生良好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行为养成教育是重要途径与抓手。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职学生行为养成的现状与成因,提出从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行为习惯养成认知、构建"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行为养成教育模式、创新行为养成培养途径等路径抓好行为养成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隆昌县教育局五举措全方位推进素质教育,加快素质教育体系建设,实现素质教育创新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快乐成长。一是加强德育工作。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行为养成规律和道德认知特点,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形成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坚持将德育工作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  相似文献   

10.
章莉华 《科教文汇》2011,(29):23-23,29
文明礼仪是幼儿园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幼儿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对其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幼儿日常生活入手,采取科学有效的指导方法,使幼儿从小学礼、知礼、懂礼、用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1.
戎幸  蔡晏颖 《科教文汇》2013,(2):191-192
该文从三个方面总结了共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即共情能引发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同时减少反社会行为、共情有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共情有助于大学生养成健康人格。对提升大学生共情能力的策略进行梳理,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艳丽 《科教文汇》2014,(16):159-160
教育性的原则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积极中肯的分析,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入21世纪,随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已进入深化阶段,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逐步向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融合的方向发展已成为趋势。学生能够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坚持锻炼,增强体能,促进身体健康;养成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可见一个健康的人,除了生理上的健康外,还必须具备心理上的健康和对社会良好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3.
科尔伯格的公正团体策略是他针对早期实施的道德讨论策略的局限而提出的。科尔伯格的公正团体策略就是帮助青少年参与社会生活、关心社会,并养成知情合一、言行一致的良好道德品质。在我国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科尔伯格的公正团体策略给我国的大学生诚信教育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科尔伯格的公正团体策略是他针对早期实施的道德讨论策略的局限而提出的。科尔伯格的公正团体策略就是帮助青少年参与社会生活、关心社会,并养成知情合一、言行一致的良好道德品质。在我国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科尔伯格的公正团体策略给我国的大学生诚信教育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教育性的原则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积极中肯的分析,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入21世纪,随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已进入深化阶段,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逐步向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相融合的方向发展已成为趋势。学生能够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健身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坚持锻炼,增强体能,促进身体健康;养成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可见一个健康的人,除了生理上的健康外,还必须具备心理上的健康和对社会良好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接物和对待工作的良好习惯;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习技能的良好习惯;体育方面,要养成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好习惯。"良好学习习惯,能使学生学会学习,也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养成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志愿服务作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创新载体和有效途径,对推动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作为国家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毕业后将充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其社会化过程就是指大学生将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使自己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组织、激励、保障、评价机制,有利于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促进作用,推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进步,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力。为了发挥志愿服务在大学生社会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应该从政策、观念、制度、机制等方面推进志愿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冉华 《科教文汇》2008,(13):63-63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培养良好习惯应从小抓起,要从细小处着手,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应该多放在课堂上。习惯的养成是个天长日久,持之以恒的工作,而老师每天所做的就是细心观察,不断指出,加以引导,使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社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学生的习惯更符合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受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启发,结合我自己的幼儿教育实践所获得的经验,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家庭、幼儿园、社会三方面有机结合,最大限度的发挥教育的整体性,有效的巩固对幼儿的教育效果,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20.
魏闻 《知识窗》2015,(3):47-48
良好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幼儿性情品格和健康思想观念的形成;思考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将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幼儿的内心体验、心理情感、精神意志;良好、正确的思考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将提高幼儿的思考分析能力、判断学习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因而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点。本文从三个部分做了实例说明和理论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