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谚语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沉淀和传承。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谚语,这些谚语反映了各个国家独特的民族文化。本文以中、日两国谚语中选用的词汇、意象为切入点,比较两国含义相同的谚语之异同,从而探讨两国文化历史背景、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差异。  相似文献   

2.
谚语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语言和文化精华,富含民族文化内涵。英语和汉语分属不同的语系,其谚语受各自文化的影响,谚语字面上的信息意图和内在的交际意图往往大相径庭,这让谚语的翻译工作成了一项挑战。依据关联翻译理论,谚语翻译工作者首先应充分考虑谚语原文与译文读者所处的认知语境不同,既要明确谚语原文的交际意图,又要对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和期望做出准确判断,目的是让译文读者以最小的认知努力得到最大的语境效果。  相似文献   

3.
云南民间谚语中有大量关涉各行各业的内容。这些谚语总结了各行业的生产经验,凝结了世代工匠的劳动智慧,蕴含了与当今时代和社会所提倡的优秀精神、价值追求高度契合的积极因素。该文对云南行业谚语做全面、深入的探究,挖掘其优秀的民族精神文化内涵,以留存“文化印记”,传承行业精神。  相似文献   

4.
晋东南谚语数量多,内容丰富。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晋东南谚语进行归纳、总结,从谚语的内涵上探讨晋东南地区的农耕文化、民间传说文化、地方特产文化等。  相似文献   

5.
徐文婷 《文化学刊》2016,(4):213-214
维吾尔语突出的通俗性源自移民的文化背景以及谚语自身的口语身份,谚语有着自己独特的语音方言,有自己特有的语法和词汇。本文主要研究维吾尔谚语的通俗性,将各种文化联系在一起,以期更好地发挥维吾尔谚语文化的传统。  相似文献   

6.
作为民间口头创作的一种体裁,俗语、谚语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其是人民群众长期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是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通过研究俗语、谚语,人们可以了解到更多关于民族文化的知识。基于此,本文选择俄汉语中具有时间意义的俗语、谚语为对象,对其进行了尝试性地分析和研究,借以挖掘出俄汉两个民族在时间观上的相同点。  相似文献   

7.
俄语谚语是在特定的历史、地理、经济环境和宗教信仰等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俄语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对俄汉谚语的文化差异进行分析归纳,并对俄汉谚语翻译中的形象处理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谚语是短小而全面的短语,是熟语的一种,在人们的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作为华夏民族的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它包罗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大到民族文化心理,小到个人的生活写照。该文主要选择哈语中含有饮食词汇的谚语,通过对身边的哈萨克族同学进行调查,交流他们从小到大积累的饮食谚语及意义,阅读大量传统书籍,网上搜证资料,并对以上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来分析其中蕴涵的文化意义,使学习者深入了解哈萨克族的传统风俗。  相似文献   

9.
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包含了大量的元素及象征意义。理解并翻译谚语对外语学习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中国和葡萄牙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一些谚语很难被准确翻译。本文解释和对比了若干两国的谚语,分析影响中葡谚语互译的主要困难因素。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泉州市海丝文化有鲜明的"海丝文化"特质,独特的地域人文性格等优势,其地位和影响日益受到关注。但目前泉州海丝文化在规划保护和理念转变方面存在困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不足,缺乏必要的防控风险意识。鉴于此,笔者认为应传承和弘扬泉州优秀的人文精神特质,重视和加强海丝文化交流与学术研究,培育和打响海丝文化品牌,着力提高民众参与海丝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程的高中英语教学中,通过渗透文化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尤为关键的.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知识首先要结合中国文化,欣赏英语谚语;其次要对比中西节日,学习背景文化;最后要巧用动物渗透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12.
谚语,多数是民间口头流传下来的,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是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的短句或韵语。谚语是由一个民族乃至文化大众的智慧提炼而成。本文以美国人类学家佛罗伦斯·克拉克洪(Florence R.Kluckhohn)分析文化模式的五种取向为理论基础,通过汉英谚语分析中西价值观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正在跨文化交际学中,不同的学者在论著中对刻板印象定义不同,但均倾向贬义。例如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传播学教授拉里·萨莫瓦尔(Larry Samovar)等认为"刻板印象是所有文化中的人们对与其不同文化群体成员的特质形成的错误判断"。同时,他还认为"如果某一异质文化中一些特质反复出现,人们就会认为这些特质适用于该文化中所有的人,因此刻板印象很容易形成"~(1)。美  相似文献   

14.
熟语是语义、结构上定型的,使用上等同于词的短语或句子。张家界方言熟语非常丰富,有歇后语、谚语、惯用语等。其中歇后语有直陈型、谐音双关型、转义双关型;谚语有农用谚语、哲理谚语、常识谚语;惯用语有定中型、动宾型、其他型。艺术特点上,比喻辞格和形象化的事物、形象化的词语的运用使得张家界方言熟语具有形象性,方言词语和粗俗词语的运用使张家界方言熟语具有俚俗性,此外张家界方言熟语还广泛运用比喻、双关等辞格。张家界方言熟语反映了张家界的农耕文化,反映了张家界人民的智慧,反映了委婉含蓄、幽默诙谐的文化传统,反映了率直、粗犷的民风。  相似文献   

15.
麻阳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部,全县总面积1568平方公里,人口36万,其中苗族占78%。北与湘西自治州接壤,西与贵州、重庆毗邻,扼湘、黔、渝3省市交通要冲,素有“湘西门户”和“武陵码头”之称。做为全国5个苗族自治县之一,麻阳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资源,境内积淀着盘瓠龙  相似文献   

16.
谚语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现,是该民族的文化结晶,是彰显民族文明的重要介质之一,具备年代性、浅显性和简明性。它是人们日常生活、学习中口口相传的具有深刻意义的代表当地民俗特点的一种语言,是人们口头中约定俗成的一种语言。虽然字数少但是却蕴含深刻的道理给予人启发和思考。该文从汉语、维吾尔语两种语言的角度出发对比分析了二者的特点,以及汉语、维吾尔语谚语的相同和相异之处。  相似文献   

17.
汉语和乌尔都语属于不同的语系,虽然存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但乌尔都语中仍有一些谚语与汉语中的成语相对应。本文将从意义、形象、用法完全相同的成语,意义基本相同、形象部分不同的成语,意义基本相同、形象不同的成语几个角度出发,详细介绍这些谚语和成语在意义、形象、用法上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8.
傩是中国最古老、生命力最顽强的一类文化现象,起源于史前社会原始初民所信奉的驱赶巫术。在万物有灵观的驱使下,融汇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等意识形态,在传承流变中滋生出傩戏、傩歌、傩舞等文化形式,形成丰富深刻的傩文化体系。还傩愿属于傩文化支系,是盛行于湖南湘西苗族地区的一种酬神还愿仪式,具有明确的仪式主题、庞杂的信仰体系及完整的仪式流程。本文主要对湖南省凤凰县禾库镇龙角村还傩愿仪式进行调查研究,并介绍湘西苗族地区还傩愿的仪式主题和信仰体系,为深入研究傩文化、还傩愿仪式以及湘西苗族地区的区域文化做出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魏丽 《文化学刊》2008,(5):162-165
客家人作为汉族南迁而来的一大支系,在服饰文化上,既保持了中原汉族服饰的特点,又融入了当地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特点;同时,客家传统服饰也具有其特殊的文化特质。客家传统服饰是千百年来广大民众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积累的精华,在中国民族服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高颖 《文化学刊》2009,(4):24-26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指出:“一个民族永远留着它乡土的痕迹,而定居的时候越愚昧、越幼稚,身上的乡土痕迹越深刻。”应当说这种“乡土痕迹”既是一个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特质,同时又是它创造、发展其生态文化环境的根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