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那时我大约只有14岁,年幼疏忽,对于卡尔·华尔德先生那天告诉我的一个真理,未加注意,但后来回想起来真是至理名言,之后我就得到了不可限量的益处。  相似文献   

2.
现代叙事作品的特点之一在于对时间的各个不同范畴的反常处理。在穆时英的新感觉主义小说中,时间既是作品的一个结构方法,又是作品的一个主题。在叙述中时间取得多元性质和空间化的处理而具有了某种特殊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新小说》出版时间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小说》通常被认为是创刊于光绪二十八年十月,终刊于光绪三十一年十二月。但现行的对前后共二十四号出版时间的判定中,有十三号的出版时间与实际不符,而《新小说》终刊的时间则是光绪三十二年七月。本文根据当时报刊上的资料,对这十三号《新小说》的出版时间作了辨析。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教育研究工作者,我总是在不停地对比着今天孩子们的样子和我儿时的样子,可以说,今天的孩子们更乖更听话,见识更广,但也更被动,更小心,更脆弱,更不像孩子。  相似文献   

5.
就如何提高化学演示实验中"空闲"时间的利用率,尝试从化学学科的特点以及新课改对课堂教学的要求等方面,从化学仪器的使用、化学实验的操作、化学现象的分析等角度进行了实践与探索,为化学演示实验中"空闲"时间的利用提出可供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7.
8.
多重障碍盲童是指除盲以外还兼有其他生理、心理或感官障碍的儿童。通常认为,这类儿童是特殊教育领域中最特殊、最困难的群体。因为多重障碍盲童间的异质性很大,加上多重障碍的“累积放大效应”,使多重障碍盲童的课堂无法进行集体式教学,需要进行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在实际的学校教育中,因为教师数量有限,无法真正做到个别化教学,而只能进行轮流式教学,即教师逐个对每个儿童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9.
谈《喧哗与骚动》中的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著名作家福克纲的代表作。正如萨特所指出的那样,它是一本关于时间的书。笔者就这部小说中时间与题目、主题、写作手法以及人物刻画之间的关系谈谈对这部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张娇 《文学教育(上)》2014,(13):138-139
《汉声》,“中国民间文化的守望者”。自1971年创刊起,其内容涉及民间文化、民间生活、民间信仰、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等若干方面,成为中国民间文化名副其实的“基因库”。2006年,它被美国的《时代》杂志评为“最佳行家出版物”。在市场化浪潮的冲击下,它坚持初衷,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有着重要意义,堪称出版界的表率。  相似文献   

11.
穆时英小说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主要表现在小说的叙事倾向、人物形象与叙述技巧上,以欲望的小型叙事取代革命的宏大叙事;以人的异化状态冲击人的主体地位;以拼贴与戏仿打破现代叙事的逻辑性。  相似文献   

12.
在重人伦关系并且集体至上的中国文化中,出现描写个体私状态的小说无疑会带来"陌生化"效果的美感。穆时英小说创作中描写偶遇人的私生活,用都市的混乱、陌生衬托了传统中国人无力独自面对世界的茫然、颓废,这种基于"个体与世界"的"颓废"在中国文学中尚属首次出现,因而具有了特异的生命和独特的美感,并奠定了穆时英的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13.
穆时英小说研究趋势是一个从政治层面到艺术视角,从外部批评走向内部研究的过程。从租界文化角度较为详尽地论述穆时英的小说创作与上海租界之间的内在关系,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穆时英的小说创作。穆时英的上海租界小说具有前沿性,这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新都市文学或特区文学有着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的抒情”是穆旦在20世纪40年代自觉的诗学实践。他通过引入叙事性文类的叙事技巧,以小说化的人物视角、抒情主体的旁知眼光、戏剧性处境的营造等叙事手段,创造了一条非同寻常的抒情道路,使现代诗写作呈展现局面。其诗学意义在于,突破传统抒情境界的限制,拓展现代诗视域,穆旦使诗既成为时代的诗同时也是个人的诗。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物理学与计量学相结合,从时间频率计量历史发展的视角,阐述了时间频率定义的更新、传统的时间频率计量标准、基于飞秒脉冲激光梳技术的时间频率计量标准,展示时间计量从以宏观量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思想向以量子物理学思想演变的发展趋势,揭示了时间频率精密计量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高楼大厦、舞厅、影院、百货公司、城市公园和咖啡馆的出现代表了都市文化外在的物质表征。作为新感觉派的前锋主将———穆时英,他把舞厅意向广泛运用在其如电影散文体的创作中,并常以舞厅作为叙述背景,以男性作为叙事主体,表现都市男女生活之外的异化心态,着力关注那些戴着面具的人们物质狂欢和精神狂欢,同时消解了摩登上海现代文明的建构。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的先锋小说以传统意义的现实主义小说的对立面出现,从叙事方式、语言表现和生存状态等方面进行了解构和新的结构。用特有的方式对文学的真实做了个性化探索。  相似文献   

18.
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面胜利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形成的一种优秀革命精神 ,是我们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 ,也是整个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世纪开端 ,重温西柏坡精神 ,坚持做到“两个务必” ,这对于我们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完成十六大的各项任务 ,不断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甩鞭》是作家葛水平的代表作之一,小说用独具特色的叙事方法,为读者讲述了一个通俗性与严肃性兼具的乡土故事,通过倒叙、预叙、时距和频率等叙事时间手法,将虚构的故事置于真实的历史背景下,构建了一个寓虚于实的多重叙事时空。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运用叙事学的相关理论,从叙事时序、叙事时距以及叙事频率出发对《甩鞭》进行叙事时间的分析,更深入地解读《甩鞭》的文本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