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静 《上海教育》2005,(9B):55-55
在真正互动的课堂上,一定会出现许许多多教师备课时不曾预料的问题。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我的观点是不回避,直接面对学生的各种“发问”,因为妥善处理好课堂上出现的各种问题不仅是对教师教学理念的考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求异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2.
3.
张帮群 《教育文汇》2012,(10):37-37
最近,学校心理咨询信箱收到一些学生来信。 一位高二男生写道:今天老师又重复了他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你连这么简单的问题还要问?”我一时不知哪来的勇气,竞和老师争辩起来。  相似文献   

4.
教师如何提高发问技巧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本文从明确发问的目的、掌握发问技术、选择发问策略、了解问题的认知水平、改进发问的行为的具体步骤和技巧等五个方面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发问”在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增加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活动方面的作用,并详细地介绍了美国学者对“发问”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中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那么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发问,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提问的能力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才会真正提高。  相似文献   

6.
有疑而问,由问导思,由思出新。敢想、会思、善问是学生树立创新精神和形成创新能力的核心。而思考的实质即是对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学生只有发现问题,才有可能提出问题。时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包办一切,学生连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机会也没有,坐在教室里受“驱使”、“奴役”,谁还乐学?为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思考和发问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挑战教师和书本这些所谓的权威。学生发问时,教师要乐意倾听学生的意见,善于发现发问中的智慧火花,给予表扬与肯定,使学生感到问题的价值(也是学生自身价值的显现),进一步激励…  相似文献   

7.
上课提问,是我们做教师的常规武器,常用常新。实施新课改以来,课堂上有着很好的教学民主,师生互动,我们提问学生,也欢迎学生提问我们。可对学生的意外的发问,该如何对待呢?  相似文献   

8.
学生发问权的丧失反映了当前对课堂教学目标评价中的一种顾虑,也反映了如何去体现“教学相长”真正意义的问题。学生放弃发问权显然会丧失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9.
受几千年文化背景的影响及传统教育制度束缚,我国学生质疑的意识比较薄弱。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是不敢质疑——囿于传统和习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往往不敢提出问题;另一方面是不能质疑——学生习惯了那种授受式的教学方式,学习过程中难以受到思维的冲击,久而久之,形成了思维的惰性,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重点针对学生在形成问题意识过程中的“不敢”和“不会”展开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不仅敢问,而且想问、乐问和善问。  相似文献   

10.
善于发现问题 ,勇于提出问题 ,并在提出问题后 ,能主动去寻求答案 ,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表现 ,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教学中 ,利用“提问记录册”制度 ,能在激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勇于提出问题 ,并主动寻求答案方面收到良好的效果。1 “提问记录册”的创建及应用方法“提问记录册”是指在各班的课代表手中持有一本记录着本班提出问题者姓名、提问日期、问题内容、回答者姓名和备注等栏目的一本小册子 ,用它记录学生提出的与生物学知识相关的问题内容。“提问记录册”记录的内容、质量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 ,期末总评…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探讨了素质教育中的课堂发问艺术,具体阐述了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应把握新、实、活、序几个原则,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2.
刘开于《孟涂文集》中云:"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意思是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可见,"问"对"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现在的中学语文存在教学效果不显著,语文课堂一片沉闷,教师语重心长,苦口婆心,学生...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问,大力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精神和思考问题答案的能力,促进全体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学生自主发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质疑,把自己的疑惑提出来,问老师、问同学,从而达到正确理解的行为。鼓励学生自主发问的情形在数学课、科学课中较为常见,而在语文课中就非常难得了。那么,语文课是否需要让学生自主发问呢?笔者认为是必不可少的,理由有二—  相似文献   

15.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就会有怎样的数学课堂。对于学生而言,能在课堂上认真思考,善于发问,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的直观体现,是学生是否真正融入课堂的重要依据。数学教师在课堂上采用正确的方法,正确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问是学生能够成为课堂主人的重要保证,也是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6.
诗人的发问     
在绚丽多彩的古诗词里,有很多传诵千古的发问。它们有的令人深思,有的寄托着强烈的感情,还有一些则是自问自答,引起话题。让我们去看看这些诗词中的发问,有多少你已经知道答案。辽远的问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忧伤的问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南唐】李煜  相似文献   

17.
韦素珍 《考试周刊》2011,(74):92-93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课堂“发问”的主动权由教师掌握这种传统教学手段一直延续至今。课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材承载着的知识,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体验来获得,学生必须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进行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活动。把课堂设疑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8.
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但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极少发问,往往是教师越俎代庖,如何问,问什么,教师早已设计好写进教案。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语文课堂成了一问一答式的流水作业。  相似文献   

19.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喜开始。"在学生创新素质中,创新思维力是核心,而创新思维力的外在表现就是质疑、理解和开发利用,质疑又是理解和开发利用的基础。小学生处于智力开发期和思维品质生成期,以培养学生发问能  相似文献   

20.
学生自由发问何以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教育展望》2006,35(4):13-18
随着年龄及年级的递增,我国学生的自由发问却与日递减。据罗素自由教育思想来审视,教育者的"武断"可谓学生自由发问的一大克星;教育对学生"礼貌"的崇拜乃是自由发问之另一隐蔽而巧妙的樊篱。由"武断"与"礼貌"而表征的社会权力及学生的服从在教育中无需、也无以避免,但应限制在对学生自由精神尊敬的范围之内,"服从"只因"尊敬"而称义;否则,教育便在促进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两种角色之间失衡及失谐。臻于和谐教育之境,需要树立友谊型的师生关系观、中立性的课程观以及个体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