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教育的超越意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现实教育多以“底线教育”样式而存在, “超越教育”是对“底线教育”的扬弃。“超越教 育”发轫于学生的“未完成性”,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基础,旨在引导学生追求“完人”形象。“超越教育”体 现了教育的根本诉求,昭示着中国教育的明天。  相似文献   

2.
超越式教学是针对学生的超越的特点 ,在总结许多优秀教师教学实践的基础上 ,设计出有利于学生超越的教学。这里学生的超越是指学生对“教”的超越 ,即学生的学习不完全依赖于老师 ,不仅仅局限于课本 ,不受课堂限制 ,进行自主学习 ,这已经是许多优秀学生学习的共同特点。超越式教学认为 ,学生在现实世界和现实社会中 ,在学校学习中不断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 ,尤其不断面临着学习的挑战。他们由此产生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想法 ,学生这种想法 ,是可以通过超越“教”的过程或方式顺利实现 ,有时需要付出努力克服来自主体内外的障碍之后最终…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不断生成的.现代教学观要求我们以学生发展为本,超越纯粹的知识教育,为学生智慧地生长而教.因此,面对动态发展的语文课堂,作为教者应灵活机动地掌握教学流程,准确地把握调控时机,妥善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从而引领学生牵手"精彩智慧生成".  相似文献   

4.
大学语文教育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育不仅在传递延续着我国的许多超越时代、相对稳定的优秀的文化内容,而且为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提供新的根基。然而目前由于认识的不足,造成老师难教,学生对学习语文态度淡漠。语文教育目前的现状亟待改善,大致可以从教育管理者、教师、教材、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着手探究改善语文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已十年了,但数学教育教学中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教承包着学、学离不开教、过度的教、太精细化的教.这导致真正能学好数学的人不多,能听得懂课但不会解题,会背知识而不会用,下的苦功大,成绩却不一定理想的人不少.应该变革教育教学文化;应该大教、妙教、简教、为理解而教;应该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和建设绿色生态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高度重视教育问题,但他常常超越教育领域来讨论教育.他与别的一些教育家不同的地方正在于他的大教育观.毛泽东的教育观是一种"大教育观",这可以从他对教育由谁教、谁被教、怎样教、教什么等教育的根本问题的回答来判断.由于毛泽东的教育观是一种"大教育观",造成了毛泽东教育哲学的三大特点:高扬主体性、追求平民性、深刻的批判性.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生评教”的困境反思与价值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评教”有其合理性,但现实中存在着评教结论的虚假困境、结果应用的惩治困境、最终效果的漠然困境,违背了“以评促教"的初衷.高校“学生评教”中三重困境的出现,既有管理者的认识误区,也有大学生的能力原因,更是教育者的态度所致.走出现实困境,高校“学生评教”必须以优化课堂教育教学、正视学生地位能力、提升教师育人水平为价值取向,重新调整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8.
"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以对现实人的本质的肯定,对儿童具有自主学习、发展、创造需要与潜能的肯定为前提和起点,构成了它的科学基石;以"不教",也即使学生养成自主全面发展,能够离开教者、超越教者,终身自学、创新实践的现代中国人为目的和价值,构成了它的核心理念;以"为了不教"之"教",也即科学、生动、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终身自学的教育教学体系构建为方法和路径,构成了它的实践智慧;以教师自觉追求"教是为了不教",成为自我教育者和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终身自学的"善教者""教育家"为关键和保证,构成了它的主体精神。这四个方面科学内涵整体联系、辩证统一,由此使"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现代教育发展中原创的既富有哲学意蕴又充满实践智慧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论教育传统与教育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教育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并遗存下来"重教尊师"、培养"成人"、重视"德教"、"以学论教"、教师模范等优秀教育传统.教育创新必须以优秀教育传统为基础,批判、剔除其糟粕,继承、弘扬其精华,并对之进行超越.同时,还要有开放和包容的胸怀,借鉴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创造性地教.教师设计的教学程序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探索实践的空间,以引导学生探究、鼓励学生尝试、激励学生超越、调动学生选择、促进学生创造,使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走向创造之路的阶梯.  相似文献   

11.
让生物学课堂生成学生的智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苹 《生物学教学》2008,33(10):26-27
智慧是力量的源泉、创新的根本,智慧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后天教育培养的结果。课堂教学的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引领学生从知识走向智慧,使学生今天能茁壮成长、明天能可持续发展,在动态生成中为学生智慧的形成而教。  相似文献   

12.
龚瑜 《现代教学》2013,(10):78-78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师者魅力乃是学子的心灯,照亮着他们人生之路,有的甚至照亮一生。为师者无魅力,便得不到学生应有的尊重,难以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换言之,学生如果认为对方不配做教师,就会产生逆反心理,直接导致教育无效。“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因此教师应注重涵养个人魅力,尤其是人格魅力。“不超越学生的生命健康、不超越学生的人格尊严、不超越学生在智力发展上的个性差异”,这是一些教育家倡导的理念,它的核心价值就是尊重。教师充分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敬重。教育的本质意义,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智慧的启迪,更是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互动。人格魅力的最高境界就是大爱。没有“爱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每个学生都有一些超越时空的思维空间,其中隐藏着许多新异的思维,常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合作学习不仅仅是师生互动,更主要的是增加了生生互动,达到"我教人人,人人教我"目的,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角"。  相似文献   

14.
为知识而教,塑造知识人,是传统教学最鲜明的特征。这种教学被刻上了深深的“物”的烙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观要求我们超越纯粹的知识教育,为学生智慧的生长而教。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代表着基础教育发展的方向.但它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离不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样一个双边过程.辩证法告诉我们,教师的“教”是事物发展的外因,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学生的“学”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起着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康耀 《河北教育》2007,(10):16-16
学生的评教活动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态度、能力和成绩的有效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能力水平和责任心,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工作.可在现实中,不少的评教活动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弊端,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和意义,使得学生评教活动成了教师的黑色记忆--因为评教结果是直接与教师的评职、评先和期中期末奖金等直接挂钩的.那么,到底怎样做才能使学生的评教活动收到预期的效果、达到理想的目的呢?  相似文献   

17.
自近代教育以来,在教学及其研究中始终存在着“教学有法”与“教无定法”(中国)、“教学是科学”与“教学是艺术”(西方)两种看似矛盾的“定论”.教学有法,是科学思维方式的结论,人们在疑惑中普遍接受.教无定法,是艺术思维方式的判断,人们在认可中携带着疑惑.对待这样同时并存、同被接受、同带疑惑的“矛盾”事物,中国的处理方式通常是“搁置”,西方的处理方式通常是“超越”.  相似文献   

18.
学生评教是高等教育中一项饱受争议的制度。学界对学生评教制度有赞成和反对两派不同的观点,其争论的实质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问题。主体间性教育思想超越了“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的争论,将教学过程的本质聚焦在师生交往互动的关系上,为学生评教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现有的学生评教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借鉴国外高校学生评教的做法,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超越教材是"用教材教"的最高层次,亦是"用教材教"的最大亮点。反思十年来新课程实施的情况,我们发现不少人并未把握"超越教材"这个命题的真谛。有人认为,"超越教材只属于教师",似乎没有学生的份。其实,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并未把握问题的精髓。强调"用教材教",意味着教师一定要借助教材这个工具,引领学生自主地学。超越教材的真谛...  相似文献   

20.
职业技术教育的人学向度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郑东 《职业技术教育》2004,25(13):10-12
哲学上的现代人学转向影响着职业技术教育所具有的思辨特色的人学向度.一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弘扬,二是对"人的能力"的重视,三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职业技术教育本身具有适应和超越两种形态取向,适应取向使得职业技术教育具有工具性的特征,超越取向使得职业技术教育导向学生完美人格的实现.在适应与超越两维之间,应关注职业技术教育的终极目的,有效避免工具理性的泛滥,找回和弥补现代职业技术教育视野中的人文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