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国际性学术议题,但外国学者的关注程度相对不高,中国学者论文的影响力相对较弱;中国主流新闻媒体是中外学者共同的、主要的信息来源,但二者论文的研究视角、议题偏好、理论基础、研究路数均有所不同,秉持的立场和态度也有较大差别,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不同解释。中国学者的论文清晰地展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渊源、内涵与意义,有助于增进海外学界对这一重要思想的了解,但仍有缺憾。为改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学术界的传播状况,我们应该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考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在地实践,反驳歪曲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言论,还应与海外学者展开平等的学术对话。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论文是学术共同体交流的主要方式。它代表了一个时期学界的发展方向,也是学术共同体评判的标准。^((1))因此,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具有高影响力的文章,可以说是扩大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文章被全球科学家引用得越多,就说明关注度越高,影响也越大。^((2))被引用频次相对较高,而且被引用周期也比较长的论文,通常被称为高影响力论文。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闻界迫切需要一批具有全球视野、熟悉中外社会与化、并且具有良好英新闻采访写作与编辑能力的高水平复合型专业人才,一大批国家级新闻机构对高级英语新闻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4.
毛曦 《文化学刊》2011,(3):156-160
论文的质量与主体的学术素养有密切的关系。针对学术论文写作教育中存在的缺失,笔者认为应重视学术价值观与学术道德教育,科研人员应克服功利心态,具有追求科学性、尊重他人学术成果等学术道德;重视创新问题的教育,对于创新性做综合性的多层面的理解;重视学术论文写作规范教育,注意"摘要"和"绪论"中必要信息的含量;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教育,倡导通过多种途径的学习与实践,不断提高理论思维水平;重视知识、资料积累和认知结构更新的教育,不断适应学术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20 0 2年 1 2月 1日至 3日 ,由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与深圳大学留学生部联合主办、深圳大学留学生部承办的“中国海外贸易与海外移民学术讨论会”在深圳大学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中外学者共 50余人。与会学者 (以下省略敬称 )主要围绕中国的“海外贸易”、“海外移民”问题提交和发表论文。现将学术观点简要综述如下。关于海外贸易研究。李木妙讨论了 1 6— 1 8世纪中国海外贸易的影响 ,指出 ,明清之际 ,中国的海外贸易是世界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济活动。中、西商品交流与航海贸易的利润 ,直接加速西欧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双方贸易的发…  相似文献   

6.
"文化中国"这一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一批马来西亚华侨生,第一次被成功地运用于学术之功当推韦政通,将其发扬光大并成功运用于学术实践的系傅伟勋,杜维明则是"文化中国"论说在英语世界的弘扬、宣传者,张岱年、方克立等一批学者则是"文化中国"理念在国内学界的提倡者。我们应该利用"文化中国"理念做足文章,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诗的故乡,文辞之邦,因而中国学术历来十分重视文采,文采是中国文化的文脉。大概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我国的学术论文开始逐步淡化“文采”,崇尚“格式”。到了今天,则已完全不讲文采,只讲“格式”了。中国文化与学术的文采传统已有被中断的危险。此种形式的论文难以推动中国学术的发展。作为一名学者,应用独特的富于个性化的理性探险和感性表述来展示其对人生和世界真理的生命证悟与探索,而论文的写作必然要写得生动辨洁、讲究文采斐然、文若春华。因为,文采永远是上乘学术论文所需要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诗的故乡,文辞之邦,因而中国学术历来十分重视文采,文采是中国文化的文脉。大概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我国的学术论文开始逐步淡化"文采",崇尚"格式"。到了今天,则已完全不讲文采,只讲"格式"了。中国文化与学术的文采传统已有被中断的危险。此种形式的论文难以推动中国学术的发展。作为一名学者,应用独特的富于个性化的理性探险和感性表述来展示其对人生和世界真理的生命证悟与探索,而论文的写作必然要写得生动辨洁、讲究文采斐然、文若春华。因为,文采永远是上乘学术论文所需要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十五年来,<中国文化研究>一贯坚持弘扬中华文化、融通古今中外的方针,正确处理了创新与继承、前沿与基础、宏观与微观的关系;既尊重名家,又积极扶植新人;既为本校学者提供了展示学术成果的园地,又注重刊载校外学者的力作,因而成为一个高品位、高水平的学术期刊,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这是值得庆贺的.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传统诗学中感悟这一文化资源的发掘、清理,是我近期在有关中国诗学的研究中思考得比较多的一个问题。除先后多次在一些学术场合谈过我的看法外,还于2002年发表过《中国诗学的文化特质和基本形态》一文,对其意义作过一些初步的说明。近期撰写的《感悟通论》,原是我所撰著的《中国现代学术通论》中的一章,完成后未及发表,就在一些年轻的学者中传阅,他们中的几位并从各自的角度写成论文,尝试对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由于各人不同的知识背景,对问题的认识也各有其独到之处。这里将它们集中刊出,目的在于能引起学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并借以促进中国传统诗学的现代转化事业。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高被引视角探究近20年有关中国民间传说的研究成果。笔者通过CNKI所获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发现高被引论文的发表高峰期是2000—2005年;民间传说研究呈现跨学科特色,研究热点集中在传说与历史、族群记忆,文化审美研究,都市传说和学术史等方面。近20年民间传说研究虽在研究视角及范式有所突破,出现了“传说动力学”范式,但仍然存在学术共同体不稳定、研究范式较单一、传说研究质量与丰富的传说资源不匹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传统诗学中感悟这一文化资源的发掘、清理,是我近期在有关中国诗学的研究中思考得比较多的一个问题。除先后多次在一些学术场合谈过我的看法外,还于2002年发表过《中国诗学的文化特质和基本形态》一文,对其意义作过一些初步的说明。近期撰写的《感悟通论》,原是我所撰著的《中国现代学术通论》中的一章,完成后未及发表,就在一些年轻的学者中传阅,他们中的几位并从各自的角度写成论文,尝试对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由于各人不同的知识背景,对问题的认识也各有其独到之处。这里将它们集中刊出,目的在于能引起学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并借以促进中国传统诗学的现代转化事业。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传统诗学中感悟这一文化资源的发掘、清理,是我近期在有关中国诗学的研究中思考得比较多的一个问题。除先后多次在一些学术场合谈过我的看法外,还于2002年发表过《中国诗学的文化特质和基本形态》一文,对其意义作过一些初步的说明。近期撰写的《感悟通论》,原是我所撰著的《中国现代学术通论》中的一章,完成后未及发表,就在一些年轻的学者中传阅,他们中的几位并从各自的角度写成论文,尝试对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由于各人不同的知识背景,对问题的认识也各有其独到之处。这里将它们集中刊出,目的在于能引起学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并借以促进中国传统诗学的现代转化事业。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传统诗学中感悟这一文化资源的发掘、清理,是我近期在有关中国诗学的研究中思考得比较多的一个问题。除先后多次在一些学术场合谈过我的看法外,还于2002年发表过《中国诗学的文化特质和基本形态》一文,对其意义作过一些初步的说明。近期撰写的《感悟通论》,原是我所撰著的《中国现代学术通论》中的一章,完成后未及发表,就在一些年轻的学者中传阅,他们中的几位并从各自的角度写成论文,尝试对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由于各人不同的知识背景,对问题的认识也各有其独到之处。这里将它们集中刊出,目的在于能引起学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并借以促进中国传统诗学的现代转化事业。  相似文献   

15.
学术论文现存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可读性不强等三大弊病。论文的修辞文采表达,受学科、论题、作者性情等因素的制约。注重文采是古今一脉相承的学术传统。一般的社会科学人文领域学术论文的写作,应讲求修辞,追求文采,以增强可读性。写作理念应更新,文风宜端正,写法应调整,学术论文写作大有文采的用武之地。学者应开拓胸襟,扩大视野;见贤思齐,效法前贤;虚心揣摩,在实践中锻炼表达能力,提升写作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6.
尽管已是冬令大寒天气,西子湖畔云松书舍庭院依然郁郁葱葱。我们在和煦的冬阳下访问了一位青年学者,与他畅谈学术研究之道,倾听他20年来所经历的学术人生。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中亚文化研究会、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中国少数民族对外交流协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西北民族学院联合主办 ,西北民族学院承办的中国 2 0 0 0年丝绸之路与西北少数民族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8月 6— 8日在兰州召开。来自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以及美、日等国的一百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 ,提交论文和提要 90余篇。与会学者以丝绸之路为中心议题 ,探讨了丝绸之路与西部开发、海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上的西北少数民族及中西文化交流 ,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综述如下。丝绸之路与西部开发丝绸之路与西部开发是这次会议讨…  相似文献   

18.
有清一代近三百年 ,既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终结 ,也是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向近代发展与变化的转折时期 ,对这一时期学术文化进行深入探究 ,无疑对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后期学术文化的发展以及对近代学术进行导源溯流的研究等 ,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大半个 2 0世纪 ,对清代学术文化的研究却明显较为薄弱 ,这种状况至 70年代末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才有所扭转 ,而王俊义教授与黄爱平教授 ,则为在此方面较早辛勤耕耘并领风气之先的学者 ,他们在清代学术文化研究领域发表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学术成果 ,如《〈四库全书〉纂修研究》(黄爱平著 ,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19.
由汤一介、李中华主编,由一批著名学者分撰的《中国儒学史》,计450万字,从先秦写到现代,时间跨度2500年,详述了儒学产生、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汤先生为该书所写总序,洋洋五万余言,一方面它是对《中国儒学史》写作指导思想、写作视野、编写方式、全书特色的宏观论述,因此是一篇高水平的切合全书内容的总序;另一方面它又是改革开放以来汤先生对儒学研究一系列哲学思考的一次总汇和结晶,它超出了一般书序,是可以独立成书的,它展示汤先生老年时期自由的思想、独立的见解、创新的观念,体现了他走在时代的前列,引领学术潮流的风采。总序是一篇下了大功夫的厚重之作,是汤先生晚年最具系统性、学术性、理论性的作品,可以称为"汤一介晚年定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屈原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2007年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9月23日至25日在杭州举行。会议由中国屈原学会与浙江大学共同主办,浙江省委常委、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曦及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崔富章教授、方铭教授等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以及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50余位学者参加了这次大会。会议以“21世纪楚辞学的拓展与创新”为主题,共收到论文140余篇,涉及到屈原及楚辞研究的各个方面。在20世纪的楚辞学研究中,出现了一批卓有成就的著名学者,这次大会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回顾这些学者对21世纪屈原及楚辞学研究的贡献。安徽师范大学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