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很多家长向我抱怨说.自己孩子在家里总是不做数学作业。当问他们为什么不做的时候.很多孩子反映说.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这导致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数学学习颇感烦恼。那么.作为一名数学老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相似文献   

2.
孩子从家庭进入幼儿园.这就意味着开始独立地进入社会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孩子怎样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尤其是孩子在受了欺负、受了委屈以后。家长和老师应该怎么做。这是我们经常遇到而又必须及时处理好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儿童需要从小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这是家长都知道的.但是.究竟怎样启发孩子思考.许多家长就不得要领了面对下列情形.体是怎样做的?选择最符合您实际情况的一种答案。也许.测验结果能给您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4.
“孩子,握紧你的拳头。”这句话.在我为人母时对我的孩子说过,在我为人师时对我的学生也说过。说这句话时,有气愤,有悲伤,也有无奈。其实,怎样让孩子勇敢地站起来.而又不粗鲁地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确实值得我们教育工作深思。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孩子们学习的外界条件越来越优越,在这样的外界环境下.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越来越多的家长感受到.自己的孩子越来越难管理。越来越不听话;而作为孩子受教育的学校来说,这种感受更加强烈.现在的孩子管理的难度太大.行为习惯很难约柬.往往就把这类学生定性为“问题儿童”。那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看待问题儿童.这就需要我们了解问题儿童产生的原因.以便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6.
孩子对您满意吗?美国。心理学家对20多个国家的10万名8—14岁的社会各阶层的孩子进行了一次调查,让每个孩子写出十条“要求父母怎样做和不怎样做”,将其主要的归纳为10条。1.孩子在场,不要吵架;2.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予同样的爱;3.任何时候都不要对孩子...  相似文献   

7.
张俊 《江西教育》2005,(7):96-96
陪女儿逛书店,一本亮丽封面的书跃入我的眼帘——《赏识你的孩子》,出于职业的敏感,我顺手拿起了这本书,随手翻了几页。“没有长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我们怎样对待孩子也决定了孩子的命运……”短短几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何许人竞能将儿童教育看得如此透彻?  相似文献   

8.
任天勇 《林区教学》2013,(10):38-39
孩子到了一定阶段就会出现说谎行为,这是教师和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孩子说谎的类型主要有有意识说谎和无意识说谎。基于此,主要论述孩子为什么说谎,怎样对待孩子说谎,怎样教育孩子不说谎,以期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浇洁 《江西教育》2004,(15):95-95
鲁迅先生说:生了孩子.还要想怎样教育,才能使你。生下来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完全的人。  相似文献   

10.
徐华  何爱华 《今日教育》2006,(10):23-23
在成人看来,孩子的行为有对也有错.有可爱也有淘气。按照生物成长自然法则:一棵幼苗长成参天大树,在漫长的过程中。不知会长出多少枝枝权权。这就需要人们花时间去为它修枝剪权。孩子的成长也是一样。那些活泼好动。思维活跃。甚至还有些别类的孩子才会有创造力和发展的潜力。相应也会给教育者增添不少麻烦。我们教育工作者应怎样去认识这些行为.怎样去引导他们,让这些看似过错的行为成为孩子成长的助推剂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刘亮 《考试周刊》2012,(67):183-183
如何让孩子们更喜欢我的课?是每个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丰富的教学内容是首要条件,怎样来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能否具有让孩子认真听讲的独特魅力.如何对待孩子上课时的表现,怎样做到关心每个孩子的不同个性.并且引导他们一步步专注于课堂学习。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又到一年暑假时,身为家长的你,是不是已经为孩子的暑假操心了呢?孩子暑假没人陪怎么办?要让孩子在暑假学点什么吗?孩子最喜欢怎样的暑假昵?关于暑假,家长有很多的想法;关于暑假.孩子有很多的愿望。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孩子世界.为孩子定制科学又快乐的完美暑假。  相似文献   

13.
父母钟爱孩子,孩子需要父母的爱,爱是父母和孩子身心的需要。怎样去爱孩子,给孩子以怎样的爱,才是爱在点子上?这是很多年轻父母最关心的问题,然而又是难以在有限的篇幅里讲清的问题,因为这涉及到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具体事情,  相似文献   

14.
很多教师抱怨小学生不好教,淘气、调皮、不听话、学习成绩不好等等,一句话,就是对学习没有积极性。对教师的教不感兴趣。我觉得.这些都是孩子的天性.他们不这样.还.△是孩子吗?这才是儿童童年成长的过程。因此。我们要转变角度.不再抱怨学生,而是适应学生,教师多从自己如何教入手.想想怎样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让他们爱上学习.喜欢学习。  相似文献   

15.
王珊珊 《成才之路》2012,(11):99-I0016
最近有调查显示,88.6%的中国家长在孩子上学前教孩子识字、算数等知识,还有28.2%的家长让孩子学习外语,20.3%的家长让孩子学习小学课程。那么,国外的学龄前儿童受教育的情况如何呢?他们更注重怎样培养孩子呢?  相似文献   

16.
最近有调查显示,88.6%的中国家长在孩子上学前教孩子识字、算数等知识,还有28.2%的家长让孩子学习外语,20.3%的家长让孩子学习小学课程。由此可见,中国的过早教育情况非常严重。那么,国外的学龄前儿童受教育的情况如何呢?他们更注重怎样培养孩子呢?  相似文献   

17.
最近有调查显示,88.6%的中国家长在孩子上学前教孩子识字、算数等,还有28.2%的家长让孩子学习外语,20.3%的家长让孩子学习小学课程。由此可见,中国的过早教育情况非常严重。那么,国外的学龄前儿童受教育的情况如何呢?他们更注重怎样培养孩子呢?  相似文献   

18.
时代呼唤创新精神.时代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永恒主题.而今天的孩子是未来时代的主人.未来要求今天的孩子拥有丰富的创新能力。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教育》2010,(4):43-43
1.家长在家庭教育时一定要记住情感教育永远都大于道理教育。2.学前教育更要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3.培养孩剥哿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永远比孩子现在的成绩是怎样的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制造孩子个性的工厂。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教师,这是无庸质疑的事实,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收成,父母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命运。聋生的家庭教育是一种基础教育,具有一种天然的情感效应、鲜明的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