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堂氛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保障,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营造语文课堂氛围时总是容易忽视语文课程的学科本位,偏离语文学科本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在语文学科本位与语文课堂氛围中寻求平衡,以语文学科工具性为主,人文性为辅,明确教学主体,创设教学情境,改进教学提问,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真切、活跃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新颖、先进的多媒体,可以优化课堂结构,显著提高学习效率。近年来,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在日常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一、运用多媒体营造学习氛围,激发求知兴趣多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其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能让学生融入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启蒙,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好小学语文教学也是众多一线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思索的一个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信息技术也逐渐进入了课堂,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较好的效果。以信息技术中的"翻转课堂"为例,分析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语文知识的意义和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语文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多媒体恰当运用于语文教学,既直观形象、新颖生动,又感染力强。它容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触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能化虚为实、化远为近,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理想的环境,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场所,从而使教学进入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5.
利盛世 《广西教育》2008,(28):51-52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知识底蕴的教学;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一堂课怎样讲才有语文味?我认为,在课堂上应特别注意淡化师生的角色意识,让师生始终在一种平等、和谐、宽松的氛围中进行交流,让学生在自由个性的舒展中学习知识,体验情感,让语文课堂成为真实和谐、开放灵动的课堂。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小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短,自制能力差,学习的积极性往往是随乐趣程度而变化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乐教、善教,体现课堂知识的"有趣",形成更新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7.
沈明敏 《考试周刊》2014,(64):34-34
<正>《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进入课堂已成为必然趋势。毋庸置疑,这种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能有效增大课堂知识容量,充分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强烈欲望。近年来,我在教学中较多地运用多媒体,除体会到它的种种优点如直观、高效外,也发现一些问题:虽然花费了大量精力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但是在最初的感兴趣之后,学生似乎产生了  相似文献   

8.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介入,不仅可以使师生关系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而且它打破时空界限,展现古今中外的客观事实,使小学生在课堂上能感性地认识教材中的事物,达到知识、情感目标,在课堂中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变枯燥的语文课堂为学习语文的乐园.  相似文献   

9.
王青丽 《小学生》2013,(2):72-7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通过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将生活情境融入课堂、积极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不断提高培养小学生自主作文等路径,来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一、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体验创造性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0.
正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触角已延伸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带来了巨大的改观,突显了现代技术的重要优势。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以多媒体来增强教学的活力与魅力,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学习,使学生得到素养与能力的全面提升。下面,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简要论述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新理念,是将语文的听、说、读、写融合起来的学习活动,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新亮点.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笔者认为,有活力的课堂应该是有激情的课堂,教师如能在教学中创设激情洋溢的课堂氛围,对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自觉钻研语文相关知识,提高语文水平是大有裨益的。创设激情洋溢的语文课堂,关键是教师长期的训练和教师的激情引导。  相似文献   

13.
多媒体运用于语文教学,能将文章中蕴涵的创作背景、思想内容、文化知识等等展示给学生,并借助音乐、电视等艺术手段,创造一种特殊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美的熏陶和情的激发中接受知识,陶冶情操。然而,在教学中有些教师为图课堂的热闹,往往过度运用多媒体,  相似文献   

14.
<正>《语文新课标》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只要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才能有利于其获得知识,促进能力的发展。那么在小学生语文课堂的自主学习中应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巧妙地围绕"启、读、练、知、结"这五要素,注重激发鼓励学生,从而营造联合的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15.
<正>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过重的学习负担让学生出现厌学的情绪,枯燥无味的"题海"战术让学生害怕学习,课堂上教师的"主宰"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之中。这样的畸形教学,只注重知识的灌输,特别忽视了语文实践活动,这必然造成了"高分低能"的现象。鉴于此,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多媒体应用于教育领域,不仅能够增加课堂的教学密度,扩大课堂教学容量,还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探讨多媒体在语文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古诗词教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应用,并指出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希望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李洪 《考试周刊》2008,(14):29-30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学生要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多方面能力,而这些能力得以实施的关键在于在具体教学中的课堂讨论交流.课堂讨论交流能充分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凸显语文的工具性,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为习作提供有效保证,通过语文课堂讨论交流,能极大地促进语文课程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多种器官参与学习,去探索知识,亲自体验,还可以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融理解语言、积累语言、感悟语言为一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文教学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19.
在农村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因受地方方言的影响和语境的缺失,要达到如新课标强调的"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效率"的课堂效果,可谓"难于上青天".因此,唯有教师转换角色,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成为孩子们获取知识的乐园.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20.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堂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这里所说的"整合"其实就是把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巧妙地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在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