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关注细节.就是关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能否落实到位,就是关注我们的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细节.就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教学达到一定境界后的品位与追求。那么,如何才能设计出精彩、高效的教学细节呢?我认为,首先需要三个“把握”。  相似文献   

2.
阮丽利 《考试周刊》2011,(51):42-43
关注细节,就是关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能否落实到位,就是关注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细节,就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教学达到一定境界后的品位和追求。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以一次课堂"意外"为例反思如何珍视教学细节从而让课堂收获别样的精彩。  相似文献   

3.
学习活动是由一个一个的细节构成的。“细节”:“细”者,小也;“节”者,单位或要点也。《汉语词典》解释为“细小的环节和情节”。细节虽小,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却举轻若重。关注细节,其实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实到位,就是关注我们的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细节,也就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教学达到一定境界后的品位与追求。  相似文献   

4.
《语文报》2004年第97期“中考版”第5版刊登了2004年湖北省武汉市的一篇题为《勒着青藤成长》的中考满分作文。文章记述“我”拨开被青藤勒着的黄瓜导致黄瓜坠地一事,并由此感悟到生活中的种种规矩、原则就是“青藤”,它们“不是我们追求自由的桎梏”,“让规矩和原则制约着、束缚着。不是自虐,而是善待自己”。该文真切的材料、求异的思维、思辩的语言使它有理由在中考中获得满分。  相似文献   

5.
教学细节是外显的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细节虽小,但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却举轻若重。关注细节,其实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实到位,就是关注我们的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细节,也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教学达到一定境界后的品位与追求。研究教学细节,应该成为教学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关注教学细节。在我的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课程是由课堂上的无数个细节共同组成的。关注细节,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实到位,以及教育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细节,就是追求教育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具有品位的教育教学新境界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依据和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高度关注教学细节的分析、研究、改造和创新,因为教师的教学操作、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中的细节,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有着举重若轻的意义和价值。关注教学细节,其实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实到位,就是关注我们的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细节,也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教学达到一定境界后的品位与追求。要优化教学行为,就必须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既善于捕捉教学细节,灵活把握教学细节,又善于创造教学细节。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是由一个个“教学细节”组成的,教学细节是教师教育观念的一种流露,是教师教学风格的一种表达,是教育功力的一种展现。教学细节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含智慧;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深刻。关注细节,就是关注教学行为的改变,就是重视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实到位,就是追求教学实践的智慧与艺术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人们常说:“过程决定结果,细节决定成败。”在科学课教学中,课堂细节是折射教学理念的“三棱镜”。注重课堂细节,就是注重新课改的理念是否落实到位,就是注重我们的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改的要求重新塑造。注重课堂细节,也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教学达到一定境界后的品味与追求。只有注重课堂细节,特别是捕捉有价值的细节,才能使课堂教学生气勃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有效地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有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确定之后,在教学实践中,能否把握好教学中的细节,往往成为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因素。本期我们选编了一组有关“教学细节”的文章,期望引起老师们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0.
陈亚东 《语文天地》2012,(18):17-18
教学由无数的细节组成,关注教学细节是提升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关注教学细节,其实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实到位,就是关注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教学细节,也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是教学达到一定境界后的品位与追求。在细节上成功的教学体现着先进的教学理念,体现着教师的人文关怀,体现着教师的教育机智和艺术。所谓教学细节,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生的细小环节或情节、片段。有时就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表情甚至一个错误,表现出教学过程的变化、灵动和创造。教学细节形成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是构成教学行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活动由无数的细节构成,细节虽小,但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师愈发感受到教学细节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关注教学细节,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实到位;关注教学细节,就是追求教学的合理性、有效性、趣味性。  相似文献   

12.
中考作文一般“文体不限”,考生纷纷选择自己最为拿手的作文体裁。可事实上,最终能获得高分以及满分的作文并不是很多,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文章缺乏鲜活感人的细节描写。著名作家李准说过:“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有着同样的作用。”在考场作文中,拥有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才能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睛。  相似文献   

13.
学生写作是与生活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活,更是与老师对话。老师是学生作文最重要的第一位读者,这位“读者”反应如何.直接影响着“作者”的写作兴趣和动力。我们目前的作文教学基本上是围绕着“中考”、“高考”的指挥棒在运转.作文评价一直过于关注结果,关注高分作文、满分作文,注重作文评价的导向功能与甄别功能,老师更多地扮演着裁判员和审判宫的角色,很少以一名热心读者和欣赏者的角色与学生平等对话。  相似文献   

14.
戚春霞 《新课程研究》2009,(11):167-16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是因为作文试题的赋分高,这块“敲门砖”最重(中考、高考占到60-70分)。传统的看法是作文写得好,语文得分就高,语文分数高,升学的几率就大。于是“满分作文”、“最牛作文”让不少考生得以圆梦;“少年作家被名校特招”、“一篇作文上北大”使个别有作文天赋的少年一夜成名。  相似文献   

15.
教学细节,顾名思义,是在教学中一些不易察觉的小处;也是构成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是教学行为的微观分析。关注教学细节就是要求我们要关注教学过程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捕捉教学过程中生成性的问题。一位专家说:“细节,往往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准,折射着教师的教学思想。”对细节的处理,堪称衡量教师专业素养的标志。关注细节,就是追求教学的高品位,就是追求教学的智慧。显然,课堂教学的细节正是最生动、  相似文献   

16.
课堂是由一个个教学细节组成的.细节虽小,却能折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细节虽小,却能闪耀出智慧的创造,正如“一滴水可映出太阳的光辉”,关注细节其实就是关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关注细节也就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只有欣赏细节,关注细节,才能使课堂魅力无穷.  相似文献   

17.
关注教学细节,就是关注教学行为的改变,就是关注新课程理念的落实;关注教学细节,就是要用新的教学理念去反思“过去”的教学细节,改造“惯常”的教学细节,创造崭新的教学细节;关注教学细节,就是关注学生的生活、知识、情感、体验和生命发展的过程,就是舒展智慧、落实理念、改变行为、提升教育品质的过程。教学活动是由一个个细节构成的。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所以,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化学课堂教学未尝不是如此呢!  相似文献   

18.
要打造有效的课堂,离不开对细节的研究,这需要教师具有"发现"的慧眼,善于捕捉细节,有意识地创造与开发教学细节,并巧妙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把细节做大做精,赋予细节更多的教学价值和功能,让细节生成别样的精彩。关注细节,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是否到位,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细节,就是追求教学的智慧,追求教学的高品位。把握细节更是提升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9.
关注细节是提升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老子曾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成于细。”一个教师能否关注教学细节,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教学环节能否尽善尽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否真正调动起来。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细节常常被忽略了,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那么,教学中有哪些需要关注的细节呢?细节一:学生的预习。教师要注意观察预习时学生是如何看书的,有没有在课本中将基本的概念、原理或重要的知识点、关键词圈点起来。伟人毛泽东看书时有个好习惯,不拿起笔或不做笔记不看书。而有的学生看书时泛泛而…  相似文献   

20.
付绍姬 《考试周刊》2012,(80):47-47
从事语文教学十几年来,纵观学生平时的作文乃至考场作文,优秀者不计其数,亮点也异彩纷呈。但不够成功的作文也不在少数,究其原因,大都是内容空洞、语言苍白,凌乱表意不知所云;抑或是三言两语骨瘦如柴……他们的通病就是作文通篇没有一处亮点——细节描写。因此,我认为要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应在教学过程中抓住经典课文细节进行指导分析,引导学生体会感悟细腻语言文字背后所蕴涵的“味”.从而关注细节描写,将个性化的细节这一微末技艺做成顶上功夫,打造出精美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