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鸿门宴》(《史记·高祖本纪》)中有一句话“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现行高中语文教材对其中“王之”的注释不同:课本的解释是“王,为王。之,指咸阳①;”全国成人高校招生考试丛书《语文》的解释为“以他为王②;”徐中玉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释此句为“谁先打败泰军进入咸阳就封谁为王③”。后两种解释都是把“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中的“王之”作为动实关系处理的,并把”‘之”字理解为指人。这样解释表面看是讲得通的,但联系《史记·高祖本纪》等文,仔细推敲,便发现此句中的“王之”不应解释为动宾关系,“之”字也不…  相似文献   

2.
“取”字别解《诗经·魏风·伐檀》:“胡取禾三百廛兮”的“取”,课本及各家选本都不注,也许是因为它是个常见而通俗的字,毋须解释。一般都把这个字解释成“拿取”或是“夺取”。但仔细推敲一下,还可以有别的解释。《伐檀》是魏国的民歌,魏国于公元前661年被晋献公所灭。所以,《伐檀》当是  相似文献   

3.
对《梅岭三章》中“此头须向国门悬”一句有以下几种解释: 一、把句中的“向”字释为“对着”。二、这句诗是“典故”(见《初中语文课本成语典故注释》,孙良明著),“故事见《史记·伍子胥列传》,‘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三、重庆师院《语文通讯》曾译为:“我这个  相似文献   

4.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中“且”字何解湖南王和友毛主席《蝶恋花·答李淑一》中“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句中的“且”字,有的人解释为“暂且”,我以为欠妥。“暂且”是暂时之意,表示短时间之内,这与诗人所要表达的意境、语势和浓烈的思想感情是不相融洽的。诗人用极其...  相似文献   

5.
形似字“似”也“不似”彤珊汉字当中,有许多字形体相近,熟称形似字。摸··················清形似字的“脾性”,对克服别字现象大有裨益。那么····················形似字的“脾性”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似”也“不····...  相似文献   

6.
“廛”辨     
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释《诗经·魏风·伐檀》“胡取禾三百廛兮”的“廛”字为“一亩地”,“三百廛”就是三百亩。笔者对这种解释不敢苟同,试申管见如下:“廛”,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一亩半、一家之居.从广里八土。”“廛”字属“广”部,“广”读 hán.许慎《说文解字》“广,因广为屋  相似文献   

7.
谈古诗《马》中的“月”字我在听课时,发现一位语文教师讲解古诗《马》,挫“月”字解释为“新月”。我觉得这样解释不确切,因为《马》中的“月”可能是“新月”,也可能是“残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写的《现代汉语词典》中有这样的解释:“新月:...  相似文献   

8.
关于虚词“非”的一种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于判断句中的“非”字,一般认为是否定副词,个别认为是系词;词义一般认为应解释为“不是”,个别以为应解释为“不”;语译则一致为“不是”。本文从上古汉语判断句的基本结构形式入手分析,认为“非”字确属否定副词,但其词义只能解释为“不”;习惯解释为“不是”,是由于忽略了上古判断句基本结构形式体现出来的结构意义“是”、并把它强加给“非”字所致。  相似文献   

9.
《史记·项羽本纪》中“旦日飧士卒,为击破沛公军”一句,历来选本包括名家选注本均未有清晰的解释,或有解释,亦语焉不详。之所以没有解释清楚,探其原因,我们认为,关键是对句中“为”字的理解问题。这一句中的“为”字应作何解,大致有三种意见:  相似文献   

10.
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有一句话是“外之又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对于“备”字,《汉书·司马迁传》的颜师古注,《文选》的李善注都没有加以解释。近人有的把“备行伍”解释为“备数於行伍之中”,大概就是充数的意思吧。我认为这样的解释於义未安。“备行伍”的备,应该解释为服,“备行伍”就是“服兵役”。试论于下。首先,备与服是同音通用的。(?)字甲骨文作(?),象矢在器中之形,后来演变成形声字,就是箙字,《周礼·司弓矢》:“中秋献矢箙”。郑玄注:“箙,盛矢器也”。箙亦作服,《诗·小雅·采薇》“象弭鱼服”。郑笺:“服,矢服也。”鱼服即毛公鼎铭文“簟(?)鱼(?)”之鱼(?),由此可知(?)和服是通用的,(?)和箙是古今字。(?)的本义是一种盛矢的工具,所以《说文·三卷下·用部》说:(?),具也。” (?)在经典中皆作备,而与服通用。《史记·赵世家》:“今猗射之备,近可以便上党之形,而远可以报中山之怨。”《战国策·赵策》中的这段  相似文献   

11.
王力先生《古代汉语》将《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一文中“摄衽抱几”中的“摄”解释为“持,提起”,于文意不妥,应将“摄”解释为“整理,整饬,整顿”。“摄衽”与“敛衽”为同一种礼节,均为“整理衣襟”。  相似文献   

12.
也谈“骤”字人教版高三册(2000年版)“其他古诗背诵篇章”中,编者对屈原的《湘夫人》一文中“时不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句中的“骤”字注释为“轻易,一下子”这个注释是不妥当的。我遍查了手中所有的古代汉语字词典,均不见有“骤”解释为“轻易,一下子”之意。一般来说,字词典把“骤”字都解释为①马奔跑②疾速③突然;忽然④屡次;多次等意。编者将“骤”解释为“轻易,一下子”可能是从②或③两个义项中引申开去贸然解释,以致造成误解。那么,“骤”应解释为何意呢?我认为应解释为“屡次;多次”。这在古文中是很多见的,如:《左转·宣公二年…  相似文献   

13.
贡,求也     
2007年武汉市高三年级4月调考的文言文,是苏辙的《武昌九曲亭记》,其中有一道翻译题。是翻译“憔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一句。命题人所给的答案,是把“责”字解释为“指责”。我在网上搜寻对这句话中“责”字的解释,或者解释为“指责”,或者解释为“责备”。  相似文献   

14.
辛弃疾《西江月》中“明月别枝惊鹊”一句,课下对“别枝”的注释是:“这里作树枝解释。原意是另一枝。”为什么会认为“别枝”的原意是另一枝呢?原来在古代没有“另”字,要用到“另”字的意思时都写作“别”。这样古代的“另”字就兼有了“别”和“另”两个字的的意思。到底解释成哪一个字就得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了。“别枝”在此处解释成“另一枝”并不妥当。因为讲不通,所以又由“另一枝”再进一步解释成“树枝”。这同样很牵强:为什么“别”字的意思完全消失了?词义变化的轨迹不清楚。我认为“别”字在这里就是离别的别,“别…  相似文献   

15.
“官”,自古有之。它随国家的形成而产生,因此,“官”字的一个主要解释为“处理国事者”。除此之外,《礼·乐记》中又说:“天地官也。”即谓天地事也,“官”和天地有了关系。另,《礼·礼运》篇中记:“其官于天也。”此“官”当作“法”讲,“官”与“法”又有了不解之缘。但在《汉书·盖宽饶传》中,“官”又有一种新的含意,“五帝官天下”,此“官”当为“公”字解,“天下为公”。总之,“官”字,从。、从■构成①,“■”是众。那么,“官”就应是管天下地上之事的人,管群众百姓之事的人,是执法的人,应是公正无私的人。我国…  相似文献   

16.
李学勤先生在《建国以来甲骨文研究·序》中对“”字的旧释提出了疑问,他说:“卜辞中常见的“”字,或写作‘’,旧释为‘之’,于上下文义不合。后来发现它的用法和‘又’相同,然而,‘’何以读为‘又’?‘有’可以写成‘又’,也可以写成‘又又’,为什么不能写作‘’?却没有令人满意的说明。”对此,我们偿试着来作一点探讨性的解释。卜辞中出现“”字的句子有这样一些:1.甲午卜,,贞于甲。(前七·四0·二)2.翌丁未酒岁于丁尊。(前五·四七)3.贞:于王亥卅牛,辛亥用。(前四·八·三)4.甲寅卜:于唐一牛。(前—·四七…  相似文献   

17.
古今字臆说     
《左传·宣公二年》: 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一句话有两个难处:“竟”、“反”按其现在形体的意义都解释不通,前者须训为“境”,后者须训为“返”才文意涣然。而“竟”与“境”在“边境”的意义上、“反”与“返”在“返回”的意义上正是古今字的关系。古今字是阅读古书的一大障碍,所以段玉裁说:“凡读经传,不可不知古今字。”  相似文献   

18.
董向东 《甘肃教育》2011,(18):57-57
有位作者读了2011年8月份下半期《甘肃教育》杂志上我写的《这个“时”字该如何解释》后,问我,你怎么把“学而时习之”的“习”解释成了“实习”?许多人把“习”解释为“温习”,但在古书中,它还有“实习”、“演习”的意思,如《礼记·射义》中的“习礼乐”、“习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去曹适宋,  相似文献   

19.
一、教材分析:本次基础训练包括“字·词·句”,“阅读”、“作文”三部分。1.通过“字·词·句”的训练,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区别一些声、韵母的发音;进行词语搭配的练习,以养成搭配得当的语言习惯;进行综合选择恰当解释的练习,训练学生准确选择字义的能力;修改...  相似文献   

20.
诸葛亮《出师表》,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全文共用二十三个“以”字,其中“先帝不以臣卑鄙”句的“以”字怎样讲解?有些参考书解释为介词“为”,我们认为此解不尽妥当,宜解释为动词“认为(以为)”。首先,从词语的组合结构看,“以”作动词“认为”讲,充当句中的谓语动词,受否定副词“不”的修饰,构成一个否定型的谓语格式,“不”字否定动词“以”字,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