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传统的手持式射频读卡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采集距离近,以及需要通过有线的方式进行数据的传输存储等问题,本文提出的RFID中继系统由中继器和手机应用软件构成.中继器采用STC89C52作为主控芯片,并利用射频读卡器和蓝牙通信方式来实现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无线传输等功能;手机应用软件在Android系统上利用Java编程语言实现数据的显示和存储等功能.  相似文献   

2.
很多朋友在开车到加油站加油的时候,往往会发现加油站内的醒目位置贴着“禁止使用手机”的标语。虽然很多人都知道在加油站内打手机可能会引起爆炸,但问其原因也许不太清楚。也有人认为在加油站内打手机会引起爆炸,这可能是危言耸听,况且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发生相关的案例。那么在加油站内到底为什么不能打手机呢?手机作为一种无线电通讯工具,无线电发射机发射出的无线电波,即射频电磁辐射,它能使接受无线电的天线感应出射频电波。当射频电波在手机的金属导体间环流时,遇有锈蚀或接触不良就会产生射频火花。另外,如果手机正在向外拨号,那么在…  相似文献   

3.
秦建辉 《物理教师》2006,27(6):0-40
很多朋友在开车到加油站加油的时候,往往会发现加油站内的醒目位置贴着“禁止使用手机”的标语.虽然很多人都知道在加油站内打手机可能会引起爆炸,但问其原因也许不太清楚;也有人认为在加油站内打手机会引起爆炸,这是危言耸听,况且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发生相关案例.那么在加油站内到底为什么不能打手机呢?手机作为一种无线电通讯工具,无线电发射机发射出的无线电波,即射频电磁辐射,它能使接受无线电的天线感生出射频电波.当射频电波在手机的金属导体间环流时,遇有锈蚀或接触不良就会产生射频火花.另外,如果手机正在向外拨号,那么在接通的一瞬间…  相似文献   

4.
如何有效将手机的功能特点与英语词汇认知相结合是当前移动泛在学习十分值得研究的话题。文章从实用和实践性出发,选择以移动学习中最常见的手机为主要媒介,通过分析手机的功能特点和发展趋势对于英语词汇认知过程特点的适应性,提出解决词汇认知中的两大问题“词汇存储量不足”和“词汇的记忆和遗忘”,将手机的功能划分为“信息推送功能”与“附加功能”两大类别,探索国内外基于各功能相关的研究实例证明这种学习方式的可行性与产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射频识别技术手机智能卡的校园一卡通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园一卡通系统是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工程。使用射频识别技术手机智能卡的校园一卡通是将移动手机业务渗入到校园一卡通系统中,使得承载数字化校园一卡通信息载体的射频识别技术手机智能卡替代非接触射频卡,拓展了校园一卡通的应用领域;方便了校园师生的教学、科研、生活、管理等实现了一卡一机在手走遍校园。  相似文献   

6.
随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手机特别是智能手机的使用率也逐年增加,手机多兼具通信交流、娱乐视听、学习管理等多样化操作功能,影响逐渐扩大。高中生使用手机的人数逐年增加,其学习生活也受到了诸多影响。本文主要从高中生使用手机的行为入手,探究高中生使用手机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刘超峰 《教师》2010,(23):119-120
手机媒体与不同的传统媒体可以结合形成不同的手机媒体类型。随着无线互联网的高速发展、3G应用及手机的日益普及,手机已不是单纯的通讯工具,它开始承担收看电视、阅读报纸、浏览小说、欣赏音乐等越来越多的功能,并逐渐成为人们未来获取新闻资讯的一种主要阅读终端。本文将主要从理论上简述手机这种新兴媒体的传播特点及其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手机媒体与不同的传统媒体可以结合形成不同的手机媒体类型,随着无线互联网的高速发展、3G应用及手机的日益普及,手机已不是单纯的通讯工具,它开始承担收看电视、阅读报纸、浏览小说、欣赏音乐等越来越多的功能,并逐渐成为人们未来获取新闻资讯的一种主要阅读终端.本文将主要从理论上简述手机这种新兴媒体的传播特点及其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手机依赖,本质上就是使用者的手机使用行为不断被积极强化而出现的结果,其积极强化物,主要是手机功能给使用者所带来的需要满足与心理愉悦. 依据强化理论,对于手机成瘾症的防治,可以从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两个方面入手考虑. 从积极强化的角度来看,防治成瘾症有两个可选途径:撤走积极强化物以及弱化积极强化物的强化效果.从消极依赖的方面来看,则可以考虑对手机依赖行为施加消极强化物或者强化消极强化物的强化效果.  相似文献   

10.
手机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不但促进了人们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而且还实现了网上冲浪的高科技功能,这也正是学生们喜爱手机和出现“校园手机热”的主要原因。据调查,城镇中学约有80%的中学生有手机,农村中学也有约50%的中学生拥有手机。虽然手机方便了家长与学生的联系,但也严重地干扰和影响了学校的管理与学生的学习。那么,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如何才能有效地引导和规范学生使用手机,为“校园手机热”现象降降温呢?笔者认为,要让学生主动从手机热中解放出来,就要找准施教的基点。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基于MTK手机平台的RFID射频手持设备的设计方案.系统以MTK手机平台为主体,外部扩展RFID射频模块,MTK手机平台以MT6255为核心处理单元;RFID模块采用STC89LE516RD作为独立CPU控制,使用MFRC500对射频卡进行读写,通过UART接口将数据送入MTK平台处理.本方案采用外部扩展模块的设计思想,对RFID模块电路及其接口进行了硬件电路设计,对RFID模块和MTK手机平台进行了程序设计,可以完成对射频卡的读写,可对射频卡上的数据进行重置、加减等处理,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手机阅读的生成、功能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从概述手机阅读现状及其功能入手,进一步对手机阅读产生的原因及优点和问题加以分析,继而针对手机阅读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投资要点: 1、5G带动下,智能手机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黄金期. 2、5G手机要求天线必须进行技术大变革. 5G通信,手机先行.2014年中国4G网络正式开通,2015年全球4G手机销售9.67亿部,渗透率高达74.7%,中国预计在2020年正式开通5G网络,我们预计5G手机在2018年开始渗透,2020年达到35%,2022年达到75%.5G给手机射频器件带来了较好的发展机遇,频段的增加及载波聚合技术的应用,带动射频滤波器及功率放大器强劲增长,单机用量有望翻倍,手机天线发生重大革新,单机价值量有望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奖励》2005,(1):91-91
科技日报消息:中国第一颗完整的射频集成电路芯片在上海面世。这款用于PHS/PAS(俗称“小灵通”)手机终端的射频集成电路收发器和功率放大器芯片组,是由一家总部设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芯片设计企业鼎芯半导体公司开发的。其参数和系统测试表现优异,通话质量清晰。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的提高,手机作为一种通信设备,具有通话、短信和游戏等功能,而大学生也成为了最大的手机使用人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手机视为一种必需品,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无法离开手机,从某种意义上说,过度的依赖将会形成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本文笔者就主要对当前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现象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峰生 《家长》2012,(11):10-11
随着孩子对手机的广泛使用,不少孩子在课间、午休、放学时都在摆弄手中功能较多的手机,一种由于对手机过分依赖而形成的现代心理疾病———"手机依赖症"也悄然出现了。"手机依赖症"是随着手机的普及而出现的一种心理疾病,其体现为以使用手机作为人际交流的主要手段,对手机存在强烈的、持续的需求感和依赖感,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  相似文献   

17.
《初中生之友》2014,(9):44-45
自1973年第一部手机问世到现在,40年的时间里,手机已经从1G发展到5G时代。而每一代手机的出现,就如同黑洞一样,将它所触及的一切传统行业摧毁和重构。我们还要继续追问,手机是什么? 1G就是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时代也就是大哥大时代,它主要使用模拟信号,不能传输数字化的内容,只能打电话。第一代手机的移动通信功能,预示着固定电话语音业务的消亡,而这种消亡的趋势随着手机的普及逐渐明晰。  相似文献   

18.
手机主要功能包括互联网浏览、语音短信留言、发送短信息服务等。手机所有这些功能可以在语言学习中进行实践活动,能够增加学习者的效率,让学生充分利用零散时间,使学习者以更主动的方式获得词汇。介绍了近年来国外手机用于语言词汇学习研究的主要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手机词汇学习的优缺点,为今后研究提供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3G手机的移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3G通信协议的推出,手机的无线上网功能将成为移动通信设备的主要功能。本文将移动教育的理念引入3G手机平台当中,利用3G手机宽带业务的特点,并通过实际案例讨论了3G手机移动教育的实现方式。最后,通过分析目前移动教育存在问题,展望3G手机教育的未来前景。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数字化技术在手机媒体中的应用和发展,手机从人际传播工具逐渐成长为影响广泛的大众传播工具,同时也对传统大众传播的传播路径和特质进行着变革,创造出的双向传播范式扩大了大众传播的维度和深度。本文从手机短信传播、手机与传统媒体融合传播以及手机微博传播这三个方面入手,力求在一定程度上呈现手机媒体大众传播功能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