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学刊》2009,(4):26-26
武薇在《高校教育管理》2008年第6期撰文指出:众多高校校训皆出自《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它不仅体现圣人先哲对“修己治人”的大学之道的深刻认识,在今天仍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发挥着文化传承和育人的奇特功能,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2.
《文化学刊》2010,(3):162-162
<正>武薇在《高校教育管理》2008年第6期撰文指出:众多高校校训皆出自《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它不仅体现圣人先哲对"修己治人"的大学之道的深刻认识,在今天仍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发挥着文化传承和育人的奇特功能,耐人寻味。特别是在新时  相似文献   

3.
大学之道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大学》篇开宗明义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何为大学?显然此大学非彼大学也。自古以来人们对大学的解释不外乎为两种:一是大学即是博学。如汉代郑玄所言,大学就是"博学可以为政也"。二是大学即大人之学。如宋代朱熹所言,大学是相对于"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仪以外的"大人之学",即伦  相似文献   

4.
大学要想保持持续不断的发展动力,就需要重视大学文化建设。大学软实力是能表现学校能量但无明确指标和数据的因素的集合,关系着大学发展的物质根基即硬实力,以及大学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等巧实力是否有足够潜力。目前,国内对于大学文化及大学文化建设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大学文化的内涵界定与阐释、当下大学文化的问题与局限性以及大学文化建设的理论思考几方面。研究发现:在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方面思想引领有待加强,工作方法创新不足;在大学制度文化建设方面科研体系亟待改革,管理体制有待健全;在大学环境文化建设方面社会资本有待培育,创新氛围急需营造。本研究提出,大学文化建设关系着大学发展的动力与潜力,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思想引领及精神文化建设,大学文化建设的重点在于制度文化建设,大学文化建设的创新可从环境文化建设入手,大学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要有文化自信与科学实践。  相似文献   

5.
万事万物,皆有其道。客家古邑(是指今广东省河源市所辖五县即东源县、和平县、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和源城区等地域地理的范畴的统称,是秦设古龙川的一部分)家训中的言行举止之道、为人处世之道、读书为官之道和交友齐家之道等"四道",堪称家训文化最值得称道的智慧之光。对于破解今日社会之道德滑坡、公德意识薄弱、美德式微等在社会快速转型和变迁过程中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可谓用之恰逢其时,若加以科学继承、辩证扬弃、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必能实现今人"修、养、治、平"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6.
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在刘勰的文学思想之言说中可赋予全新的含义:道可以被言说,但必须以非同寻常的言说方式。故刘勰意义上的"道可道,非常道"可转换为"道可道,如何道":前一个"道"系指刘勰文学思想之本原(源),即儒道释三家思想文化;后两个"道"则指刘勰文学思想的言说方式。刘勰以自然喻道,以梦释儒,以体示佛,其对"道"的非常之"道"给予当下文学思想之言说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马翔宇 《职业圈》2010,(18):83-83,82
在大力构建和谐社会、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建传统文化。提高公民素质的今天,对“八荣八耻”的文化内涵的思考愈发的重要了。高校学生干部是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八荣八耻”对大学学生干部的作用愈发重要了。  相似文献   

8.
金融企业不讳言以盈利为目的,但“利”要以“法”为约束,要以“信”“义”“道”为前提。我在长期金融实践中的一点体会,不妨可作为个人对“金融之道”的某种理解。  相似文献   

9.
<正>引言现代大学教育在中国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回顾这一百多年的历史,我们的大学教育在成功移植了西方教育制度、取得令人瞩目成就的同时,却没有很好地继承中国古老的"大学之道",没有很好地发挥对社会大众的文化启蒙作用、文化榜样作用和对社会文化进步的引领示范作用。在适应论或工具理性的支配下,大学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走向了偏  相似文献   

10.
唐双宁 《职业圈》2011,(22):56-57
金融企业不讳言以盈利为目的,但“利”要以“法”为约束,要以“信”“义”“道”为前提。我在长期金融实践中的一点体会,不妨可作为个人对“金融之道”的某种理解。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积极、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的建设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校园文化活动的建设,需要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源泉。中国计量大学“中国文化节”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活动项目,正是对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建设的不断探索,其中辅导员更是项目建设的中坚力量。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更是校园传统文化活动的推进者和建设者。  相似文献   

12.
马速  刘健 《文化学刊》2009,(4):31-34
高校学生工作者承担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任,其所持有的工作理念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坚持“文化育人”的新理念,以先进大学文化为引领,培养学生工作者传承大学文化精神的工作意识,解读大学文化的思辨能力,用先进大学文化教育人、鼓舞人、感染人,是加强高校学生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学生工作者的工作素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的重要内容。“文化育人”理念是新时期学生工作者面临探究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大学精神文化越来越成为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行为层面的文化是易于模仿和移植的,只有大学精神文化才是最深刻、最持久的大学之魂和个性品质。本文就大学精神文化与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入手,分析当前大学精神文化对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以探寻大学人如何提炼培育现代大学精神文化,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之道。  相似文献   

14.
君子之“仁”的两个基本点为“孝悌”和“忠恕”,作为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内核观念,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探析“仁”字的原初意义并对君子人格进行基本诠释,其中的两个关键要素是“仁”和“君子”,二者缺一不可。“君子”要以仁爱之心对待一切事物,居仁由义,成为“仁人”。援礼入“仁”,用“礼”来塑造君子道德,规范其一言一行。君子之道,以“仁”统摄全局,通过爱将人们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辅之以“礼”,支撑起整体的结构,使其得以延续。内有“仁心”,外行“仁事”,“君子之仁”的形成在动态的链条中双向展开,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国学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总称,是中华文明的精髓,其包含内容多样,涵盖知识全面,是我国的文化精髓。书法是我国传统艺术中一个特有的门类,是汉字书写形式的升华。所以学习国学通书法之道是书法学习的一个门径,可为书法寻得理论支撑、创新之道,帮助学习者领悟书法之妙,良好的国学涵养可以使书法学习者在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6.
春秋时代的老子是我国最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和观点主要集中在《老子》一书中。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是"道",他用"道"来说明世界万物产生的根源及运动变化的规律。道是客观存在的,又是虚无的。"道"是万事万物的总根源,孕育万物。"反着,道之动。"在老子的思想里,一切事物都是相反相成,一分为二的,对立的双方是会互相转化的,这种物极必反的微明之理,正是提升个人品质、治理国家的最好修为。"无为"即是道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大学文化与现代传媒良性互动,要不断增强大学文化与现代传媒的互动意识,不断加强大学文化与现代传媒互动的基础工程——大学文化建设。实现大学文化与现代传媒互动,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大学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弘扬大学文化,发挥大学文化的导向作用。要利用现代传媒广泛地宣传报道具有大学文化内涵、大学精神实质的传播内容,提高大学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和渗透力。现代传媒则要更加自觉主动地接轨大学文化,增强现代传媒的大学文化自觉,用大学文化丰富现代媒体的传播内容,增强传媒从业人员的大学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8.
本文紧扣我国大学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基于优秀大学文化对师生思想、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的共识,深刻论述大学文化与文化、文化基因与大学文化的内在关系,阐明大学文化的文化基因对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进而探索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基因传承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9.
《大学》统篇旨在阐释一种修己治人之道,亦即内圣外王之道.《大学》把"修身"视为其整个道德修养体系的价值目标和根本目的,并且成为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起点.《大学》明确提出了两条最基本的道德修养原则,即"三纲领"说和"八条目"说,这两条道德修养原则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五四爱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反帝反封建的性质,使妇女解放的命题为那一时期的许多人所接受。觉悟的妇女纷纷揭杆而起,以叛逆者的集体行为为争取男女交际自由、恋爱和婚姻自主、女子和男子在教育和职业机会上的平等以及获得妇女参政权和遗产继承权而斗争。五四运动直接派生出的这一妇女解放运动,在封建旧礼教的批判中对于人的发现和女性的发现,开辟了中国文学历史的新纪元,使得中国第一批现代知识女性带着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共同孕育出的思想和艺术灵性,在文学史的“空白之页”上开始了划时代的女性书写。 在这样的书写中,父权制强加给妇女的空白和被动的品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颠覆。在现代女作家们具有开创意义的改写神学的创造中,以女性之神替代男性上帝、子宫之笔替代阴茎之笔作为创造的根本思想,在那个“空白之页”上强烈而精彩地播散开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