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牛倩 《考试周刊》2022,(21):151-154
升入大班后大多数孩子能够与同伴友好相处,而部分孩子则出现了自我中心化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不考虑他人感受而引发同伴矛盾等,严重影响了同伴关系及幼儿的健康发展。文章对大班孩子自我中心化的典型表现进行个案观察,探究幼儿自我中心化的特征并分析其成因,进而提出了快乐分享、合作游戏、户外活动、自然教育等去自我中心化策略,以期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2.
《集宁师专学报》2013,(3):86-89
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3岁决定人的一生。中国也有句俗话:3岁看大,7岁至老。只有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才能使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3岁是幼儿发展的第一个逆反期,家长应把握四个原则做好早期教育:行动重于说教;强制不如尊重;放手优于约束;鼓励多于批评。  相似文献   

3.
2-3岁幼儿语言教育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3岁幼儿语言发展具备以下特征:由简单句向复合句发展;开始运用多种句型,尤其是出现了疑问句的高峰期;与人交往意图明显加强,言语功能不断丰富和准确.此阶段幼儿语言教育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丰富生活实践;利用早期阅读;以平等尊重、积极鼓励的态度与幼儿交流.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2-3岁幼我和危机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并从动作、认知、言语、个性等方面探讨了实施早期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玮 《早期教育》2014,(10):13-16
家长及保教工作者对于幼儿使用iPad有诸多困惑,研究者从幼儿拥有iPad的人数及比例、使用iPad的时间、经常使用的软件类型、家长给幼儿使用iPad的原因、家长对幼儿使用iPad的态度、iPad对幼儿的影响等六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结合访谈和研究者在幼儿园运用iPad开展教学的实践经验,阐述了研究结果并进行分析,为家长、教师和iPad幼儿教育软件开发者等相关群体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雪梅 《山东教育》2008,(7):125-125
2~3岁年龄段是幼儿口语发展的关键期,现在多数人认为孩子入园的最佳年龄是3岁以后,因此,促进2~3岁幼儿语言发展的任务就落到了家长的身上。我的儿子现在不到3岁,语言发展比较好,我认为是得益于我们的引导。如何促进2~3岁幼儿的语言发展呢?我的主要体会是:  相似文献   

7.
王洁  刘露 《科幻画报》2023,(3):209-210
为积极响应我国教育在足球事业中的倡导,幼儿园足球活动逐渐走向课程化,并将其纳入地方发展规划中。3-6岁幼儿正处于传授知识、培养性格的启蒙环节,此阶段进行足球教育能够培养儿童学习兴趣,在团体活动中形成更加完善的人格。本文将详细分析足球课程游戏化的作用,分析课程游戏化的阻碍因素以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0-3岁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3岁决定人的一生;中国也有俗话说:3岁看大,7岁至老.由此可见,早期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重视早期教育,才能使教育事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对幼儿违规内容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提高幼儿主体性,而且也有助于教师有效地制订幼儿园常规,实施班级有效管理。通过对两所幼儿园三个年龄组幼儿违规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总结了幼儿违规内容在不同类型活动、不同范围领域以及不同规则来源和表现方式这四个框架中的具体情况,并提炼出3岁-6岁幼儿违规内容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探讨家庭环境对2-3岁幼儿入园适应性的影响,通过对3名入园初期幼儿独立生活和人际交往表现的观察,并与其家长进行交谈。积极关注,善于引导的家长的子女有良好的独立生活能力和人际交往表现,而呵护迁就的家长的子女在独立生活方面比较弱,放任庇护的家长的子女攻击性比较强。因此,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增强幼儿的入园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选取2-5岁超常儿童46名、普通儿童54名,通过实验考察了早期超常儿童的计数及其策略。结果显示:(1)超常儿童更早掌握“一一对应”的计数原则;(2)4岁前,超常儿童相对同龄普通儿童能掌握更大范围的基数;特别是3-4岁超常儿童,基本已经掌握了20以内的基数概念,显著优于同年龄普通儿童;(3)2-5岁超常儿童普遍具有比同年龄普通儿童更好的计数策略;(4)4-5岁超常儿童相对同龄普通儿童和3-4岁超常儿童,能够更有效地运用计数策略完成“随机性”计数任务。  相似文献   

12.
调查赣州市章贡区829名3-6岁幼儿感觉统合失调率及分布情况,为探讨幼儿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提供一定的线索.方法:采用感觉统合能力发展问卷,对章贡区8所公、私立幼儿园幼儿进行问卷调查.829名3-6岁幼儿的轻度感觉统合失调率为12.69%,重度感觉统合失调率为4.08%,轻重度感觉统合失调率为16.77%.男孩和女孩感觉统合失调率分别为17.47%、15.91%.各项轻度和重度感觉统合失调率的年龄和性别分布无显著性差异.在3-6岁幼儿中感觉统合能力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应引起幼儿园和家长的重视,最好进行早期干预,可全面促进幼儿感觉统合能力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3-7岁攻击性儿童的攻击性意图认知和行为预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选择了3—7岁的攻击性儿童和非攻击性儿童各33人,通过实验研究了攻击性儿童和非攻击性儿童的意图认知和行为预期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攻击性儿童容易把别人的行为判断为具有攻击性意图,攻击性儿童的行为预期能力不如非攻击性儿童,他们容易作出攻击性的行为预期。  相似文献   

14.
0~3岁儿童的发展与关心近年来受到广大发展心理学家和学前教育家的格外重视。文章着重回顾了0~3岁婴幼儿在情绪沟通、移情能力、自我控制行为、亲社会行为等方面发展的研究成果,特别强调了早期社会情绪、社会行为对儿童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向行为支持法干预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法,对一名孤独症儿童表现出的两种带有刻板和自伤性质的问题行为进行了干预,旨在验证该方法对干预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的有效性,并对干预的过程进行实践探讨。治疗小组基于前期行为分析的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干预计划,运用了前提控制、消退、区分强化等行为矫正策略,进行为期约三个月的干预。总的研究过程包括行为功能分析和干预实施等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通过问卷和观察等形式收集数据,最终通过数据对比得出结论,认为:对孤独症儿童的行为问题,应注重外部因素也就是从环境因素中寻找其原因;采用正向行为支持法的策略来分析和处理孤独症儿童行为问题是有效的;在孤独症儿童干预中应关注其身心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训练策略。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以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3—溴丙醛与2—烷基—1,3—丙二醇的缩醛化反应。该反应能在室温下进行,产率达65%以上。  相似文献   

17.
分享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幼儿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幼儿建立良好同伴关系、形成道德的基础。通过创设糖果分享、玩具分享和奖品分享3种情景,对农村3-5岁幼儿的分享行为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幼儿的分享水平较低,分享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玩具分享上存在性别和是否独生的差异,不存在年龄差异;糖果分享和奖品分享上存在年龄差异,但不存在性别和是否独生上的差异。基于对农村3-5岁幼儿分享行为的特点分析,进一步提出提高农村幼儿分享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一例有攻击性行为的重度智障儿童,本文以行为主义为理论基础,通过对该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观察和相关人员的访谈,分析产生行为问题的原因,运用行为矫正法尤其是正向行为支持法,辅以家庭疗法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进行矫正,最终取得明显改善问题行为的效果.本个案能为智障儿童问题行为的矫正和训练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未来行为矫正技术在重度智障儿童中的发展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9.
3-6岁幼儿科学探究的年龄特点及其引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3-6岁幼儿在探究的兴趣点与目的性、所适宜的探究方法与探究记录方式、表达结果与交流等方面既具有共性又存在着明显的年龄差异.一般来说,小班幼儿更喜欢探究自己日常喜欢、熟悉的事物,探究兴趣不稳定,其探究方法更多局限于直接的感知与操作,探究视角小,对操作过程感兴趣,但不喜欢记录与表达,同伴间较少主动交流,对教师的提问虽能给出实时的回答,但说得极为简单,通常是重复已有的想法或同伴的表达.中班幼儿对生活中时有接触但不太熟悉的事物更容易表现出强烈的探究兴趣,喜欢观察特征明显、多元、有变化且好玩的事物与现象,会主动记录自己探究的猜想或结果,但还缺乏逻辑性与层次性,经常是看到什么就记录什么,在教师引导下能够围绕问题进行整体有序观察或两两比较探究,乐于与同伴交流.大班幼儿则开始逐渐对有一定挑战性的内容或问题表现出探究兴趣,喜欢关注事物的变化、细节特点与功用等,活动前预测、活动中检验与求证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开始乐意尝试多元化、个性化的记录与表达方式,常常会边探究边交流讨论,甚至还会出现争论与协商.教师应关注不同年龄段幼儿科学探究学习的需求,提升自己研究幼儿发展、提供支持性教育的能力,以增进幼儿科学教育的适宜性,最终促进幼儿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