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理解和掌握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的内涵和特征;深入分析"三维"目标的背景和不平衡性;要特别着力"三维"目标的设计和落实.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提出是从实践中而来的,又反过来为实践服务.所以,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思考与实践,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真正落实课程的"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2.
教学参考书在我国的教学体系中,一直占据着主宰地位.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参考书触动不多,教学参考书的编写依然存在着内容单一、思想封闭的问题,教师在教学参考书的运用上也依然存在着一味认同、过分依赖等倾向.为此,教学参考书应该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得到全面的革新,语文教师需建立新的语文"教参观".  相似文献   

3.
有位名师说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扎实、朴实."所以教师应该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这就要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那么,充满"语文味"的课堂又是怎样的教学境界呢?笔者就自己在语文课堂中的思考与探索,与同行们交流.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中,总有部分学生的成绩处于班级一个较低的位置.对这部分学生,不少教师都有点头疼.如何让这些后进生从"柳暗"走向"花明"呢?我认为,教师首先应该具有上海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所说的"每个孩子都是一件艺术品"的教育理念,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后进生同样是祖国的未来,需要教师去关爱和呵护,然后探索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成绩.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常从以下几点着手,收到了颇为不错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加强高校"两课"教学的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课"教学应该面对国内外新形势,做出新的思考"两课"教材应有新的发展;"两课"教师的培养应有新的起点;"两课"教学的方法应有新的突破;"两课"教学的评价应有新的意识.  相似文献   

6.
陆星 《小学生》2013,(1):38-38
何为"原点",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政涛认为:"原点"之"原"具有"原初"、"本原"之意,他们构成了种种语文教学的思想和行动的根源与根基,有什么样的原点就有什么样的理念和实践。语文教学有三大原点:概念、价值观和人。"语文"是语文教学的概念世界中最核心最基本的概念;"价值观"的不同决定了人们对语文概念的理解不同;语文教学原点中的"人"不仅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人"是任何概念、价值观的主题和归宿,同时也是任何语文课程和教学的主体与归宿。"教学"即为教师的  相似文献   

7.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教学反思,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就"财政作用"教学,谈谈我的课后体会: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新课标的实行推动了教师在教学理念方面的改变,同时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新课标实行与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认识到新课标对新型教师提出的要求并努力实现这些要求是当前新型小学语文教师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一、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在新课标的要求下,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是必然趋势。小学语文教学不能教学科研相分离,教师应该把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都纳入语文教学科研中来,通过语文教学的过程来不断地发现问题,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问题,在努力研究与实践过后通过教学过程不断地检验科研成果。新型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生活化",强调的是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了解生活.  相似文献   

10.
李自庆 《教育与职业》2007,(29):114-115
教学艺术是教师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本领.这个"本领"既有对教学规律的服从,也有对教学方法创新性的发挥,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营造"经历学习过程"的语文教学模式,积极营造"开放式"教学模式,积极构建"多媒体"教学模式,通过交流活动,达到共识、共享、共知.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思想品德课日益渗透着新观念、新要求、新评价、新功能……我作为一名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师深知任重道远,要求师生具有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创新,学生需要创新.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现在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思想品德课如何突出"新".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首先是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语文在人类的生活中起着重大作用,语文作为人类社交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社会越来越受人类的瞩目,信息传递的工具也有很多种,但是大部分的信息传递都离不开"说".说是最主要的沟通能力.所以教师在语文的教学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在"说"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张继学 《小学生》2013,(4):43-43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基础教育的不断深入与信息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在不断地深入推进,新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如何落实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实现语文教学创新是目前教学界亟待解决的课题?笔者就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一、更新教学观念与角色转变相结合,提高教师素质1.要对课程改革充满期待倾注热情,教师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执着地研究,不断地实践,立志在为课程改革做  相似文献   

14.
要真正实现语文"减负"这个目标,真正激发学生快乐、积极主动地学习,就应该从教师的增负入手,必须要求教师向语文教学的课堂要效率.本文结合课前的备课、教材的处理、教法的创新、课后的作业布置等方式.从做好课前教师"增负"、课堂"减负"、课后作业"减负"三大方面具体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15.
李爽 《教学随笔》2016,(10):115-116
语文阅读教学在语文整体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广大的语文教师通过阅读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养,塑造学生的个人形象.阅读教学的方法日益更新,更多的语文教师越来越关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细节问题,语文课文讲解中问题设计的"主问题"的设计是细节设计之一.现今,语文课堂教学问题繁多,课堂提问碎、杂、多、偏等使得阅读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学习成效低,"主问题"的应用使语文教学有张有序,使学生与教师的双边活动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过多地听教师对篇篇课文的分析、讲解,而缺少自己对课文阅读、思索、理解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学习的自主地位被剥夺,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觉地将阅读作为学习的重头戏,使学生自主阅读,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笔者认为,语文学习中的阅读方法具体可以归为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趣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附加的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作为语文教学主体的阅读教学,如何注重情感熏陶、美感引领?教师如何充分发挥作用,使学生在感受语文材料、感悟语文底蕴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进而使学生喜欢语文、主动地学习语文,最终培养学生的语文情缘?笔者认为教师应该从激发兴趣、注重美感、鼓励质疑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文情缘.  相似文献   

18.
现代的语文课堂教学,由于考试等因素的影响,趋近于"功利化".教师只注重"教"的活动,而忽略了学生"学"的感受.对语文的学习更像是"囫囵吞枣",想要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应该让学生学会"细嚼慢咽"的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及语文教材具有虚实相映的属性和特征,语文课堂相应地也应该做到虚实相映.然而,虚实相映的规定性却被实用性挤占了,淹没了.要改变这种教学局面,语文教师必须深刻认识虚实相映的规定性及其重要作用,同时在生活中做一个虚实相映的人.语文教师之"虚",主要体现在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虚实相映的语文是理想的语文,虚实相映的人生是理想的人生.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小学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语文学科是一门重要学科,也是德育教育最丰富的学科,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它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通过教学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也要把德育教育内容有机地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去,把语文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与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深入挖掘教材的思想教育因素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的深入钻研,不仅表现在对知识的挖掘上,同时也表现在深入体会教材思想内容的过程上。要做到真正体会教材的思想教育因素,不但要求教师不断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