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裔美国文学是美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华裔作家在美国文坛涌现。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以独特的文化身份和生存体验再现中国形象,以文学作品为工具向西方读者传播中国文化。这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较早方式,也是华裔作家们参与国际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实践之举。该文从文化传播和文化自信的维度分析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中国文化,有利于探究华裔作家自信的文化书写态度和传播中华优良文化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历史长河中走来,向时代洪流中走去,每一步都铿锵有力。在文化自信的新时代,赓续中华文化血脉、传承传统文化精神、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传播与传承是实现文化强国的应有之义。该文通过对怀化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深入探索推进新时代高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切实有效途径,从优化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加强优秀地域文化传承等角度提出建议,以期丰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内容,为新时代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注入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3.
高校是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阵地,礼仪文化建设作为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助于大学生对中国文化价值的肯定,坚定信念,规范大学生言行举止,促进内外兼修、全面发展。文化自信能为礼仪文化建设提供思想源泉和理论支撑,礼仪文化建设是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载体,两者同频共振。因此,在文化自信视阈下通过优化教育内容、促进认知认同,强化礼仪实践,能够实现礼仪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陈超芳 《文化学刊》2023,(1):164-167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中依赖的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融媒体背景下,以抖音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日益成为高校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高校学生日益成为优质内容的生产者、发布者、传播者。传统文化活动与抖音推出的二创刺激计划相结合在线下全面展开,以“社火”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全面形成线上线下互动的局面。本文以融媒体时代,传统优秀文化提升高校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为课题,从传播素材多样性、传播形式多样化、传播育人效果等三方面对融媒体时代传统优秀文化的文化自信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同时,也对包括教学内容的去中心化很容易加深历史虚无主义、教学形式的泛娱乐化很容易削弱国家民族情怀、教学效果受限于传播主体的能力反而增加了技术育人的难度等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从高校应当接纳融媒体为日常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当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泛娱乐化倾向矫正工作、高校应基于大数据量化技术做好与教学融媒体账户的对接工作等对策的角度,就提升传统优秀文化对于高校学生的文化自信教育功能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华优秀文化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自信心和自豪感最根本和最坚实的后盾,也为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了良好的氛围环境。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行,中国也逐步完善了同沿线国家的经济交流和人文往来,并采取了签订双边协议、开办艺术展览、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诸多策略,促进了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推动着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该文通过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华优秀文化在国内外传播的现状,了解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价值意义,研究出新的中华优秀文化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动力之源,更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不仅利于赓续中华文脉,更能汇聚中华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不仅符合文化自身发展规律,更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要求。该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中的方式、与多元文化的交织碰撞及文化霸权等方面入手,明确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来激发文化的创新力,又要建构中华文化国际话语体系,来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软实力。在转化文化自信的过程中,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注入深厚的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明确要求,明确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历史性目标。中华文明是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有机结合体,其传播与文化自信自强相互促进、深刻互动。要在立足文化自信、坚守文化立场的基础上,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新时代,要实现中国特色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的创新突破,需要围绕中华文明传播、深化文明交流展开,用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代表的自主创新理论和概念重新定义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华民族5000年积累下来的智慧、情感、意志的结晶。它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源头活水。在汉语国际推广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在波诡云谲的国际关系中站稳脚跟的基石,为此精选文化传播的内容、提升跨文化传播意识、开拓文化传播新渠道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展示真实立体的中国、推动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9.
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的历史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文化育人融合创新研究,主要包括3个内容: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文化育人有着内在关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体现为文化传承、道德示范和历史借鉴3个方面。同时,高校文化育人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有效方式。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校文化育人的实现具有价值意义。具体包括:历史价值体现为坚定传统文化认同;现实追求体现为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要求体现为推进文化育人工程。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文化育人融合思考,提供了明确教育目标、丰富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方法等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背景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埃及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一,自古就与中国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该文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追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埃及文化的历史影响,通过分析中埃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确立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埃及传播的具体现状。从交流主体、项目种类、挖掘深度及交流平台4个方面探究制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埃传播的原因。该文研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加深中埃交流、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丰富世界文化多样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言论集纳     
《对外大传播》2011,(12):64-64
要坚持文化输出的内容主体是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增强文化自信。在西方文化输入的强力冲击下,相当多的人漠视本国传统文化,甚至对传统文化嗤之以鼻。这种现状及其引发的传统文化市场萧条,严重打击了国民对本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在西方传播中华文化的经验告诉我,中华传统文化不但在世界上有市场,  相似文献   

12.
“加强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是增强国际话语权与展示真实、立体、全面中国形象的战略考量。跨文化背景下,国际局势动荡与世纪疫情多变的传播情境,致使中国故事的国际接受与传统文化叙述仍存在定型化、传统文化延续、跨文化传播实践不足等困境。为此,着力构建对外传播理念与路径的创新机制尤为迫切。本文重点探析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化叙事与我国国际话语权提升的交互效能,以此促进视听媒介与讲好中国故事之间的纵深联合,彰显中国以“自我”参与者形象建构的国际传播机制求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自信作为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凝聚着中华体育精神和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也承载着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更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自信的构建,能够帮助大学生理解和运用体育力量的创新力、体育地位的凝聚力及体育精神的感召力,传承和发扬传统体育文化、红色体育思想及时代体育精神,从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自信入脑、入心、入行,为进一步提振大学生文化自信讲好“体育故事”,贡献“体育力量”。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与新形态,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而创新衍生的新理念。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通过传播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实现传统美德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互联网的发展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互联网+”时代信息量快速增长,学生可以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取精神内涵,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  相似文献   

15.
区分表里,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并随着历史不断发展,用以探索事物现实反映与内在驱动力的思考哲学。本文通过回溯20世纪占支配地位的国际传播发展脉络,结合新时代中国提出的全球性倡议,从“表”与“里”的层面分析系统化国际传播的运作机制,以启迪全球文化新秩序下的中国定位与国际传播使命。本文提出,将新时代国际传播纳入国家战略的系统工程,需要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的历史资源、中国传播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思想内核、中国媒介所装置的内容文本等维度建立对外传播自主体系。只有统筹多方,中国的国际传播才能从“表”与“里”的层面形成步调一致、意志统一的配合,才能实现系统工程架构,并凝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全球性倡议的国际共识。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作出战略部署,并明确提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重要要求。这为在新征程中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根本遵循。在“2022和合文化全球论坛”上,国内外各界嘉宾围绕“和合文化与促进共同发展”分享思想观点。大家一致认为,和合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于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建设开放式世界经济以及世界各国实现绿色繁荣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具有极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更是红色旅游资源大省。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推进,陕西红色文化也需要传播到国际社会,让世界了解陕西的革命历史和文化内涵,展示真实、立体的陕西形象,服务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助力讲好中国故事。该文聚焦陕西红色文化的对外传播,以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理论为指导,通过对陕西红色文化外译和对外传播现状的调研,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了陕西红色文化外宣翻译与国际传播的提升策略,旨在提升陕西红色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的效能,实现最大化的跨文化传输,使红色文化真正地“走出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大熊猫借助“熊猫外交”与“熊猫文化”走向世界,成为世界了解中国与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从跨文化传播视角来看,中国以大熊猫为媒介建构出以“萌文化”为基础、中国文化为核心以及“和文化”为灵魂的“熊猫文化”内涵;针对目前熊猫文化在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着消费色彩浓厚和泛文化现象严重的问题,需要国家牵头,多方合力,重视熊猫文化研究和熊猫IP打造,加强国内外传播力度,以助力提升中国文化自信与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相关,而高校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要增进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高校的教育,就需要合理引进地方传统文化的形式、内容,充实特色校园文化的同时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以文化建设的加强提升学生乃至周边地区民众的民族自信,进而促进中国梦的实现。该文主要对绵竹年画在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图书馆的传承途径展开研究,提出有关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调研了部分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认知现状,分别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3个层面进行考察,通过分析现状,进一步从社会、高校、家庭、个人4个方面探索当下青年人文化自信缺失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实需要,从完善社会保障、加强学校教育、充实家庭引导和夯实个人素养4个维度给予相应的建议和策略,致力为高校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输出更有意义的实践方式,以期提升大学生对文化的认同感和认知度,加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