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原先生是当代促进社会语言学本土化的最重要的社会语言学家之一,对民俗语言学给予的热情关注和积极支持,显系其学术思想的敏锐与视野的宽阔。其社会语言学主张及其理论框架,亦是民俗语言学学说关联最密切、最直接的重要学术背景和学术思想源流之一。创建多种类型的民俗语言语料文本和民俗语言研究数据库,当是加速推进这门学科发展的重中之重的首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于琴 《文化学刊》2014,(4):41-47
苏金智教授是我国卓越的社会语言学家,本文介绍了苏金智教授在社会语言学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另外,苏金智教授在民俗语言学以及赵元任研究领域也成果颇丰,本文也对其进行了概述。苏金智教授研究视野广阔,不拘成法,学风接地气,汲活水,追求创新,敢为人先。  相似文献   

3.
崔晓飞 《文化学刊》2010,(5):142-146
本文从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思想说起,先回顾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哲学思想以及他关于语言问题的思考与论述,然后结合一些重要的哲学家以及语言学家对语言问题的论述,探讨了笛卡尔在语言学发展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苑路漫  潘静 《文化学刊》2023,(5):98-101
“人是什么”是哲学的一个永恒主题。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认为,这一问题可以通过探讨“柏拉图之谜”来进行解答。受理性主义哲学的影响,乔姆斯基建构了转换生成语言学理论。该理论认为,作为一种先天禀赋,人性是客观存在的;它蕴含着天赋知识或本能知识,能够转化为后天的语言运用与语言行为。乔姆斯基考察了语言中的人性问题,分析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语言的“生成”与人性“创造力”的契合关系中,深入探讨了“柏拉图之谜”这一语言学问题,对哲学难题“人是什么”作出了独特的语言学解答。  相似文献   

5.
在陈原长达60年的出版实践中,辞书出版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他或深或浅或短暂或持续接触的影响较大的辞书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源》(修订本)、《汉语大词典》、《英华大词典》等,在当代辞书的组织规划和落实工作中,他实践着"洋为中用"的词典编纂方针;他为专科词典和语文词典作序,积累了丰厚的语言学素养。陈原以开放的眼光探索辞书编纂理论,使其社会语言学研究在方法论、重点研究对象和语言材料三个方面有所创新,从而奠定了他社会语言学家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隐语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范畴。中国古代文献中对于隐语的记载可追溯到先秦时期。文章从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道教经典中的隐语生成的原因、隐语的表达功能、存在状况以及文化特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和社会因素之间关系的一门学问,日语教育界对于社会语言学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还不够成熟。本文就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结合相关理论分析日语称代词,即人称代词、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的特点、发展变化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要素,目的在于让日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称代词的内涵及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8.
历经约半个世纪的发展,社会语言学的学科研究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本文以批评辨析的方法对什么是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流派、这门学科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脉络进行了探究,从而使该学科的研究对象、历史发展脉络等更加清晰可辨。探究一个学科发展的任务是为了推动它的发展,这也正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9.
陈原先生是中国社会语言学的主要开创者,也是中国语言规划活动的领导者和理论研究的先行者。陈原先生为中国社会语言学学科建立了理论框架,为中国社会语言学研究确定了比较宽泛的研究范围,还在语言污染、语言灵物崇拜,语言变异与规范,新词新语研究,词典编纂理论,汉语汉字研究的定量分析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章还把先生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分为三个时期,探讨了先生的社会语言学学术思想来源,先生的社会语言学研究在国内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翻译理论是在文学翻译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传统翻译理论框架下形成的翻译策略往往只注重词汇层面的翻译技巧,忽略了翻译背后的文化本质。为使源语和目的语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尤金·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文化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本文从翻译的文化本质入手,以语言学家尤金·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作为依据,从功能对等的概念出发,提出翻译的对等实质,即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运用多种翻译策略,找出最为对应的功能对等模式,达到译文与原文的最佳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11.
吴世旭 《文化学刊》2011,(6):184-185
民俗语言学在中国的生成与发展,颇为耐人寻味,如何从学术史的角度对之加以重构与反思,是一件十分令人期待的事情。李阳、董丽娟二君所著《民俗语言学研究史纲》的出版使这种期待成为现实。作为首部民俗语言学学术史专著,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为纪念德国著名汉学家和语言学家甲柏连孜(Georg von der Gabelentz,1840—1893),北京外国语大学在2017年4月1日-2日举办题为"作为汉学家和语言学家的甲柏连孜——历史与前瞻"的国际学术会议。会议由北外全球史研究院院长李雪涛教授主持,20多位中外语言学界的著名学者出席会议,在讨论中提供了具有国际眼光的开放性的研究视角。甲柏连孜所著《汉文经  相似文献   

13.
《不自由,毋宁死》笔者从亚里斯多德的修辞三诉求与语言学家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人际功能角度入手,简要分析演说《不自由,毋宁死》中通过篇章语言使用实现的隐性劝说力量,包括构建篇章的三种说服方式,设问及措辞的选用实现的人际功能,以加深读者对该演说稿中劝说因素的了解,提高读者对演说的本质认识。  相似文献   

14.
英语在世界范围的进一步传播与发展使其从先前的"国际英语"逐渐细化为以标准英语为基础的"国别变体英语".其中英语在中国的本土化产物--"中国英语"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英语中相当有影响力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语言学理论的日渐成熟恰好为这一语言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解读视角.  相似文献   

15.
韩佳琦 《文化学刊》2008,(4):109-114
《俚言解》为明代陈士元所著,该书收录了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条目二百八十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俚言解》尤以考证俗语词源为首要,同时从民俗形态、民俗事象或民俗要素来追溯语源,考释其语义生衍流变和所相关联的文化内涵、文化背景,这是一种具有比较广泛应用前景的民俗语源方法。本文通过对其进行民俗语言学研究,同时把条目本身与生活背景紧密联系起来,力图对辞书的民俗语言学视角研究抛砖引玉,做了一些筚路蓝缕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石定栩教授,现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领军学者,著名语言学家,担任Lingua Sinica杂志主编,并任《当代语言学》《外语教学与研究》等七家语言学专业杂志的编委。石定栩教授祖籍湖南湘潭,出身书香门第,其父为石声汉教授,中国农史学家、农业教育家和植物生理学专家、中国农史学科重要奠基人之一。石定栩于1948年6月出生,1951年2月随父去位于陕西的西北农学院居住,后随叔父去上海生活。1968年从上海中学毕业后去农场工作,1971年至1972年在上海教育学院英语教师培训班学习,1972  相似文献   

17.
魏晋六朝是语言学史上十分重要的一个时期。汉语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变化,作为研究汉语的学科,这一时期的汉语语言学也与先秦两汉的语言学有着很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音韵学兴起,训诂学独立,文字的形体基本定型,修辞学系统的著作出现等方面。语言学的内核得到丰富,外延得到延伸,让魏晋六朝语言学研究在汉语语言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上承两汉下启隋唐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8.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转喻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是影响人类知识结构的重要认知机制,是一种认知和推理的过程.而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的回指,是指一个缺少明确指代的语言成分,可以通过与另一个语言成分之间的联系找到其明确的指代.文章从认知转喻的角度对汉语语篇中的回指进行了研究,从而深化转喻和回指的研究理论.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上半叶,美国人类学学者研究美洲印第安语,创立了诸多研究范式,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基本上沿着两大路径展开:一是语言本体研究。从事田野调查,纪录分析语言结构,构拟历史语言,采用数码技术纪录濒危语言,开美国结构语言学学派之先河,丰富和完善纪录语言学技术和方法。二是语言交叉研究。研究语言与文化、语言相对论、民族科学、文化和社会中的语言、交际民族志等五大范式,这些范式或为人类语言学、语言人类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或者成为美国社会语言学中的一大流派。  相似文献   

20.
认知心理学和二语习得理论为寻找一种有效的外语教学策略或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检验标准.文章以外语学习和语言使用的心理过程为研究对象,运用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及语言学理论.探讨了母语习得和二语学习的性质及认知心理机制.并通过观察成人实际运用语言的特点和规律,剖析了成人学习外语的认知心理机制及语言信息处理和记忆的特点,并从外语教学实践出发,提出了固定短语记忆与第二语言学习的认知机制相结合的外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