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拒绝话语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招致对方的不满甚至反感,因此成为语用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而以往基于语义程序的拒绝话语研究多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取语料,并将研究重点放在句子层面而非对话层面。该文将着眼于对话层面的拒绝话语,以宇佐美まゆみ监修的《BTSJ日语自然会话语料库》为调查对象,对日语中的拒绝他人请求时的表达策略进行考察分析。  相似文献   

2.
与传统的以五感形容词为研究对象的狭义通感研究不同,本文以日语听觉动词为对象论述了其包括心理感觉在内的广义通感用法。听觉动词既可以用来表达视觉、嗅觉、味觉、触觉这些生理感觉领域的语义,亦可以用来表达人的情绪、情感、态度等心理感觉领域的语义。“听觉→接触感觉”“听觉→心理感觉”这两类通感用法的形成主要依赖于隐喻,而“听觉→视觉”这一远程感觉内部的通感用法,除隐喻外,转喻也常常发挥作用,这是人类共同的认知模式在语言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3.
一直以来,日语的授受表达形式被认为是日语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属于日语中复杂而独特的现象。恰当地运用日语授受表达在与日本人交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授受表达形式所隐含的文化内涵,中国日语学习者使用日语授受表达而导致交际失败的例子屡见不鲜。语言形式是文化的映像,只有透过日语授受表达去剖析其所蕴含的日本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掌握和学习好日语,从而与日本人顺畅地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4.
在跨文化的交际语境中,人们受语境因素和大脑中认知机制的影响,都在不自主地使用定型观念。它不等同于负面偏见,其本身是一种具有跨文化特点、有一定交际目的的语言信息和符号代码,定型观念的生产与理解充分体现了动态篇章观。本文选取一段中国人和德国人的日常对话为研究语料,得出会话参与者对定型表达的理解和做出的反应是一种即时、动态的选择。因此,可在以会话参与者为中心的口头篇章←会话参与者→世界的三元互动关系模型中,解释定型观念的动态进程蕴含的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5.
为帮助日语学习者掌握和运用日语,也为了向日语会话教育实践提供参考和帮助,有必要从微观的角度,对汉语母语者、日语学习者及日语母语者三类群体的谈话展开的各个构成要素进行对比分析。对比三类群体的相谈谈话中出现的“提出相谈的话段”(A部分)展开模式和“确认回答的小话段”(E部分)的特征,发现关于A部分的展开模式,汉语母语者、日语母语者都偏好使用模式(1),而日语学习者则偏好使用模式(2)。关于E部分的使用特征,汉语母语者和日语学习者在向对方确认回答时,使用的方式较为相似,多采用类型(3),而日语母语者则相对多样化,除类型(3)外,也较多地采用类型(1)和类型(2)。  相似文献   

6.
本文借用“个的文化”概念,通过对新旧日语能力考试标准的比较,指出“集团型文化”不再是日语语言教育的重心。相反“个的文化”才是今后日语语言文化教育的中心课题。通过实现‘‘个的文化’’让教室内的学习者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相似文献   

7.
虽然汉语和日语都存在因果意义的使役表达句,但由于日语因果使役句的使用受明治维新时期英译日译文的影响,按照传统习惯,日本人更侧重于使用“原因-结果”句,此外,当句子主语是无情物时,日语自动词句、他动词句、形容词或形容动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以及动词的被动态、自发态、被役态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表达因果意义,这就使因果意义“使”字兼语句同日语因果使役表达不能完全对应,本文通过举例、数据计算等,分析总结二者不对译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在语言学中,称赞对象的选定、称赞表达的句形选择、称赞词语的含义认知和被称赞者的应答态度是人们在称赞表达形式考察过程中所不可忽视的内容,基于这四项内容,本文主要对日语称赞表达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解析,以促使人们的日语交际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人和人对话的过程中,为避免摩擦和误会,往往会在语言表达层面下功夫。这对于母语者来说是非常自然的一件事情,但对于和日语母语者有着不同语言及文化背景的日语学习者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为帮助日语学习者更有效地掌握和运用日语,以日语学习者、汉语母语者、日语母语者这三类群体相谈场景的谈话为分析对象,对比分析三类群体谈话展开的特征,明确三群体之间的异同。在相谈场景谈话中,三类群体共同之处表现为就交通工具进行谈话时,“A”“B-2”“C-1”“C-2”“D”这几类小话段的出现率最具代表性,是相谈场景谈话的典型构成要素;而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B-1”“B-3”“C-3”这几类小话段的出现率上。  相似文献   

10.
"A倒是A"小句属于同义反复式"A是A"的一种,其否定形式为"A倒是不/没A"。本文首先从句内语境和句外语境两个方面来分析小句"A倒是A"的语义结构特征,其次分析了"A倒是A"与"A倒不/没A"谓词选择的不对称性,最后从认知语用的角度,运用关联理论对小句所表达的会话含义进行推导,认为其会话含义是可推导的,其语境效果是通过新旧信息相互作用来表现的。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日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与深入,基于跨文化视角积极研究日本文学中的语言艺术,把握语言艺术特征具有现实必要性。日本文学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表达倾向,在日语学习以及日语文化学习中应以日语语言艺术特征的把握为前提,实现跨文化视角下语言规律学习与日语文学研读的融合,真正把握语言艺术的多元风格,并产生多元化的文化认知。本文主要就跨文化视角下日语语言文学中的语言艺术问题进行探讨,在总括日语语言文学中语言艺术特征的基础上,选择中日文化的典型案例——茶文化,探明中日语言文化的差异,以指导跨文化的文本阅读与语言学习。  相似文献   

12.
在日语条件句中,当为用法作为tara形式最常用的用法,其句末的各种语法形式在句中起着核心作用。该文基于《日语文学作品语料库》,从中抽取的365例tara条件句作为基础,将句末的“当为表现”分为意志希望、劝诱、命令、依赖请求、许可忠告、义务、禁止7种类型,后采用共现网络分析的方法考察中日对译倾向。该文通过分析发现,各“当为表现”的意义用法和汉译倾向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表示“依赖请求”时,tara形式译为“如果(的话)就”的可能性最大,其后项“当为表现”与“无标句”的相互关联度很高,以期对广大日语师生及日汉翻译教学产生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从历时角度对代表性日语学习类中文期刊《日语学习与研究》二十年(1999—2019)论文标题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发现:(1)在表层形态方面,与前十年相比,后十年论文标题的副标题添加率和主标题长度明显增加,副标题长度保持稳定,结构助词“的”的使用率和头、尾部结构变化不大;(2)在内容主题方面,与前十年相比,后十年的主要变化为语言类和社会文化类研究的比例明显下降,教育类研究的比例明显上升,同时语言、词汇、助词及文化等具体主题的热度相对下降,学习者、专业和语义等具体主题的热度相对上升。这些结论为日语界科研工作者拟定论文标题和把握研究动态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认知语言学为研究关于人体词汇“眼”的中日惯用语的异同提供了新方法。通过“借喻”“隐喻与提喻的融合”两种认知过程,制作出汉语与日语的人体词汇“眼”的基本义和派生义的认知框架。基于“眼”的认知框架,对汉语与日语中关于人体词汇“眼”的惯用语进行分类,阐述惯用语的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按构成要素的意义对惯用语整体意义的贡献程度,将惯用语分为“融合型惯用语”和“组合型惯用语”,并结合中日社会文化背景与日常生活经验,对其异同进行分析,帮助学习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更好地掌握关于人体词汇“眼”的中日惯用语。  相似文献   

15.
黄宗平 《职业圈》2008,(9):85-85
文章着眼于教师如何从“三个有利于”出发设计对学生的提问,学生如何运用“六围规则法”参与课堂提问,从而完美地演绎了课堂提问这一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6.
"凡尔赛文学"作为一种新型的语言模式,反映了网络语言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状况。本文基于会话含义理论,通过对"凡尔赛文学"的文案进行语料分析,探讨"凡尔赛文学"使用者在表达交际意图的过程中,违反合作原则,形成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差异,最终实现炫耀交际意图的实现路径,旨在为"凡尔赛文学"这种新的语言模式提供理论解释,进而为提高不断发展着的网络语言形式以及日常言语交际的表达能力和效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日语常使用连体修饰节,汉译时有时是将连体修饰节处理为中文的定语,但很多情况下两者无法对应。该文在日本语言学者益冈隆志的分类基础上,将日语中的连体修饰节划分为“补足语修饰节”“相对名词修饰节”“内容节”,以日中同传学习者为对象,进行同传实验,在同传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对实验中的有效数据进行分类分析,探讨日中同传中连体修饰节的误译漏译原因。  相似文献   

18.
郁思远 《职业圈》2014,(32):120-121
权利所有者原则上有“合法权利”确保其版权作品不与戏仿中攻击性信息联系在一起。对《封皮》案的裁决从司法角度看是协调版权法的一次具有争议的尝试,并且“滋生的问题比它能解决的问题更多”。一是谁的标准可以用来判断攻击性?二是如果承认戏仿存在的合法性,将如何确保戏仿作品中的攻击性信息不与版权作品相联系。  相似文献   

19.
在汉语和日语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很多和猫相关的词语、词组、成语、俗语谚语和一些关于猫的神话传说故事等。那到底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含“猫”词语呢,意义用法又有什么关联呢?该文将对汉语和日语中的所有含“猫”词语进行汇总,并一一列举其意义用法和感情色彩,其使用频率,最后进行汉日语的比较分析,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找出中日猫文化的不同,以此来引导大家正确使用含“猫”词语。  相似文献   

20.
《孟子·公孙丑上》第二章即“养气章” ,是《孟子》中很难理解的一章 ,其疑难集中在“不得于言 ,勿求于心 ;不得于心 ,勿求于气。”①一句的理解上 ,古往今来学术界争论不断。本文试图从“言”字的解释入手 ,以“义”为核心 ,对“不得于言 ,勿求于心 ;不得于心 ,勿求于气”进行一种新的阐释 ,并分析孟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的不同。文中涉及“勇”、“气”、“不动心” ;“养勇”、“养气”、“养浩然之气”等范畴 ,有必要先作探讨。“勇”意为“不畏难”、“不畏惧” ,经过长期反复“勇”的磨练 ,形成较稳定的个人气质 ,即“气” ,在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