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一位软腭运动功能不良、发音时软腭不能及时抬向后上方抵住鼻咽通道、用鼻音/m/代替塞音/b/、存在音位构音异常的儿童,按照医教结合、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了训前交流、视听导入、言语矫治、语言巩固训练、拓展训练等环节,采用了捏鼻法、设备辅助与镜面起雾法、张嘴法、游戏、重度训练等方法,成功诱导患儿发出音位/b/。  相似文献   

2.
听力干预只是帮助听障儿童听到声音,但听到声音不意味着理解声音,而听觉训练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聋儿的残余听力,尽量减少耳聋给聋儿带来的不良影响,养成其聆听的良好习惯,为最终像正常儿童一样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如何培养听障儿童主动对话、自由交流、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意愿的能力,使其能进行良好的社会交往,是听障儿童家长以及培训教师困惑的问题。实行个别化教学是提升特殊儿童教育质量的重要诉求,能最大程度地补偿缺陷、开发潜能,促进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语言不单是人类沟通中所使用的最基本、最方便的工具,更是学习的重要媒介。实践证明,对听障儿童的多方面、全面化教育是可行的,也是有意义的。通过语言训练,可以提高智力水平,也可以提高他人与之交往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只要树立信心、积极鼓励、方法恰当,最终就能与正常人交流。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结合传统和音位加工分析方法,探讨一名说普通话的听力障碍儿童的音位系统,并对其音位系统进行了评估和分析,提出以改变构音/音位障碍儿童对一组语音认知的言语训练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做好听障儿童语言训练工作,必须要有兴趣的参与和支持,要有兴趣的推动和保证。兴趣不是天生的,听障儿童学习语言的兴趣的产生和发展需要环境的陶冶和多方面的培养。因此,语训教师要改变观念,开拓思路,在实践中探索,根据听障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采取多种策略,激发听障儿童强烈的说话欲望,让他们在说话中得到满足和陶醉,进而重新认识自我,激发语训兴趣。  相似文献   

7.
听障儿童构音能力和连续语音重复能力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比较了听障儿童构音能力和连续语音重复能力的差异,之后对二者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听障儿童的构音能力显著高于连续语音重复能力,二者分别代表了听障儿童言语发展的两个阶段;(2)听障儿童的构音能力和连续语音重复能力存在高度相关。研究结果提示,临床康复中要区分听障儿童的构音能力和连续语音重复能力,进行专项训练,同时又要积极利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以达到最佳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8.
一、视觉阻断法的提出近年来,听觉障碍儿童的口语训练一直是特殊教育实践领域的热点问题。广大听障教育工作者关心的是对于听觉障碍儿童口语训练应该从哪里寻找到最佳的切入点,采用哪些有效的方法更有利于听障儿童对语言视听编码的识别,更适合于其言语语言的发展与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视觉阻断法"是指特殊教育训练人员、言语治疗师、家长等在对听障儿童进行口语训练时用遮蔽物(如手或其他工具)遮挡自己的口型或采用转移自己身体或听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双组实验设计的研究方法对多媒体听觉训练软件与听障儿童听觉能力发展的关系进行考察.结果显示采用了多媒体听觉训练软件与传统听觉训练的两组听障儿童听觉能力的显著性差异.说明多媒体听觉训练软件对听障儿童听觉能力的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语文是一门可以培养学生识字能力、理解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学科,是进行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阅读是低年级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但对于听障儿童来说,获得一定的阅读能力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他们先天听力不足,导致语言表达能力也在衰退。作为特殊学校的教师应正确认识听障儿童的先天不足,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注重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通过开发和利用各种阅读资源,提高听障儿童的语言能力,帮助他们拓展知识,增强想象力,进而全面提高听障儿童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儿童适应行为量表对 7— 1 2岁的听障儿童适应行为特点进行研究 ,结果发现 :听力障碍儿童适应行为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听力正常儿童 ,其中认知发展水平的严重滞后是一个重要原因 ,而语言发展又是认知发展滞后的关键所在。听力障碍儿童的交流方式和居住地对其适应能力有影响。虽然听力障碍儿童适应行为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 ,但他们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对听力障碍儿童适应行为的发展要注重其年龄的影响 ,及早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2.
听觉障碍儿童人格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为工具,对西安市30名听觉障碍儿童的人格特征进行测定,探讨了影响听觉障碍儿童人格发展的因素,并得出了以下结论:(1)听障男童在内外倾和掩饰性上显著高于正常男童;听障女童在精神质和掩饰性上显著高于正常女童,但在神经质上显著低于正常女童;听障男童在精神质上显著高于听障女童,其他人格维度上性别差异不显著。(2)农村听障儿童的内外倾性显著高于城市听障儿童,其他方面没有显著差异。(3)八年级听障儿童在内外倾和精神质上要显著优于六年级听障儿童,在神经质和掩饰性上二者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学校,一种是供普通地身体健康的学生就读的学校,另一种是身体有残疾的学生就读的学校。身体有残疾(比如有听障问题)的学生在普通学校就读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无法跟上课程进度、与同学们无法沟通等。但随着各方面的发展,已经逐渐有听障儿童在普通学校就读。听障儿童在普通学校就读是一种进步,但近年来又出现"回流"现象。  相似文献   

14.
打开喉头,建立起正确的喉头状态.在发声的过程中,将声音始终贴住咽壁,放置在声音的管道里,这些歌唱状态的正确建立是关闭唱法形成的重要基础.男高音的学习和训练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调整发声状态的的过程,当发音器官能在正确的状态下协调配合,最适合自己声音的腔体建立之时,也就是男高音辉煌的声音产生之际.  相似文献   

15.
听障儿童与正常儿童的自我意识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119名听障儿童与157名正常儿童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听障儿童在合群上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正常儿童在行为、躯体外貌与属性、合群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听障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自我意识偏低水平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儿童,而偏高水平的比例则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听障儿童对自身的行为、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等方面的意识明显地低于正常儿童,而对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的意识,则明显地高于正常儿童。  相似文献   

16.
听觉障碍儿童由于生理上的缺陷使其与社会之间形成了一道无形的屏障.根据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特点克服其心理障碍,来塑造他们的健康心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本文总结了我国开展视障儿童随班就读近十年来,师资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对巡回教师和辅导教师进行“一揽子”培训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效果和经济效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分类、分级培训的方案,分别对巡回教师、辅导教师的师资培训的课程设置、课时分配、各课授课要求提出具体计划。  相似文献   

18.
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研究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与《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223名听觉障碍儿童进行了测试,探讨听觉障碍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听觉障碍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检出率由高到低分别是恐怖倾向、身体症状、对人焦虑和冲动倾向;性别、障碍程度和城、乡环境因素中,仅性别因素在心理健康方面产生了显著差异;听觉障碍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发展的高低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焦虑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自我意识中的焦虑和合群两个因子对心理健康的总焦虑程度有较强的预测效应。  相似文献   

19.
存在主义视野下的儿童,不仅是一种独立人格的存在,一种情感的存在,而且还是一种天性的存在与梦想的存在.每一种存在方式都是儿童本真的一面.要更好地教育儿童,促进儿童的成长,成人需理解儿童的存在方式,尊重儿童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了多方面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指出这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