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阅读教学中,教师借助文本提供的情节、人物形象等,巧妙设疑,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进而诱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索和探究。这种师生间的一引一探,所依托的前提是巧妙地提问,这种提问应有较强的情境性、开放性、创造性和挑战性。“巧妙设疑,诱导想像”,有助于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意识和表达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巧妙设疑,诱导“入境”李吉林老师倡导的“情境教学法”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教师创设的情境极大地诱发了儿童的想像。巧妙设疑,诱导想像,可跨越时空,浓缩距离,将文本“还原”到特定的生活情境中,学生通过想像,产生如临其…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学作品,特别足以文字凝练著称的古文、古诗,都给学生留有无限的想像空间。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充分合理地给学生创造想像的时空,让学生的思绪捅上想像的翅膀,那么他们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就会更透彻、更有深意。我在教学《捕蛇者说》时就尝试采用这种方式,收到良好的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对话”理论的引入是语文教学的一大亮点。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进行其他对话的基石,因为教师要介入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场,并对之产生积极的影响,自己必然要先与文本展开深入的对话。在阅读教学对话中,“文本”是与“对话”相伴相存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提升学生对话能力的不可或缺的对话伙伴。离开了“文本”,“对话”只是空中楼阁,徒具形式而缺少实在内容。一、当前对待“文本”的不良倾向事实上,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文本资源的浪费现象十…  相似文献   

4.
语文素质是对语言文字日积月累内化的结果,怎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一、独立阅读——语言内化的基石阅读过程是一种“对话”过程,是阅读中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是心灵和思想的交流碰撞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互动的过程,是获取知识、交流信息、发现创造的过程。这种对话方式与接受性学习的区别就在于,它更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阅读时的自主和独立,要求学生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中 ,上海师范大学吴立岗教授借鉴美术教学经验而创造的一种作文训练方式———课堂素描 ,这种方式旨在让学生通过对教室或校园的观察 ,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实践中 ,笔者认为“素描作文”不仅能发展孩子观察想像能力 ,而且是提升学生道德品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一、在再现生活中渗透“五爱”教育作文是表达语言与思想认识的同一体 ,即“文道一致”。这里的“道”本身便是“文”中所流露的思想感情或意识倾向。为了写好课堂素描 ,可以要求学生尽量把丰富多彩的生活引入教室 ,再现生活 ,激发写…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能力.”新课标也指出,文本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就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着重指出了学生的客体获知内化为学生心灵的营养的重要性,只有得到内化融合,文本阅读才会高效.  相似文献   

7.
数形结合思想是高考必考的数学思想之一,学生要熟练掌握这种思想,首先要知道使用这种思想的途径,然后把握“数”反映出来的“形”.把握“形”的能力包括空间想像、直观洞察、借助“形”来思考问题等能力,而这都需要将“数”反映到“形:.本文通过几个例题,谈谈实现数形结合思想的几条途径.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指出:“阅渎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教科书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过程。”对话式教学理念给语文课程注入了无限生机,极大地激活了课堂的“能量”。在具体阅读教学实践巾。如何开展“多元对话式”教学,以什么样的方式展开下去?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既能融入文本、体验角色,又能跳出文本、超越文本.站在义本之上审视文本、作者、作品人物,发掘文本的深层意义与多种可能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入生活元素,让生活激活学生思维、经验等,使学生真正进入文本,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同时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体验、感悟生活的习惯和能力。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更获得心灵的洗礼、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谢晓凌 《福建教育》2005,(8A):27-27
学生的学习不仅是“文本学习”,还应是“体验学习”,学习的内容应被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体验,就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就是亲身经历,亲身感受,具有亲历性、独特性等特征。阅读教学的体验强调学生亲身经历、主动发现、活化语感,即通过模拟展示、想像、辨析等感性的、学生喜欢的实践活动,“进入”文本的情境,“触摸”作者的心灵,与文本发生“内在意义的交流”.生成带有个体色彩的情绪感受,意义感悟、价值判断等。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阅读古诗文,和古人对话,走进他们的心灵,培养整体感知能力,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在多年的高中古诗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笔者探索总结出以下几种整体感知的方法:一、从诗文标题入手。有些文章的标题,本身就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和概括。顺文章的标题之“藤”摸全文内容之“瓜”,自然“手到…  相似文献   

12.
发展式教学观[1]强调建构的思想,强调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要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具体到语文学科,学生阅读文本,不仅要读懂,还要利用其从事学术研究,更要掌握这种特殊的把握世界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正>杨义老师在《中国叙事学》一书中如是说,“叙事视角是一部作品或一个文本看世界的特殊眼光和角度”[1]“看的视角具有选择性、过滤性和精神的穿透性。当作者要展示一个叙事世界的时候,他不可能原封不动地把外在的客观世界照搬到纸面上”[2]“这里所谓语言的透视镜或文字的过滤网,就是视角。它是作者和文本的心灵结合点,是作者把他体验到的世界转化为语言叙事世界的基本角度”[3]。视角往往是不明说,但又无处不在,它不仅蕴藏着生命,  相似文献   

14.
陈瑜 《中学文科》2007,(12):30-3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合作学习这种新形式越来越被广大政治老师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实践也证明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改变“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有效地创造了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思想政治课从“枯燥无味”到“引人入胜”;从“背完就扔”到“终生受益”,培养了学生能力,增强了学生的道德修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文本是语文课堂学习的一种凭借,是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载体。既是一种凭借,阅读时就要真正体现;既是一个载体,教学时就必须充分利用。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阅读对话时,或游离文本,虚夸超越;或曲解文本,随意“创生”;或偏废文本,任意宰割;或抛弃文本,另起炉灶。文本成了一种摆设,成了一根可有可无的“鸡肋”,成了一团无根的“浮萍”。一、探究性阅读游离文本,虚夸超越。“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三重对话构筑了新型的课堂生活,多维探究绘制了靓丽的阅读风景线,对文本的延伸、拓展和超越,更成了维系语文课堂生命力的骨架和支柱。然而,我们来到教室,深入到课堂之中,在听了一些“精彩”的阅读课后,却感到愕然:阅读课怎么不细读文本?互动对话的基点到底是什么?探究的立足点在哪里?在“散乱的活跃”中任意“生成”和“超越”,这是探究性阅读吗?[案例1]“《诺曼底”号遇难记》(苏教七上)(1)精彩导入——学生观看《泰坦尼克号》电影片断,描述影片的场景,并说说假如你处于这种场景,心灵感受如何?(2)整体感知——学生轻声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句概括文章内容。(3)重点赏析——①分角色朗读课文,找出表现船长“镇定自若”的词...  相似文献   

16.
[精彩新茶]某企业要在石家庄给青少年创造一个展示才华、树立创新意识、放飞理想的心中的圣地——“太阳城”。这里将成为国际一流的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创新基地。“太阳城”将是面向华北、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教育城、商贸城、旅游城……请你以“我心中的太阳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展望未来“太阳城”的生活,可以勾画城里美好的蓝图,也可以发表你的看法。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开馆泡茶]从作文所给的材料和拟定的话题来看,命题者旨在让同学们尽情地飞扬神思,展开想像的翅膀,让心灵的白鸽凌空高飞。想像是神奇…  相似文献   

17.
黄显英 《中学文科》2007,(11):67-67
学生直接从生活中观察得来的东西并不一定能成为写作的素材。写作素材实际上是一种既包含生活真实,同时又凝聚着作者对现实的感知、理解、想像与感情的心理复合体。真正的写作素材是一种经过心灵内化的产物,内化过程经历观察、表象、感受三个阶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设计理念 “对话式教学”是阅读教学的理想境界。欣赏、理解、感悟、评价等阅读能力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思想实际、情感体验密切相关。恰当地运用多种形式的对话能使学生对文本产生顺应、疑问、同化、反思、共鸣,让对话呈现出思维碰撞、心灵交流、情感互动、意义感悟的状态,从而体现出阅读的个性化与创造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新的课程资源观,它要求教师从社会中、生活中、教学中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无处不存在着错误,有时是教师的,有时是学生的,有时是教材的。“错误”也是一份资源,这种思想无疑体现了新课标的这一理念。善于挖掘并运用教学中形形色色的“错误”,将会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勃勃生机与活力,将会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将会使我们教学相长。一、“错误”让人性流露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新的课程标准把语文学习的过程诠释为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带来的教学变革之一就是变讲课为对话 ,《语文课程标》指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表明 ,对话将成为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态 ,教学中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构造“意义”的过程。这种对话分为两种 :学生与文本教材的对话 ,包括对文本的理解、欣赏与批判 ;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是师生双方敞开心灵、人格对等地进行精神交流 ,实现这种对话 ,它要求教师的 ,不仅要有个性的自我完善——需要民主的精神、平等的作风、悦纳学生的情怀 ,更要有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