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猛狗与社鼠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帜甚高,著然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而狗迓而龅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相似文献   

2.
弹琴与弹絮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楚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闻之,咨嗟惋叹。既阕,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相似文献   

3.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平各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吧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的风清,如此良夜何?”  相似文献   

4.
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宁海人。孝孺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乡人目为“小韩子”。长从宋濂学,濂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孝孺顾末视文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  相似文献   

5.
昔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王问玉日:“此何气也?”玉对日:“所谓朝云也。”王日:“何谓朝云?”玉日:“昔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日:“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  相似文献   

6.
此日足可惜, 此酒不足尝。 舍酒去相语, 共分一日光。 很喜欢韩愈的这首诗,如果翻译过来,应该是:  相似文献   

7.
陈亢①问于伯鱼②:“子有异闻③乎?”对日:“未也。尝独立,鲤趋④而过庭。日:‘学《诗》⑤乎?’、‘对日:‘未也。’‘不学《诗》,无以言⑥。’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日:”学《礼》乎?‘对日:“未也。’‘不学《礼》,无以立⑦。’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⑧其予也。”——《论语》  相似文献   

8.
开心词典     
《中等职业教育》2009,(15):38-39
等车 今天早上上班赶公共汽车,到站台时汽车已经启动。于是我边追边喊:“师傅,等等我,师傅等等我呀……”这时一乘客从车窗探出头来;中我说了一句:“悟空,你就别追了。”  相似文献   

9.
又到了招生季节,激烈的“生源抢夺战”又开始了,笔者在5月25日的《南方周末》上见到了“教育怪物”,有一个自称陈武谋的学生,拿着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找到四川某中学副校长,“因为想考北大,所以不去南大,要复读,希望学校给他每月200元补贴,并且给他租一间房子”。校长被生源问题逼得病急乱投医,就答应了。结果是,此人呆了两个月后失踪。随后得知,此人后来又跑到了其他中学,以同样的手段骗取生活费。还有一个“考试专业户”找到学校称:“如果学校奖我2.5万元,可以保证考上北大清华。”后来得知,此人曾考上过中科大,后又考上过清华,并从一些中学获取了高额奖金。教育成了二道贩子,拉起了“教育皮条”,让人心痛!!  相似文献   

10.
又到了招生季节,激烈的“生源抢夺战”又开始了,笔者在5月25日的《南方周末》上见到了“教育怪物”,有一个自称陈武谋的学生,拿着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找到四川某中学副校长,“因为想考北大,所以不去南大,要复读,希望学校给他每月200元的补贴,并且给他租一间房子”。校长被生源问题逼得病急乱投医,就答应了。结果是,此人呆了两个月后失踪。随后得知,此人后来又跑到了其他中学,以同样的手段骗取生活费。还有一个“考试专业户”找到学校称:“如果学校奖我2.5万元,可以保证考上北大或者清华。”后来得知,此人曾考上过中科大,后又考上过清华,并从一些中学获取了高额奖金。教育成了二道贩子,拉起了“教育皮条”。让人心痛!  相似文献   

11.
文人和驴     
人类驯化驴子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的记载是《史记》。把人和驴子连在一起,则见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王仲宣好驴鸣。既葬,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日:‘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好驴鸣”是一种怪诞行为,却是魏晋名士“风度”的真实体现。  相似文献   

12.
金陵酒肆留别[唐] 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相似文献   

13.
看《收获》     
本期头条是李冯的中篇《卡门》,作试图向我们描绘一场虚与委蛇的感情游观“我”和卡门是一对寂寞的无聊客:“我”因为演不好戏而无聊;而卡门则由于厌倦了逢场作戏而无聊——基于同样的百无聊赖,卡门在培养“我”的同时自我沦陷,在拯救“我”的同时又遭致更深的自我毁灭。小说若能实现上述意念,或不失为佳作,可惜细节和经验都难以支撑。  相似文献   

14.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相似文献   

15.
酒酸不售     
[原文]宋人有酤酒者(1),升概甚平(2),遇客甚谨③,为酒甚美,县帜甚高(4),然而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长者⑤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⑥,而构迓而之⑦。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夫国也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⑧,大臣为猛狗,迎而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胁⑨,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本文选自《韩非子·外储说》,题目为译注者所加。)[译文]宋国有个卖酒的人,卖酒的家什很公平,对待顾客很有礼貌,他做的酒也很好喝,酒幌子…  相似文献   

16.
许寒梅 《初中生》2007,(7):53-54
欧阳修在他的传世美文《醉翁亭记》中,交代了他“醉翁”之号的由来:“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欧阳修为什么要自号“醉翁”呢?“醉翁”一号又蕴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相似文献   

17.
缗≠络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第17页“资料卡片”引用了唐朝诗人张籍的《贾客乐》:“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欲发移船近江口,船头祭神各浇酒。停杯共说远行期,入蜀经蛮谁别离。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络眠独迟。”其中“夜夜算络眠独迟”中的“络”字应为“缗”。这句话主要描述了商人追求利润的辛苦。  相似文献   

18.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说人喜瞋喻过去有人,共多人众坐于屋中,叹一外人德行极好,惟有二过:一者喜瞋,二者作事仓卒。尔时,此人过在门外,闻作是语,便生瞋恚,即入其屋,擒彼道己愚恶之人,以手打扑。旁人问言:“何故打也?”其人答言:“我曾何时喜瞋、仓卒?而此人者道我恒喜瞋恚,作事仓卒,是故打之。”旁人语言:“汝今喜瞋仓卒之相,即时现验,云何讳之?”——《百喻经》玄石戒酒昔者玄石好酒为酒困五脏熏灼肌骨蒸煮如裂百药不能救三日而后释谓其人曰吾今而后知酒可以丧人也吾不敢复饮矣居不能阅月同饮至曰试尝之始而三釂止明日而五之又明日十之…  相似文献   

19.
(一)后赤壁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予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  相似文献   

20.
余君 《教书育人》2005,(9):26-26
孔夫子教导学生,读《诗经》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本人在学校读书上写作课时,大家总喊没什么好写。于是,老师便引用夫子之言启发我们多见多识,并进一步发挥:“对没有见过的事情就见一见,对没有吃过的东西就尝一尝,这样就有可写的了。”当自己做了老师之后,便也把这一番道理由“子日”讲到“见一见”“尝一尝”。殊不料,有学生却说:“有些事情我们想见而不能去见,有些东西我们想尝而又无法尝。”马上引起了大家的窃笑和议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