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与义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卒于宋高宋绍兴八年(1138)。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登上舍甲科。历任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后谪监陈留酒税。南渡后,累官中书舍人,知湖州(治所在今浙江吴兴县)。绍兴中,累官参知政事。靖康之难,金人入汴,他目睹亡国的惨祸,避乱南行,经商水、襄阳至湖南,过着转徙流亡的艰苦生活。建炎二年(1128)夏至均阳,八月自均阳经高台,度石城,上岳阳,建炎三年舂留居岳阳,五月避寇入洞庭,过君山,九月别巴丘抵湘潭,复自长沙过衡岳。建炎四年(1130)自衡岳,历金潭,下甘泉至邵阳。秋间自紫阳山,入邵州,出石限,九月四日同范直愚、单履游祁阳之浯溪,有诗。复沿驿道至永州,游愚溪,有《愚溪》诗:  相似文献   

2.
陈与义是“江西诗派”“三宗”之一,但他对苏轼的承袭和吸收同样明显。陈与义的诗词同调,纪事题序的运用,词中大量用典,诗词句的化用,无不显示出苏轼对其的沾溉之迹。陈与义豪放之词风,使词论家不禁发出了“逼近大苏”之感慨。陈风格之清丽,也或多或少地留下了学苏的痕迹。  相似文献   

3.
严羽首次将陈与义划归“江西诗派”,这个论断包含他对陈与义诗歌风格的评判和价值的定位,也是他自己诗学观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陈与义是北、南宋之交最杰出的诗人。其诗歌创作前续江西诗派,后开爱国诗、意趣诗先河。其诗歌风格以闲淡为主.沉郁雄浑为辅。仕宦生涯在陈与义闲淡诗风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论文通过对陈与义仕宦经历的研究,解析其诗风形成的原因.并使我们对陈与义其人及其创作心态有一个较全面、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人教社《语文》八年级上册新增了宋代诗人陈与义的诗作《登岳阳楼(其一)》。岳阳楼,对于饱读诗书的陈与义来说,应该是神往已久的了。作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它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为之赋诗作文,我们熟知的就有孟浩然的《望洞庭湖》、杜甫的《登岳阳楼》、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等鬼斧神工的俊句更是广为人知,陈与义恐怕也曾从这些诗句里想望过岳阳楼的风姿。  相似文献   

6.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相似文献   

7.
周小兵 《语文天地》2011,(19):63-64
陈涉于大泽乡首倡义事,项羽、刘邦等紧随其后,一场轰轰烈烈、前赴后继的农民起义终于推翻了强大的秦王朝。农民起义推动朝代更替的历史意义无须赘言,但在此英雄际会的历史时代,陈涉、项羽、刘邦三人的历史命运值得后来人思索探究。  相似文献   

8.
左鲁平 《语文天地》2011,(10):63-64
陈涉于大泽乡首倡义事,项羽、刘邦等紧随其后,一场轰轰烈烈、前赴后继的农民起义终于推翻了强大的秦王朝。农民起义推动朝代更替的历史意义无须赘言,但在此英雄际会的历史时代,陈涉、项羽、刘邦三人的历史命运值得后来人思索探究。  相似文献   

9.
宋代诗人重视学习杜诗,使杜诗风格在宋代诗歌中得以重现。陈师道、陈与义、陆游等诗人学习了杜甫五言诗沉郁顿挫的风格,苏轼、苏辙的诗歌学习了杜甫七言律诗老健疏放的风格。杜甫浑涵汪茫、雄浑悲壮的七言律诗代表了杜诗七律的最高成就,陈与义学习杜诗的此类风格最为成功。此外,苏舜钦、王安石等诗人学习了杜诗萧淡婉丽的风格。宋代出现了在风格上接近杜甫的诗人,这是这个时期学杜的最大创获。  相似文献   

10.
陈与义传     
传主简介 陈与义,南宋诗人。他天资出众,小时候就能够写文章,二十三岁科举中第,曾以《墨梅》诗见赏于宋徽宗,仕途比较顺遂。陈与义为人稳重,不苟言笑,待人谦虚谨慎,但是临节刚不可犯。他在诗歌创作方面,从精神的诗法技艺到雄浑沉郁的艺术风格主要受杜甫影响颇深。当然他的诗也有自然平和的风格,这与陶渊明、韦应物等诗人的作品有相似之处。陈与义号简斋,所以他的诗被称为"简斋体"。  相似文献   

11.
定庵先生执事:月前述职在都.碌碌软尘,刻无暇晷,仅得一聆清诲,未罄积怀。惠赠鸿文,不及报谢,出都后,于舆中虠绎大作,责难陈义之高,非谋识宏远者不能言,而非关注深切者不肯言也。窃谓旁义之第三,与答难义之第三,均可入决定义:若旁义之第二,弟早已陈请,惜未允行,不敢再渎;  相似文献   

12.
“江西诗派”是北宋后期至南宋前期活跃在诗坛上的一个名声很大的文学流派。最早以“派”指称该集团的人是南宋初期的吕本中,到了元代,方回又将该派人物努力学之的杜甫列为此派的鼻祖,因有了所谓“一祖三宗”(杜甫以及创派人黄庭坚、重要领导人物陈师道、陈与义的说法),其时以黄庭坚更负盛名。  相似文献   

13.
陈与义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重要诗人,元代方回将他列为江西诗派的三宗之一,与黄庭坚、陈师道并称,成为此宋代最大诗派的代表人物。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与义是:“江西诗派而小异。”将他自山谷后山的藩篱内稍作分隔。从与义的诗作看来,他的诗风与山谷的硬涩及后山的枯淡的确是有分别的;除了江西的调子外,还有不少雄浑及平淡有致的作品。由江西  相似文献   

14.
寓湘诗是一个丰富而又复杂的艺术世界,作为寓湘诗人中的佼佼者,柳宗元、陈与义的在湘诗作颇富典范价值:一方面他们的寓湘经历和诗作的情感内蕴具有代表性意义;另一方面他们的诗歌个性鲜明,特别是诗作的意象及其特征各有千秋。柳宗元、陈与义的诗歌丰富了寓湘诗的艺术世界,提高了寓湘诗的艺术品位,或许也为文学与环境、文学家的养成等命题提供了有益的资证。  相似文献   

15.
宋·陈与义《观雨》:“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相似文献   

16.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历官太学博士、中书舍人、礼部侍郎、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早期推重苏轼、黄庭坚和陈师道.后期经历了靖康之变,体验到杜甫安史之乱后的遭遇,转学杜甫,作品题材广泛,感时伤事,成为宋代学习杜甫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陈与义是一位尤钟于雨的诗人,更不乏写雨的佳作,以致于后人评价他有雨就有诗,可以说“雨”是陈与义诗学成就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是诗人心灵、情感的折射,本文选取诗人同题的七首《雨》诗为着手点,试图结合诗人感情、经历的不同来分析其中“雨”之不同意境.  相似文献   

17.
赤壁之战拾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巴丘遇疫与洞庭君山之游建安十三年,曹军以破竹之势,迅速占领荆州治襄阳。十月,占领江陵,主力自江陵浮江东下,将与孙权“会猎于吴”。《三国志》卷一四《郭嘉传》记曹军“于巴丘(今湖南岳阳)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郭嘉)在,不使孤至此’。”裴松之注引《傅子》记有曹操写给荀彧的一封信,信中说到: 追惜奉孝,不能去心,其人见时事兵事,过绝于人。又人多畏病,南方有疫,  相似文献   

18.
风雅精神,是指《诗经》表现出来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优秀传统。陈与义南渡后的诗歌,在思想内容上表现出的积极关注国运、关注现实,和积极报国的人生态度,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相对而言,其前期的诗歌这种精神就比较弱。因此,风雅精神是其南渡后诗歌思想内容上显著的特点和亮点,也是陈与义南渡后诗风转变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9.
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著名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词人。虽然其《无住词》存词仅十八首,且皆为令词,但在北宋后期受到慢词冲击令词式微的情况下,陈与义的令词创作自有其独特的价值。陈与义词不仅继承了唐五代以来令词的含蓄委婉,并在令词的题材、语言及运用"以诗为词"手法作令词等方面都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东坡词并非横空出世,自有其渊源。文章从取象、格调、心境、创作方法等几个方面对东坡词新变之内涵重新加以理解。由此探讨南渡词人陈与义的《无住词》与东坡词的内在关系,并对古代论述二者关系的概念式点评进行梳理与论证,认为陈与义之词是东坡清旷词风的余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