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6 毫秒
1.
该文总结了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翻译中的译者身份存在的不足,指出前者会导致译文的机械性,束缚译者身份,而后者会导致译文的主观性,译者身份不受约束。这两种翻译观都是不利于翻译研究的。建构主义翻译范式以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普遍语用学为理论指导,承认译者身份在主体间性关系中存在不确定性,译者身份受意识形态、言语倾向、文本内容、翻译策略等内外部因素影响。该文通过数学模型讨论建构主义翻译中译者“身份”问题,译者以语言为媒介,可以同作者和读者建立一个动态“三角对话关系”,实现主体间的共识。  相似文献   

2.
张欣 《文化学刊》2014,(1):125-128
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研究文学翻译与文化交流之间的关系。文章以《水浒传》库恩德语译本《梁山泊的强盗》为研究对象,结合译介学及文化翻译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在仔细研读《水浒传》原著及库恩译本的基础上,分析译本对原文所做的翻译操作以及对中国特有文化现象的处理;同时解释中德文化差异、时代背景及个人价值观对译者的翻译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新闻翻译中,众多译者均遵循关联理论翻译观进行翻译工作。而网络新闻翻译与传统新闻翻译相比存在一定特殊性,要想证实关联理论是否也同样适用于网络新闻的翻译过程,就必须进行实际调查研究。基于此点,本文在概述关联理论翻译观的基础上,以20位网络新闻翻译者为访问调查对象,对关联理论在网络新闻翻译过程中的适用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贺麟先生的高足高全喜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贺麟的译者生涯实质上是两个不同的贺麟。这一观点基本明确了新中国的成立可以作为贺麟翻译思想发展的文化分际线,为深入贺麟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该文梳理、回溯两个阶段的贺麟在翻译动机与经历、翻译策略与方法以及翻译思想与建树3个方面的变迁,诠释其间翻译实践与主张新的内容,再现贺麟不平凡的译者人生。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推进,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日渐繁荣。若要将特色农产品更加有效地推向国际市场,特色农产品的英文翻译在推介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特色农产品翻译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农产品的受欢迎程度。要帮助特色农产品更好地实现全球化推广,其英语翻译就必须实现标准化。因农业翻译的行业特殊性,其对译者的专业性有较高要求,需要译者认真学习翻译理论,严格遵循忠实性原则、专业性原则、简明性原则等翻译原则,深入研究翻译技巧,巧妙选择翻译方法,从而进一步推动特色农产品英文翻译标准化的发展,促进宁夏特色农产品更好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6.
苗秀艳 《职业圈》2007,(5S):95-96
从翻译美学的角度讲,一个合格的译者若要具备必需的审美条件,就应该接受一定的审美教育。另一方面,汉、英民族不同的审美习惯反映在语言上表现为各自独特的表达方式,审美教育则有助于译者了解两种语言的审美习惯,在翻译过程中加强审美意识,从而译出优秀的作品,因此审美教育在大学翻译教学中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作为翻译实践的主体,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通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实现翻译目的。从理解原文到表述译文、从选用翻译策略到译文选词的整个过程中,译者主体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译者主体性问题对提高译文质量、达到翻译目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是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政治文献。该文选取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两篇维译文,结合政治文献翻译的特点,从原文理解、翻译策略和方法及语言风格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译者主体性在这两篇维译文中的具体体现,旨在为今后政治文献维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从翻译美学的角度讲,一个合格的译者若要具备必需的审美条件,就应该接受一定的审美教育。另一方面,汉、英民族不同的审美习惯反映在语言上表现为各自独特的表达方式,审美教育则有助于译者了解两种语言的审美习惯,在翻译过程中加强审美意识,从而译出优秀的作品,因此审美教育在大学翻译教学中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苗秀艳 《职业圈》2007,(9):95-96
从翻译美学的角度讲,一个合格的译者若要具备必需的审美条件,就应该接受一定的审美教育.另一方面,汉、英民族不同的审美习惯反映在语言上表现为各自独特的表达方式,审美教育则有助于译者了解两种语言的审美习惯,在翻译过程中加强审美意识,从而译出优秀的作品,因此审美教育在大学翻译教学中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王冰华 《文化学刊》2016,(4):218-219
文化环境可以影响翻译活动的总方向、翻译策略、译者对文本的选择、译者的素质等,本文便主要研究文化环境对翻译活动产生的这四种影响,说明翻译活动中文化环境的重要性,提出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可以促进翻译事业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翻译标准是评价译作良莠的准绳,对翻译理论和实践有着积极指导的作用.要成为合格的译者,就必须熟悉翻译的标准.文章对中西方翻译标准的理论进行了综述并阐述了译者应具备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我国越来越注重提高文化软实力。湘漓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其相关资料的外宣翻译质量对我们是否能讲好中国故事有重要影响。湘漓文化史料中的文化负载词众多,如何贴切地将它们翻译出来是译者必须思考的问题。该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人际元视角出发,结合具体案例讨论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灵活运用直译法、意译法和音译加注法,力求寻求最佳的翻译方法。该研究旨在提升湘漓文化相关文本的翻译质量,为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提供参考,并通过此次研究,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从生态翻译理论出发,探讨生态翻译理论对于解释方言的适用性。根据自建的《红楼梦》中南京方言中德译本平行语料库,认为方言翻译应注重生态翻译理论提出的多维适应及多维转换。该研究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统计了译者具体运用了哪些翻译方法和技巧来实现三维的适应性转换并对翻译效果进行分析,从而为方言翻译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以期促进中华文化外译,传播博大精深的方言文化。  相似文献   

14.
翻译是人类文化交流最悠久的活动之一,它从一开始就教行了非常重要的社会功能,徒人们的语际交往成为可能,译者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文章探讨了译者在文学翻译中的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翻译大家许渊冲先生提出了“三美论”,强调翻译的译作应该体现出原稿意、音、形上的三美。但因中英文化差异,翻译中“三美”的实现需要根据原稿的内涵、逻辑、美学等作出翻译补偿。该文以《白马湖之冬》为例,选取著名翻译家张培基先生的译文,探索译者是如何通过翻译补偿更好地展示翻译“三美”,并为散文初译者提供有益的分享和借鉴。同时,通过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及其丰富的娱乐生活,进而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内涵丰富,包括种类众多。在国际交流频繁的时代背景下,翻译作为国际沟通桥梁,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能够推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世界,对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英译案例,在外宣翻译视角下,译者总结非遗英译难点如非遗名称翻译准确性、非遗相关翻译、标准与形式的统一规范,探讨可采用的翻译策略,以期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专有项的英译达到更好的外宣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7.
赛珍珠英译《水浒传》从头至尾体现了译者文化和合主义翻译思想。文章通过与原文比对,举证赛珍珠英译《水浒传》采用的文化和合主义翻译表征,以期促进《水浒传》外译研究和赛珍珠研究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8.
区域文化研究有助于区域精神的塑造,而区域翻译史研究则是对区域文化进行的翻译场域书写。该文以河北译者群体为考察对象,从籍贯分布、语言背景、专业领域等方面对断裂分散史料进行了拼接,从而使隐迹的河北译者群体逐渐走向显形。在梳理文献的同时发现,译者群体动态流向、身份构成、语种选择,以及区域翻译培养机构、出版资源、研究关注等因素都影响河北译者群体意象的形成。该文旨在以译者角度管窥河北翻译史,以翻译角度鉴照河北文化史,以期唤起学界对河北译者群体研究的关注,为河北区域文化史研究开拓多元角度和崭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公共交通中的双语服务是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准。通过对吉林省公共交通公示语汉英翻译发展现状分析发现,公示语翻译缺少完整统一的翻译标准,且存在翻译相关的诸多问题。为提升国际化形象,吉林省公共交通公示语汉英翻译还需高度重视其翻译效果、提高译者待遇及翻译者水平和素养、提升翻译质量、加强翻译标准的多渠道传播和多层级传播,以及建立健全翻译质量标准体系和监控的一系列规范化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歌曲翻译与其他翻译不尽相同,除歌词以外,歌曲翻译还受制于音乐.歌词具有诗意美和音乐美,歌曲翻译也必须体现作品的文学属性和音乐属性.从美学角度看,翻译实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它是审美主体(译者)对审美客体(原作)的审美要素进行分析、综合、转化加工,直至完成的审美再现活动.译者(审美主体)应努力发掘出原作(审美客体)的语言(音乐语言和文学语言)所要表达的一切,把原作的神韵和艺术意蕴通过译语再现出来,使受众如同直接欣赏原作那样被打动,得到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