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尧飞 《教育》2014,(29):57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要上好一堂高效、成功的科学课,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如何开发和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对新老科学老师来讲都显得非常关键,本文围绕该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环境与设施是人的课程资源,主要指教师和学生,因为教师和学生是学校课程资源的主体。就教师而言,每一位优秀的教师,本身就是一本百科全书,在他们身上蕴藏着鲜活的课程资源。就学生而言,学生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学习经验与学习成果、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我们在开发与利用学校  相似文献   

2.
1激发兴趣,让学生爱上科学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是教师教好这门课程的前提。传统的科学教学方式主要靠书本、粉笔、黑板、挂图或模型等有限形式对学生传递信息,由于条件所限,教师只能根据书本中的内容,自己尽其所能进行讲解,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运用多媒体  相似文献   

3.
马刚 《成才之路》2010,(5):73-74
一堂初中科学课的开始,教师若马上进行正课的教学,学生就不可能很快地跟上你的节奏。适当地进行正课前的导语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导语虽不是正文,但却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体系,活跃教学气氛,再说新教材有培养智能和趣味性的特点.所以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课上得生动活泼,就应该花一番力气,精心设计好导语。初中新课程中的《科学》一书,是一本全新的教材,因此,它的新课导入,作者认为有必要探讨一下.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4,(A2):181-182
中职教师的第一堂课应该拉近课堂和学生的距离,实现学生对该门课程知识内容的整体了解与把握,培养学生学科兴趣,给学生带来希望和信心。教师如何上好第一堂课,对这门课程今后的知识传授,学生理解与运用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教师怎样上好新生的第一堂市场营销课入手探讨了一些可行的做法,力求使教师、学生在新学期中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并最终达到教有所成、学有所获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在农村学校,科学学科教学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师资力量不足,特别是缺乏专职的科学老师。老师们承担着语文数学这些学校和家长比较重视的学科,再任教的科学课就成了老师的附带课程、次要课程。加上科学课繁多的课前准备工作,教师往往选择说教为主的教学方法:讲知识,说实验……这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素养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达成科学教学的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学好科学的动力和保证。初中科学课程是自然科学入门课程,在初中科学教育体系中是八至九年级分科科学课程的基础课程。如果学生对其感兴趣,将会主动认真地学习,为今后的理科分科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不感兴趣,不仅会视学习如苦役,还将影响今后的理科学习。因此,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具有现实的意义。文章从六个方面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科学课,进而转化为学习科学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正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它融化学知识、物理知识、自然知识于一体。学生在科学课的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是复杂多变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又具有抽象性,学生不容易理解与掌握。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要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生亲身体验到的科学知识才会内化为学习科学课的动力,才会学好科学用好科学,把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兴趣吸引到研究科学的实践活动中来,使其感受到科学课的无穷魅力。一、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作为教师,要清楚地知道孩子们所提出的问题都是他们看到或感受到的。根据教学内容,教师要有意识地把课堂知识与学  相似文献   

8.
随着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推进,科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科学教师(包括兼职教师)能根据新课程理念,不断探索科学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却忽略了“科学”这门以培养孩子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对教学语言要求的特殊性,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课堂用语缺少科学味,尤其是一些新兼任科学课的语文老师,课堂用语追求形象生动,上科学课像上语文课一样。可以说,老师们很少关注科学课堂用语的规范性,也没有意识到课堂用语的规范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9,(81):15-16
初中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初中科学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探究活动,采用符合学生兴趣和认知能力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感悟知识,自我构建科学知识体系,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优秀思维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逐步推进,浦江县七年级科学新课程已全面实施,学生和教师反响都比较强烈,它涉及到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转变,也涉及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为了了解学生科学课的学习情况和科学新课程的实施情况,笔者对浦江县第七中学300余位七年级的学生进行不记名的抽样问卷调查,同时跟随浦江县新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科学课堂常常看到孩子们"小脸发红,小眼发亮,小手直举"的现象,活跃的气氛往往成为一堂优秀课的标志。课堂中教师几乎是使尽浑身解数,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得鼓鼓的。可是,在这热闹活跃的背后,科学课,还缺少什么?我以为这样的科学课还缺少学生静静地思考,缺少学生自我内心地独立反省,缺少学生对科学问题的冷静与顿悟。《课标》指出":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但这并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基础性课程;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活动性和实践性课程;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与其他学科有密切联系的综合性课程。而实验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些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恰恰是探究式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可见,实验教学在科学课教学中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小学科学是一门培养小学生科学素质的课程,它涵盖了科学观念、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小学学习阶段提高探索能力,学会发现周围、观察世界的有效教育平台。教师要上好小学科学课,就应该让课堂具有高效性,充分调动起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上科学课,喜欢上科学。  相似文献   

14.
科学课是深受农村广大师生十分喜爱的一门课程,它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观察事物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之功效,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启蒙教育和帮助学生探究自然规律、构建人文和谐等综合素质的重任,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世界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靳宝霞 《考试周刊》2013,(66):53-53
高等数学是各高等院校必开的公共基础课,对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非常重要,但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上好第一堂高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恐惧心理至关重要。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如何上好高数的第一堂课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6.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都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教师在第一堂课是否能吸引学生,是激起学生对所学课程产生兴趣的前提。因为第一堂课学生往往具有好奇的期待心理,如果教师抓住学生这一特殊心理而精心设计前言课,使学生觉得教师讲课有味、有听头、有意思,就会激发起学生对这门课的强烈兴趣,这对以后的教学会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自主地学习。武汉市自2004年秋季开始在全市初中开设科学课程。本文就武汉市初中科学课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促进自主学习实施的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18.
科学素养是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从素质的角度来看,初中科学这门课程的开设效果的好与坏决定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成功与否。那么,教学实践中,教师该如何进行初中科学的教学从而来提高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使得学生能够从初中科学的课堂上获得更多的知识,取得更多的收获呢?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初中科学的教学,教师首先要培养起学生的兴趣。只有学生对初中科学的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并积极与教师、与同学进行互动交流。1.开展生动的课堂教学开展生动的课堂教学,主要是要营造出合适的课堂教学气氛。  相似文献   

19.
科学作为一门课程,担负着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重任。小学科学课程是学生建立科学素质这个知识大厦的坚强基石。如何使学生上好科学课程,喜欢上科学课,打好这个坚强的基石呢?注意点或是兴趣点激发是使学生能更好地进行科学课程学习的重要保证。本文就以案例说明的方式对小学科学课程的导入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20.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上好小学科学课的关键在于提起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科学课得天独厚的优势,时刻注意科学课的“趣味性”设计,让它既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成为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手段,又能促使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产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