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列女传》京师节女传入日本后,对日本女训书的形成与发展造成影响。既有如辻原元甫一般,在《女四书·内训》中引用了京师节女的故事进行日语翻译的版本,也有如《本朝女鉴》中源渡妻一般,受到了京师节女的影响后发展成为新的具有日本特色的版本。该文通过对《新刻古列女传》京师节女、《女四书》京师节女、《本朝女鉴》源渡妻3个日本近世女训书中的故事内容进行比较分析,考察《列女传》“京师节女”在日本近世女训书中的流行和改变。近世日本女训书《本朝女鉴》源渡妻中弱化了女子德育目的,加强了人物之间的感情纠葛,通过故事内容的补充与改变凸显了女训故事中的小说文艺性。  相似文献   

2.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进士籍贯刊误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是学界进士群体社会史研究的重要参考书。众多学者根据该书所载明清进士的籍贯进行分省、分地区统计,以期发现古代人才的地理分布规律。但是,该书进士籍贯的刊误,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统计结果的准确性。这些刊误,主要表现为省际进士籍贯刊载互误和省内籍贯刊误两大类,它们有些是延续自《国朝历科题名碑录初集》,有些则是其在编纂过程中新产生的。  相似文献   

3.
荆亚玲 《文化学刊》2012,(6):155-157
《字诂义府合按》是明末清初的一部训诂札记,虽然卷册无多,然而创获颇丰,无论训诂实践还是训诂方法都给后人以诸多启发,本文试从因声求义、以形索义、溯本求源三方面论述该书词义训释的具体方法及其贡献。  相似文献   

4.
关于<关雎>的主旨,汉宋儒者多持颂扬"后妃之德"说,近代以来学者多持男女情爱说.<论语>载孔子论<关雎>则强调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对于"哀而不伤"的含意,人们一直不得确解.上博简<诗论>有关于<关雎>诗的较多的评析,对于我们理解是诗主旨颇有启发.它以"色"、"礼"、情感之说论析<关雎>,远较传、笺和宋儒的"后妃之德"说更接近<关雎>一诗的本义.  相似文献   

5.
张琳琳 《文化学刊》2023,(3):101-104
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对后世戏曲《西厢记》的创作有着极大影响,二者在叙述视角上有很大改变。《莺莺传》看似“全知视角”的叙述模式并未深刻细致地展现人物的情感、性格、心理变化和故事发展背后的促因,而是以冷静理性的语言陈述事实,更大程度上属于“内聚焦”叙事。与此不同,《西厢记》的故事叙述更加细致入微,对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丰满细致,故事发展轨迹清晰,叙述模式属于“零聚焦”叙事。二者不同的叙事模式对作品的风格和思想内涵表达都有很大影响,也影响着作品在读者中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陈畅 《文化学刊》2022,(9):224-227
《虬髯客传》是唐传奇豪侠故事的代表篇章,明代张凤翼据此而作《红拂记》。虽然《红拂记》的故事背景依旧是隋末唐初,但张凤翼的改编使其带有了明朝思想痕迹,如虬髯公甘为人臣结局所体现的“海权”和“教化”思想,李靖成为民族英雄所体现的“大一统”和“抵御外侮”思想,杨素转为开明贤臣所体现的唐明两代社会矛盾的不同。《红拂记》中的人物在继承原作某些思想内涵的基础上,同时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7.
肖青竹 《职业圈》2007,(4):62-64
文章以Steinbeck的小说《愤怒的葡萄》为例,探讨了文体学中的Mind Stvle是如何通过作者在作品中的语言选择来实现的,包括词汇,结构,修辞等,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利于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欣赏作品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8.
《文心雕龙》书名是刘勰文学观点的集中体现 ,它强调的是精妙的艺术构思与精美的文学语言的有机结合 ;而《文选》的选文标准“事出于沉思 ,义归乎翰藻” ,则是萧统文学观点的典型反映。其“沉思”之想与“文心”之思 ,“翰藻”之文与“雕龙”之采 ,名异而实同 ,都体现了他们注重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文学观点。《文心》所论文体 3 4种 ,《文选》3 9种 ,两书基本相同的文体选目近 2 0种。其渊源有自 ,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9.
太宰治是日本著名的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间失格》作为其晚期创作中极具影响力的一部作品,借助主人公大庭叶藏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独特的内心独白表现出作者对于生命的审美追求。战后的日本社会上随处都充斥着颓败奢靡的风气,大庭叶藏在欲望的染缸里浮沉却未放弃思考,从时代环境中着手探索欲望对于生命的存在价值,从与女性的周旋与情欲中升华生命的真谛,最后回归到传统文化之美中做出生命的抉择。在太宰治“向死而生”的生命观里书写了对日本传统文化意蕴的尊崇与向往,重塑了死亡在生命中的角色,明白了“赴死”是为了找寻更高价值的“生”。  相似文献   

10.
余华是中国当代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他用内心写作,用极有控制力的语言,本着简洁、生动、流畅、真实、冷漠的特点,从语言的变异入手,在追求语言的陌生化方面努力探索.文章从余华小说<一九八六>入手,解读余华小说语言的新变.  相似文献   

11.
褚冬雪 《职业圈》2008,(4):97-98
余华是中国当代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他用内心写作,用极有控制力的语言,本着简洁、生动、流畅、真实、冷漠的特点。从语言的变异入手,在追求语言的陌生化方面努力探索。文章从余华小说《一九八六》入手,解读余华小说语言的新变。  相似文献   

12.
理雅各出任牛津大学汉语教授时发表的《就职演讲》,标志着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新学科在牛津大学的确立,同时也标志着英国汉学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开端。演讲词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是我们研究理雅各汉学思想的第一手资料,也是研究19世纪英国汉学和欧洲汉学的珍贵文献。本文以理雅各的就职演讲词为研究对象,解读演讲的主要内容,探讨理雅各的汉学思想。  相似文献   

13.
韩国诗人金亿在韩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从同一原诗《子夜吴歌》的3个韩译文出发,探讨3个译文的翻译及特征,旨在找出不同译文的差异与进步性,从而归纳出金亿翻译汉诗的翻译观。研究发现,在翻译汉诗方面,金亿通过“创造性意译”重现诗的“诗想”,在“本土化意识”下,将汉诗翻译为更具韩民族特征的诗歌形式。  相似文献   

14.
《诗经·邶鄘卫》风诗产生于殷墟旧地,归属河洛地区。从《邶鄘卫》风诗对名物的运用,可考察先秦时期河洛地区中的卫国的名物与风俗,进而探究其地之文化内涵。“名物”概指器物,可分为自然名物及人工名物两大类。河洛地区中的卫人对人工名物也有特别的认知和应用,可分为生活器具及服饰两大类。该文即在此纲要上展开论述,以探究其时其地之名物文化。  相似文献   

15.
《杜子春》是芥川龙之介改编自中国传奇故事的历史小说,其中一个重要的改编之处是加入了杜子春母亲这一角色。基于精神分析学理论,对文本和作家的经历、社会背景加以分析,可以发现《杜子春》中母亲形象的塑造源于芥川的恋母情结。而恋母情结的产生,一方面,源于个人无意识,即童年的创伤性记忆与“内在孩子”的体现;另一方面,源于集体无意识,即因建构日本近代国家需要应运而生的“慈母”形象的建立。《杜子春》中的母亲形象体现了芥川龙之介的个人创伤与日本民族的文化创伤,同时企图通过叙事来帮助自己和读者治愈创伤。  相似文献   

16.
何和平 《文化学刊》2023,(10):202-205
笔者以敦煌《论语》的经文为研究对象,以张涌泉《敦煌经部文献合集·四·群经类论语之属》为底本,以李方《敦煌〈论语集解〉校证》为校本,以王素《唐写本论语郑氏注及其研究》为参校,并以传世的版刻《论语》及诸家校记为佐证,发现:1.敦煌《论语》未有定本,写卷异文较多,包括异体字、假借字、古今字、同义字、避讳字、讹字、羡字、夺字、乙字九种,可据此管窥当时当地的语言面貌。2.敦煌《论语》的校记已出,但以敦煌写卷《论语》为基础,以传世版刻《论语》为辅助,既可互证张氏校记之已言,亦可补注张氏校记之未言,尤其是乙字与同义虚字(词)方面。  相似文献   

17.
呼涛 《对外大传播》2011,(10):44-45
本期选取《纽约时报》和路透社两篇报道分析点评,分别剖析了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和发掘数字背后的新闻。  相似文献   

18.
自2001年《信托法》开始实施,信托制度在我国正式建立。由于缺乏相应的信托登记制度,使得我国的信托登记出现了“有法可依,无法操作”的困境,为信托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本文通过对我国信托登记制度的现状的分析,对我国信托登记制度的完善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艾珺 《文化学刊》2014,(2):185-187
<正>清石成金《传家宝》篆刻"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印文语出明代哲学家王艮《乐学歌》:"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或言之,快乐是由于学习,学习在于学习之乐;不快乐则非学习,不学习谈何快乐。与古人对话,学习古人智慧,是人生一大快乐。故而,曾国藩的"君子三乐",首为"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其次是"宏奖人才,诱人日进"和"勤劳而后憩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