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红楼梦》一读再读,我最大的收获是读出了一位教育家———林黛玉。说黛玉是诗人,不会有人反对,因为有她的诗为证;说她是教育家,也不应该有异议,我们可从香菱学诗得到佐证。香菱得机会住进了大观园,便央黛玉教她作诗。黛玉满口答应,给香菱布置了作业,并说香菱“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更指出香菱努力的结果:“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黛玉一开始就道出了香菱的潜力,使香菱倍受鼓舞,没几日就■河北海兴中学张淑华读完了一百首王维的五言律诗。香菱第一首诗做出后,宝钗笑道:“这个不好,不是这个做法。”黛玉看完…  相似文献   

2.
香菱向黛玉学诗 ,黛玉教她“第一立意要紧” ,并且“意趣要真”。香菱写两首《咏月诗》都失败了 ,在黛玉耐心指导下 ,写第三首终于得到大观园众诗人的一致肯定。香菱的成功固然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也是和黛玉的指导有方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3.
创作与梦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慕雅女雅集苦吟诗”,描写香菱拜薛宝钗和林黛玉等人为师,学习写诗.林黛玉推荐了些名作,叫她熟读,并以“月”为题要她试作一首诗.香菱接连写了二首,众人都说不好.后来,“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日间做不出,忽于梦中得了八句”,大家都赞其新巧且有意趣.  相似文献   

4.
重读《红楼梦》第四十八、四十九回,香菱拜林黛玉为师学诗的故事,使我很受启发。 “香菱在大观园里,受了姑娘小姐们的影响,一心一意想学作诗,先求主子薛宝钗,薛说她“得陇望蜀”,得寸进尺。但她不甘心,又去找林黛玉拜师。林黛玉说,你真要学诗,首先读一百首王维的五言律“揣摩熟透”了;再读一、二首杜甫的七言律,二、二首李白的七言绝句。“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等六、七个人的诗“看一看”,“不用一年功夫,不愁就是诗翁了”。从此以后,香菱“诸事不顾,废寝忘食”,一首一首地读起来。待林黛玉为她圈定的篇目读尽了,她又请林黛玉出题目练习写诗。她根据林黛玉“咏月”的要求,“茶饭无心,坐卧不定”,终于作成了一首。黛玉看后,认为“措词不雅”,令其再作一首。香菱一夜未眠,又做了第二首,自  相似文献   

5.
林黛玉的教学秘笈主要体现在“低位思想”上。 在《红楼梦》第48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中,林黛玉的这种低位思想可谓得到了浓墨重彩的展现。譬如香菱讨教作诗之道,她笑称自己“不通”;香菱央求她出个诗题,她告诉香菱:“昨夜的月最好,我正要诌一首,竞未诌成,你竞作一首来。  相似文献   

6.
小说《红楼梦》里的众多诗词,是作者曹雪芹赖以塑造人物形象、讲述故事情节的重要手段。在香菱学诗的情节中,作者曹雪芹把自己的诗论和写诗的体会完全故事化了。使之为描写人物性格,表现小说主题服务。香菱矢志学诗,她的老师林黛玉要求她以“月”为题,用“十四寒”的韵写一首咏月诗,算是学诗以来的第一首习作。香菱遵照老师的命题去写,这一首诗从开始到修改、到成功,共写了三遍。第一首“月桂中天夜色寒”,她初学写诗,难免幼稚,但在内容上还切题。但毛病在于立意肤浅,翻来覆地去写月亮的“圆”与光线的“亮”,内容只是停留在对事物外表的直…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六册《香菱学诗》一文节选自《红楼梦》第48回,文中有香菱两首写得“不好”的咏月诗。文末,作者写她又“忽于梦中得了八句”,这便是到第49回出现的第三首“好”的咏月诗。这三首诗都咏月,又都是七律,但写得有优劣差等,细细玩味,别有一番意趣。下面试作比较鉴赏。  相似文献   

8.
暑期,一边看中央台播出的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一面闲翻曹雪芹的《红楼梦》,读到第四十八回,不禁惊叹于林黛玉的深厚学识和教育艺术,也深深为香菱的虚心好学、刻苦勤奋所感动,她们两人共同演绎了一曲教与学的和谐乐章。首先,黛玉教诗热情主动,注重激励。在《红楼梦》这部小说中,多愁、善感、孤傲是她的主要性格特征。但当香菱求教于她时,她没有像宝钗那样囿于礼节推托,反而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为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显得热情、主动,乐为人师。在香菱学诗时,她首先鼓励香菱树立信心。学诗“什么难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功夫,不愁不是诗翁了。”你看,黛玉懂得心理学,她首先打消了香菱学诗的畏难心理,又正面激励香菱。有了自信心,香菱学诗的兴趣当然浓厚了许多。其次,黛玉教诗循序渐进,重视积累和感悟。她让香菱先细心揣摩王维的五言律诗一百首,再读杜甫的七字律诗一百二十首,然后读李白的七言绝句一二百首“,先有这三个人的作底子,再把陶、应、刘、谢、阮、瘐、鲍等人的一看”。这里,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情景相融,显得平易浅近,易读易懂。杜甫的诗感怀伤国,沉郁顿挫,读了能明白诗的韵味。而李白的诗雄奇、瑰丽、飘逸,诗中显现着...  相似文献   

9.
高中语文第六册《香菱学诗》一课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香菱本是一位极富才情的女子,她早想学习做诗,只是苦于没有机缘。自从呆霸王薛蟠遭打外出后,作为小妾身份的她,才有机会住进大观园,跟随林黛玉学习做诗。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她不仅体会到做诗的“三昧”,而且经过亲身学习实践,写出了“新奇有意趣”的作品。比较她的三首咏月诗和黛玉的不同点评,会让人明白什么样的诗算是好诗。第一首诗:“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  相似文献   

10.
《香菱学诗》中,香菱写的三首诗从措词不雅到牵强附会,再到意趣新巧,显示了她诗歌创作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她用诗歌传递出自己内心的痛苦与快乐,每一个文字都从她渐开的心门飞出,闪烁着文采与辞情的光泽.她用一种接近疯狂的方式,逼迫自己和诗歌一起成熟.通过三首诗解读香菱,对学生读懂《红楼梦》有很大助益.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第48回写香菱要学做诗,拜林黛玉为师,黛玉并不给她讲如何去做诗,而是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把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百二十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庚、鲍等人的一看……不用一年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香菱按照黛玉的指导,读得很认真。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等诗句,无不细心揣摩、反复体味、熟读成诵。有了这番底子后,香菱便学着做诗。果然,半年时间不到,香菱的诗就做得“不但  相似文献   

12.
从“黛玉教诗”说开去黑龙江嘉荫县教师进修学校刘岩波近日重读《红楼梦》,读至林黛玉教香菱作诗一段时,仔细品味,感触颇深。香菱决心学习作诗,便拜黛玉为师,可是林黛玉并没有向香菱大讲特讲诗的作法,而是对她说:“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一百首细...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细读起来,颇受教益。香菱本来不懂诗,她随薛宝钗住进大观园后,见贾宝玉与众姐妹结社咏诗,才“苦志学诗”。她“天一亮就忙忙碌碌梳了头,去找黛玉改诗”,学习有一点心得,就立即谈出来,向别人求教,听取指点,众姐妹称她为“诗魔”。别人拿她取笑,她行之若素。经多次请教,几易其稿,“精血诚聚”,她终于写成了一首“新巧而又有意趣的吟月好诗”。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要虚心好学。怎样虚心好学呢?要不耻不知。马克思写《资本论》正是从政治经济学的“不知”开始的。1842年至1843年间,马克思和他的论敌发生了关于经…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洋洋洒洒描绘了众多女性。香菱作为红楼中金陵十二钗的一个缩影,出彩不多,却笔笔精彩。香菱有着明显的个性,最为突出的便是她的"苦、呆、美"的特质。香菱的"苦",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专心学艺,苦心吟诗。香菱学诗过程中,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可谓"苦学"的典范。香菱拿着黛玉的赠本回至蘅芜院中,"诸事不管,只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宝钗连催她数次睡觉,她也不睡。"她把读诗的心得讲与黛玉诸人,还要求给她题目让她学着做诗,她回来后又是读又是  相似文献   

15.
从“香菱学诗”说到语文教学四川省阆中师范学校丁毛《红楼梦》第48回写香菱要学做诗,拜林黛玉为师,黛玉并不给她讲如何去做诗,而是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读李青莲...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林黛玉叫香菱写一首咏月的律诗,指定用“十四寒”的韵。香菱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斜视,正在苦吟的时候,探春隔帘笑说道: “菱姑娘,你闲闲吧。”香菱怔怔  相似文献   

17.
沪教版高中语文课本(试用本)一年级第一学期课文《香菱学诗》,节选自中国古代优秀长篇小说《红楼梦》第四十八、四九回。诗人借助诗歌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不鲜见。问题是,香菱的三首诗,一首比一首做得好,可究竟第三首诗好在哪里,其余两首诗有何不足,涉及诗歌欣赏的层面。本课的教学重点,自然是香菱的性格特点,其难点却是如何引导学生去读懂香菱的三首诗,理解诗中所蕴含的诗人性情。  相似文献   

18.
著名女作家茹志娟少年失学,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她在回忆自己学习语文的过程时说,是《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给了她启发。通过揣摩香菱的学习过程,她才渐渐悟出了语文学习之道。那么,“香菱学诗”给我们今天的中学生学习语文有何有益的启示呢?《红楼梦》第四十八回“...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黛玉教香菱学诗。香菱说喜爱“垂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洼聚墨多”。黛玉道:“断不可学,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浅显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她让香菱先读王摩诘、李青莲、老杜三人做“底子”,然后再看他人。当香菱熟读并能说出一二奥妙时,宝玉劝她:“三昧已得,不要再讲,越发倒学杂了,你就作起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慕雅女雅集苦吟诗”,描写香菱拜薛宝钗和林黛玉等人为师,学习写诗。林黛玉推荐了一些名作,叫她熟读,并以“月”为题要她试作一首诗。香菱接连写了二首,众人都说不好。后来,“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日间做不出,忽于梦中得了八句”,大家都赞其新巧且有意趣。 读者读了这段描写,恐怕会发出疑问:梦中真能作诗吗?也许这是作家的杜撰吧?且慢!我们还可举出一个创作中真实的例子来。近代美国作家史蒂文森(R·L·Stevens on)的著名小说《吉基尔博士和海德先生传奇》,作者就说是梦里人物帮了他的大忙。这篇小说他构思已久,但一直不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