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来西亚华文报纸历史悠久,一直致力于文化传播与华文教育的发展,以强化华人的文化认同感,承传优秀的华族文化传统。华文报纸通过发表新闻评论,创办教育专刊、文艺副刊等方式,在推动华文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与华文教育形成了相互依赖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正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而语言的变化最先体现在词汇的变化上。马来西亚华语是多姿多彩的,表现在词汇方面是产生了大量的特有词语。本文列举了一些马来西亚华语特有词语,经过分析,发现这些词语借自汉语方言、马来语、英语和其他民族的词语,体现了马来西亚华语的多元性。同时,马来西亚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交通、建筑等领域的发展所催生的大量新词语,更丰富了马来西亚华语语汇,体现了马来  相似文献   

3.
与较为成熟的世界英语变体的描写与研究相比,海外华语的研究方兴未艾。在海外华语变体的描写上,普-华对比与定量统计是基本方法。形容词方面,马来西亚华语与现代汉语普通话在具体成员、意义及搭配范围上存在诸多差异。精确的描写是进一步拓展海外华语研究空间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彭海鹰 《江西教育》2006,(10):38-38
近日,笔者有幸观摩了国际华语小学语文优质课展示,不禁被来自马来西亚,香港,台湾,北京等地的课深深折服。其中笔者感受最深的是词语教学的实实在在,生动而有效。现采撷几个教学片段与同仁共赏。  相似文献   

5.
马来西亚华文小学教科书是华裔新生代语言文化习得与族群认同建构的重要场域,亦是公民意识形成与国家认同建构的关键场域,体现着认同塑造的复杂机制及多层级认同的冲突与并蓄。从互文性视角对现行最新版马来西亚华文小学各类科目教科书进行话语分析,研究发现教科书中大量的国家话语策略、高频率分布的核心概念与互文性复现的话语模式,强有力地塑造着华裔新生代“公民-国家”逻辑上的国家认同;华人的族群叙事在国家叙事背景下展开,其叙事主体、叙事结构、文化标记及话语路径都表明马来西亚华文教科书族群认同塑造的功能被强大的国家话语修辞力量所稀释。在教育场域,华裔新生代面临如何在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间求取平衡,以及在国家认同的前提下提高华人族群内在凝聚力、传承华人族群认同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6.
"安娣"(Aunty)是马来西亚、新加坡华语中特有的社会称谓语,用以指称女性长辈。本文分析了其来源及其语义范围,并通过对中学生和成年人两组问卷调查的分析,来探讨调查对象对"安娣"一词的态度及其使用情况。此外,"安娣"一词近年来开始有语义范围扩大的趋势,可以受"很"的修饰,并且带上贬义的色彩,而与之相应的"安哥"(Uncle)一词也有类似的发展趋势。反观较书面化的"阿姨"、"叔叔"等社会称谓语,却没有类似的语义发展。本文探讨了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并从语言变异的角度分析了"安娣"与"阿姨"在马来西亚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7.
文章归纳了马来西亚华语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指出"源方言"(尤其是粤方言)是对其形成和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并以马来西亚华语中最具特色的补语标记"到"为例,归纳出"到"的9种用法,绘制语义图模型,对比"到"在马来西亚华语、普通话、汉语三大"源方言"以及现代白话中的用法分布,描写"到"在标准语和方言中的不同语法化路径,最后运用"复制语法化"理论,得出马来西亚华语补语标记"到"来源于粤方言中的"到(倒)",从而阐明"源方言",尤其是粤方言,对马来西亚华语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嘉应学院学报》2019,(4):87-92
《大日子Woohoo!》创作于多元文化和多元种族并存的社会环境下,从汇杂的语言、族群大融合的生活方式和本土特色物品三个方面呈现出异域风格特质。该电影可谓是导演周青元为马来西亚华人青年谱写的成长篇章,分别从自我同一性与文化认同两个维度讨论马来西亚华人青年认同从混乱到整合的过程。影片中的青年通过主动承担责任,努力达成目标获得自我同一性确立;通过深入保留华人民俗的乡村,传承华人民俗文化的过程中确立自身的文化认同。籍着自我同一性和文化认同的确立,青年男子在多元种族与多元文化的环境下确立自身的社会角色。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城乡差距导致的教育不平等入手,分析马来西亚政府为促进农村小学教育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通过对玻璃市的田野调查,了解教育政策在当地的实施情况,结合马来西亚总体教育,政策的实施状况综合分析其影响和问题,并为中国农村小学教育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包含丽 《教育评论》2012,(1):117-119
本文以温州籍华裔中小学生为例,结合温州大学留学生招生经验,聚焦于欧洲华裔中小学生华文教育的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分别对欧洲华裔中小学生的华文学习现状、学习动机进行研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欧洲华裔中小学生华文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马来西亚独立后接纳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难民,为了阻止难民进入,该国没有签署《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以及《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也没有制定难民法及相关难民保护体系。以其境内最大难民群体—缅甸难民为例,在马来西亚政府的难民政策下,缅甸难民处境艰难。要更好地应对难民问题,马来西亚的难民政策需要有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师:今天盛老师跟同学们一起读一篇编在外国教材中的寓言故事,题目就叫做《三个忠告》。  相似文献   

13.
华文文学学科命名争论的焦点,始终未曾脱离学科自身的定位问题,并指涉海内外华人文化心理归属的多种纠葛。由英文词Sinophone literature翻译而来的“华语语系文学”一名不仅在语言学概念上难以成立,更有意回避并模糊了汉语的“同一性”和“普遍性”,其文化心理逻辑值得警惕。“汉语新文学”的提出,意在以理论建构的方式,对“华语语系文学”作出了迄今为止最有力的反驳和“抗争”,同时又强调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新文学”传统的文化历史意义和价值表述。尽管“汉语新文学”这一概念开辟了海内外汉语批评界走向理论对话的新途径,但仍难以取代“中国现当代文学”这一学科名称,标举“世界性”特征的“世界华文文学”与稍嫌冗长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之名称也将长期并存。纷繁复杂的学科命名背后,孕育着学术创新和学界“百花齐放”的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4.
国际经验已充分证明,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态势与政府资助多寡高度正相关.以私立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韩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为例,三国政府均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私立高等教育财政资助政策,以扶植、规范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且政府资助已逐渐成为保障私立高等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的有力工具.反观我国,尽管近些年来民办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但经费筹措问题仍旧是民办院校面临的重大困境之一.因此,为充分发挥民办高等教育的主体作用,我国政府应加大对民办高等教育的资助力度,建立基于质量评估结果的政府资助体系,提高资助效率.  相似文献   

15.
根据鲁梅哈特对图式理解功能的分析,小学生词语理解的心理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水平。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水平进行相应的教学处理。基本做法有:提供形象素材,积累直观图式;巧用关联意象,填补相关图式;丰富关联词汇,丰富已有图式;提供追寻线索,激活相关图示。  相似文献   

16.
马来西亚华语是汉语的海外分支,语言架构与汉语大致相同但却有着自身特色。作者以观察语用、搜集语料、面访驻广州马来西亚留学生等方式,对"厉害""书记""土豆"三组词语做出客观分析,希望把两国词语异同比较研究引向深入,为汉语国际教育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汉语和日语中色彩词语的语义和其反映的社会文化意义既有相似之处,同时又存在较大差异。该文以"红"、"青"二色为例,通过对汉语和日语中色彩词语的列举和比较,考察中日色彩词语的语义和文化意义的差异,进一步揭示不同语言所反映的不同文化本质。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9,(99):19-20
词语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基础材料与内容,词语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学科重要的教学目标。以"读思达"教学法观照词语教学,可通过优化阅读输入,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原力;重视学科思考,引导提升语文审美鉴赏力;关注表达输出,指向言语实践能力落地,把知识转化、内化为素养,以学生学习为本位,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地。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而中华文化也是独具一格。惯用四字结构的词语是汉语表达最主要的方式之一,它的主要特点就是言简意赅,读起来朗朗上口。习近平总书记的《忆大山》是一篇语言简洁且生动的散文,情感深厚,用语真挚,字里行间流露着习近平总书记对贾大山深深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二人真挚友谊的歌颂。该文以翻译《忆大山》为例,通过对文章遣词造句的分析以及直译、意译等翻译方法相结合,找出四字词语的翻译技巧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新时代育人目标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在OBE理念的指导下,对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书第6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单元积极探索设计并实施项目化学习,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数学学科和跨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