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应良帆 《广东教育》2003,(10):39-39
如果教师总是按照“一堂好课的标准”去教书,我看用不了多久就会感到教学是枯燥乏味的工作。因  相似文献   

2.
“教书育人”表述与强调的是教书为主,育人为次;教书为重,育人为轻;教书为本,育人为末; 教书为先,育人为后;教书为上,育人为下;教书为大,育人为小。这一概念与当代科学教育理念似乎相悖。应将这一词语次序颠倒过来,即“育人教书”,因“育人”远比“教书”重要百倍。虽然仅仅是词序差异,但两种教育理念及其导致的教育效果却大相径庭。本文意在辨析两种概念之差异,呼吁教育界以“育人教书”取代“教书育人”。  相似文献   

3.
“教书育人”是《教师法》规定的教师的使命。“教书”与“育人”是一个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教书是教师育人的基本途径,育人是教师教书的根本宗旨。目前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我只教书,不管育人”,教师只教知识、业务,而不去想、不去碰学生的思想问题。“我教书,也就育了人”。笔者认为,教书是有政治方向性的劳动,没有育人的精神,只能说“教了书”,而“教好书”是不可能的,任何知识的教学都必然带有思想倾向,没有无思想性的知识,数理知识的教学能形成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的人生观以及良好的思想品…  相似文献   

4.
教书与读书     
人们通常把学生上学叫做去“读书”,把老师上课叫做“教书”。教师只有先“读书”,然后才能去“教书”。但是,教师读完了拿文凭的书,取得了做教师的资格证书,并不一定就能教好书。教师要教好书,必须一生不离读书。然而,眼下教师不读书却是普遍现象,并有日益蔓延和恶化的趋势,已成为影响教育发展的严重问题。教书之人何以不读书?  相似文献   

5.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就是说;老师的全部工作是“教书”,“盲人”。但要正确把握“教书”“有人”二者的辩证关系,绝对不应该让“教书”代替“有人”这种功能。即把“有人贯穿到“教书”的各个环节中去,寓思想于知识之中。同样,又不能单纯干巴巴的说教,忽视知识的传授,“教书”是手段,“有人”才是目的。一、抓住“教书”的基本要领,提高教学质量。第一,目的要明确。只有目的明确,上课才有的放矢,突出重点,有意识有计划地给学生以巨大影响;只有目的明确,才能…  相似文献   

6.
你为什么要教书?我的朋友问起这个问题时,我告诉他我不愿考虑将来担任行政职务。我不愿象大多数美国少年那样,读书是为了长大后往上爬,获得金钱与权力。对此,他感到大惑不解。当然并非由于教书轻松我才干这一行。我曾想当一个推土机修理工,一个木匠,一名大学里的管理人员或一名作家,去谋取生计,在这些职业中教书是最艰难的。对我来说,教书是一种“红眼睛”、“掌心出汗”  相似文献   

7.
李云 《班主任》2009,(4):50-51
一次乘公交车去乡下家访,车上一陌生老伯和蔼地问我:“您是教书的吧!” “是啊!”我惊诧于他的眼力。  相似文献   

8.
教书与读书     
人们通常把学生上学叫做去“读书”.把老师上课叫做“教书”。教师只有先“读书”,然后才能去“教书”。但是,教师读完了拿文凭的书.取得了做教师的资格证书,并不一定就能教好书。教师要教好书,必须一生不离读书。然而,眼下教师不读书却是普遍现象,并有日益蔓延和恶化的趋势.已成为影响教育发展的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9.
做一个阅读着的语文教师——生命因“读”而充盈 乐于读书,才乐于教书;善于读书,才善于教书。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孜孜不倦地去读书。我常常拷问自己:我怎样才能拥有这份精神宝藏呢?  相似文献   

10.
常听专家说,有的教师是在“教教材”,而有的教师却是在“用教材教”。听到这样的话,总觉得意思差不多,从没去思考过。今天,在教学《匆匆》一课时,我忽然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体会和感悟:“教教材”,就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的教学模式;而“用教材教”,就是把教材当作素材,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处理、调整、挖掘、重组。  相似文献   

11.
多年前,我的一位朋友因举家南迁而去了一所海边初中教书。她回来向我诉苦说,没料到城乡差距这么大,学生好像听不懂她的话,教室里总是闹哄哄的。午休时间,她亲自坐镇讲台上,眼睛盯着台下蠢蠢欲动睡不着觉的“捣蛋鬼”,没想到还是眼睁睁地看着3个学生翻过打开的玻璃窗,风一般溜得无影无踪。她  相似文献   

12.
“教书”和“育人”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教书”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育人”的重要途径是“教书”。本文从英语教育教学过程出发,介绍了英语教学中做到教书育人的重要性与特殊性,阐明了在英语教学中教书育人的方法和途径,提出了教师应提高履行教书育人这一使命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3.
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中的一切,“以爱为根本,以教育为己任”是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内在推动力。教师应把教书看成是自己的社会责任,在教书过程中注意用个人的人格力量去改造学生,教育学生。  相似文献   

14.
教师是教育学生的主体力量。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教书和育人实质上是一个问题,教书的过程也是育人的过程。从教书的角度来说,教师是“经师”,从育人的角度说,教师则是“人师”。 作为教师,要想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就必须提高自身的文化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以自己的博学去武装学生的头脑,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教育对象,因此教师  相似文献   

15.
“这样的博士太失败了,还不如去中学教书。” 浙大3位博士应聘大学辅导员,被网友指责太失败。  相似文献   

16.
黄咀毛 《教育》2008,(12):5-5
《教育》旬刊2008年第25期中的《教育惩戒急需建章立制》一文,笔者反复细读了三遍,颇有感受。事实上,现在的每个教师都是在矛盾冲突的心态中工作,管学生,又担心受报复——教师中因管教学生而惹来自身麻烦的事例已是不少,致使教师不敢去管。而不去管教学生,又陷入“只教书,不育人”的泥沼,有愧于教师这份职业。  相似文献   

17.
化学教学中的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伟大的教育家乌申斯基在《论德育的目的和手段》一书中曾阐述“道德的影响是教育的主要任务,这种任务比一般的发展学生的智力和用知识去充实他们的头脑重要得多。”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领导者,都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将它摆到教育的首位。因此,作为实施教育的直接执行者教师,更应改变观念,将“教书育人”改为“育人教书”,将“育人”放在第一位,“教书”放在第二位。  相似文献   

18.
庙里的日子     
到“寨上女子完全小学”去教书的那年,我19岁。我从未想到我会到这样一个乡下地方去教书。也许没有一个女孩子愿意放弃她那多彩的梦幻,而到一个交通不便的乡下去教书的,除非她是不得已。那时候,我就是不得已。并不是因为我要赚钱养家,而是因为既然家里忽然无力供我升学,我总不能坐在家里做个消费者。出来教书,最低限度,我是在自食其力。  相似文献   

19.
“我不离开学校,我要教书。”这是金川中学副校长邓传植常说的一句话。邓传植今年七十一岁了。他四三年毕业于川大,先后在广汉、成都、松潘、汶川等地教书,深受学生欢迎。五八年因莫须有的罪名,他被迫离校,到金川县国营农场工作;十年内乱期间又被下放到沙耳公社“监督劳动”。生活道路上的挫折和不幸,并没熄灭他心头的火花,他一面刻苦钻研园艺技术,一面仍操旧业,成了回乡知青的“地下老师”。他辅导过的学生,现在有的成了生产队的骨干,有的当了教师,有的进入了高一级学校。粉碎四人帮后,党为邓传植落实了政策,有关部门打算调他去搞农业科研工作,他谢绝了,坚定地说:  相似文献   

20.
鲁迅先生在上海的十年间,几乎没有到学校任课;有之,那也只是初到上海时一度在劳动大学短期任课。他在一九二七年十一月七日的一封信里说:“我到沪以来,……因不得巳,担任了劳动大学国文每周一小时”,同月二十二日的信里又说:“我近半年来,教书的趣味,全没有了,所以对于一切学校的聘请,全都推却。只因万不得巳,在一个学校里担任了一点钟,但还想辞掉他。”鲁迅“教书的趣味,全没有了”是由于在广州中山大学任职时,目睹了反革命政变,不愿意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学校里教书。(他在离开北京前就巳考虑过:“教书的事,……因为社会上的不合理遭遇,政治上的黑暗压力,作短期的喘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