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该文的核心目标是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有效地在高校中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同时应对由此而来的挑战和把握机遇。通过文献综述和对当前实际情况的深入分析,该文揭示了高校红色文化传承在教育实施方式、新媒体应用、学生接受度等方面的现状,特别指出了在新媒体环境下,红色文化传承面临的主要问题,如内容更新与时代脱节、传播方式的单一性、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的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策略,包括积极应用新媒体、制定相关政策与规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通过这些综合策略,不仅可以提升红色文化在高校的传播效果,还能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接受度。  相似文献   

2.
高校是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主要场所,并且肩负着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的责任。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人才,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施过程中承担着中流砥柱的角色。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高校教育工作更加注重对学生们知识与专业技能教育,忽视了学生们文化素养的培养。红色文化当中蕴含着深厚、浓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人文情怀,将红色文化渗透到高校教育工作当中,具备极大的育人功能与价值。该文针对红色文化内涵以及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意义进行详细分析,提出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现存问题,并为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新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如今,科学技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在多个行业中,网络信息化建设深刻影响着多个领域,新媒体技术的出现给高校红色文化传播带来了便捷,怎样通过红色文化网络传播的形式培育优秀人才,促进国家的繁荣发展是一个重要主题。该文主要以如何在新媒体中实现红色文化网络传播为重点进行阐述,首先,分析高校传播红色文化的价值;其次,介绍新媒体环境向高校网络传播红色文化的问题;最后,从整合红色文化网络传播的主题,创设网络传播环境、拓展网络传播受众,加大学校网络监管力度、构建完整的红色文化网络传播平台,促进网络传播进程等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新媒体环境下提高红色文化网络传播效率的策略,以期给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将从企业文化宣传概述、企业文化宣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新媒体背景下企业文化创新宣传策略三个方面进行相关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新媒体环境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开始发生转变,依靠新媒体优势为党建工作开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与优质平台。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作为企业发展中的重点,需要从转变传统党建工作模式入手,利用新媒体技术解决工作中的不足。有效开展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才能提高员工的凝聚力,让员工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确保职工思想政治观念与价值取向的准确性,发挥党建工作影响力,借助党建工作的引导作用,结合实际情况,才能有效落实国有企业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互联网新兴技术发展趋势迅猛,我国政府也加大了推动互联技术发展的力度,且当下信息网络科学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社会中各个生产与工作领域当中去,当然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因为将信息网络科学技术应用到教育事业当中去,一方面有效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充分满足了当下高校中大学生对于教学学习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网络新媒体发展迅猛,快速及时地信息交互,时刻影响着青年学生思想,因此,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革新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机制、充分发扬信息技术的优势、改善网络思政教育环境、创建网络思政教育团队为抓手,保障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开展.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高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愈发凸显。从高校教育角度来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视为一项必要原则与重要工作,有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体系的积极构建,促进社会文化资源的整合。在高校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传统文化最强、最旺盛的生命力,是对传统文化的激活,也为新时代新媒体的传播发展提供指导,为新媒体传播平台的搭建提供智慧支持。该文首先阐述了高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其次分析了新媒体时代高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则;最后论述了实施路径,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对企业发展而言,党建工作对企业生产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党建工作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企业党建工作有了重要平台.文章结合新媒体的发展,探索出新媒体对党建工作的实质影响,并提出党建工作的创新策略,希望能为企业党建工作找到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罗晓雪 《职业圈》2014,(36):31-31
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不管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来说还是对于企业履行社会职责而言都是一种重要保证,同时它还是促使企业党的事业持续取得新成就的基础性工程。出现并且获得快速发展的新媒体,为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挑战、创造了新机遇、提供了新平台以及开辟了新视角。基于此,本文将主要探讨在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党建工作的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教学管理同样应适应教学发展.当今高校教学管理飞速发展,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应改进管理体制,提高工作率,并不断提高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信息技术得到了蓬勃发展,特别是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优化教育教学理念、教学实践改革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职英语作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体系中的核心构成模块,是高职院校学生求学过程中必修的一门课程,所以高职英语教学应当引入信息化技术,加快推动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逐步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新媒体环...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科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时代也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程度的提升而到来,而在我国新媒体领域的不断涌现的背景环境下,我国人民的消费观以及消费方式也逐渐发生了概念,这就使得我国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也开始受到了冲击,所以企业也需要在这一新形势下适当地改善策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不断进行创新,从而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基于此,文章对新媒体环境下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进行分析以及下文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无论对大学生自身成长还是对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全局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诞生了新媒体这一全新的传播方式,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展开教育,是高校与时俱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高校要不断创新方式,让新传播媒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5.
企业文化宣传是维系企业稳定运行长久发展的关键手段,为了凸显企业文化宣传作用,与时俱进采取新的宣传模式是比较重要的基本原则,如果企业文化宣传工作过于滞后,则必然容易流于形式.新媒体融入企业文化宣传是新趋势和新方向,文章即重点围绕着企业文化宣传中新媒体的融合发展,首先指出了新媒体融合的必要性,然后又分析了当前企业文化宣传中...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文化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文章分析了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的负面影响,并从思想观念、管理机制、内容和方法的创新上,提出了坚持创新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移动通信、数字网络等新媒体逐渐取代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已经成为获取社会信息的重要方式。伴随信息技术在我国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而不断创新,基于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新媒体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深度融入,并且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企业文化建设当中,可凭借新媒体的互动性、多样性、实时性等特点提高文化宣传力度,创新文化建设途径。文章从新媒体视角下,探究企业文化建设所需要创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文化扶贫工作已经成为大众关注的重点。高校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服务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在文化扶贫工作中的责任和任务,积极主动地参与文化扶贫工作。基于此,该文首先阐述了文化扶贫概况及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在文化扶贫中的优势,并简要分析了扶贫研究现状及常见问题,然后从加强资源整合力度、扩大文化扶贫的深度和广度、重视服务内容和形式创新、建立科学激励制度方面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文化扶贫的策略,旨为文化扶贫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9.
促进高校博物馆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坚定文化自信及高校传统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美育是通过培养学生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美育不应只是简单的理论层面和被动说教,还要通过与不同形式艺术作品的互动,达到对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情感形成积极正面引导的目的。美育实践是培养完美人格的重要一环,其育人原则是对人生观的培养,美育实践是人生观早期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止于至善,方能臻于至美。高校博物馆需要进一步发展创新馆内的陈列展示形式,大力发展美育实践,让学生通过高校博物馆文物去贴近历史,感悟中国文化,增强民族自信,这是坚定文化自信、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论基于和谐理念的高校教学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培红  王德民 《职业圈》2007,(24):174-175
和谐是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和谐强调协调、均衡和有序.以和谐理念来审视高校教学管理,就是要使高校达到教学管理思想和谐、教学内容和谐、教学秩序和谐、人际关系和谐、教学评价和谐,从而实现高校教学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