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以广西壮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民族认同、语言水平和语言态度进行调查并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壮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语言水平和语言态度之间存在积极相关关系;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语言水平在民族认同和语言态度间起中介调节作用,且三语平衡者更易于形成三语语言态度和文化间的正向迁移和“生产性认同”。该结论为民族外语教育中强化少数民族学生多元文化意识、培养民族认同、发展多语能力提供科学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地名,见证一域历史,承载一方文化.河北省地处中纬度沿海与内陆交接地带,东临渤海,内环京津,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拥有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五大地形,是全国唯一兼具各类地形的省份.河北地形的这一特点为河北特色地名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使其成为人们了解河北历史,领略河北风采,感受燕赵文化脉动的重要窗口.该文主...  相似文献   

3.
赵璟 《文化学刊》2022,(9):38-41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是以中国佛教文化为特色的石窟群,它不仅是多元文化交流的重要史迹,也是各民族及各区域文化碰撞的孕育物。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延续本民族的文化基因,有助于增进集体归属感,增强文化自信,为传承中华文明提供有力支撑。本文旨在研究文化自信及其与云冈石窟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在联系、云冈石窟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及保护路径探析。  相似文献   

4.
连宇 《文化学刊》2023,(4):166-169
文化自信是对一个国家本土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可与肯定,是对未来本土文化发展的一种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国是唯一没有间断传承古代文明的国家。中国的文化自信也包括了音乐文化自信。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历史非常悠久,根基深厚、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在不同的时期都有着各自的特色。几千年来深厚的音乐文化渊源和历史底蕴,成就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5.
该文从地名文化遗产的概念出发,以宁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宁波地名所反映出的文化特征进行阐释,分析浙江地名文化逐渐消亡的原因,以及地名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意义。最后就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提出相关的创新思路及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6.
构建标准平等化的现代文化服务格局,提高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服务质量,构建文化审美自信的高地,让人民群众普惠文化发展成果,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该文通过实地调研、现场座谈和文献资料对文化服务的内涵和发展前景有了一定认识。基于原有理论与现有实际,探究在时间上着眼未来,空间上丰富文化供给,对象上以老带新、去粗存精等不同层面提出了不同路径建议和方法参考,进一步促进优秀文化传承、文化服务质量提升、文化发展形式丰富、文化服务成果卓著,文化审美自信由此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7.
地域文化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路径,对于文化自信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地域文化有助于从向上、向善、向心3个维度提升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能够在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过程中,增强文化定力,筑牢文化根基,促进文化创新,提升文化品位。该文从地域文化传播视角出发,探索了地域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关系、意义,以及地域文化传播对于文化自信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南疆大批量的务工人员涌入我国的东部发达城市就业,通过长时间的民族融合与发展,他们的语言使用状况、语言态度等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该文通过实地调研,了解该群体外出务工前后的语言态度和普通话学习情况。  相似文献   

9.
作为五级体系中的最后一级,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是承接上位并整合乡镇总规和土规的基础层级国土空间规划,目前国家层面尚未发布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导则)文件,国内多个省市已结合实际发布了指南(导则),云南省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目前尚处于编制起步阶段。从国土空间规划层面入手,选取位于云南省异龙湖流域的石屏县坝心镇作为案例地,在剖析山水林田湖等自然生态要素与人口产业设施等社会经济要素特征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将湖泊保护视角下国土空间存在的问题总结为生态环境受损、发展空间受限和支撑体系缺失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高原滨湖镇的国土空间规划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汉语文化词不同于一般词汇,汉语文化词承载着丰富的汉语文化,是人们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而其中的颜色文化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审美取向和文化偏好。由于不同国家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颜色文化词的认识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颜色文化词的涵义是很有必要的。该文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中西在颜色文化词方面的认知差异,探讨其产生的文化归因,并且提出相应的使用建议,希望可以促进多元文化交流,提升跨文化交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谢迪嘉 《文化学刊》2022,(4):154-157
中国古典舞自诞生之日起便受到了众多舞蹈工作者的青睐,因为古典舞本质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它历经岁月演变至今,已经成为了一种成熟的舞种。古典舞浓厚的历史积淀,就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根源。本文对中国古典舞进行分析,并对文化自觉、自信下的古典舞发展提出个人观点,希望为关注中国古典舞的人群带来参考,进而让中国古典舞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象征。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意义重大。该文通过田野调查法对什寒村进行实地调研,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发展与保护做了进一步的思考。什寒村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获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最终提出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路径:坚持战略思维,突出党政领导集体的领头羊作用;坚持辩证思维,正确认识成绩与困难;坚持系统思维,总体上把握各方的关联性;坚持创新思维,寻求科学的发展之路;坚持底线思维,要严守原则防患未然。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独具特色和价值的一部分。它承载着少数民族群体的历史、文化、信仰和生活方式,是各少数民族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精神财富。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信息全球化的冲击下,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威胁。为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需要寻找可行的路径和策略。本文围绕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展开研究,旨在为实现文化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厚重的历史底蕴,不仅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座极具研究意义的文化资源宝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沈阳作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在向国家中心城市不断迈进,历史文化名城这张牌还不够重、不够亮.必须加强对历史文...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文化的物质载体,语言濒危对人类文化的保存与传承会造成巨大影响;文化是语言的精神家园,文化的缺失对一种语言或方言走向濒危极具内部杀伤力,会加快濒危的语言走向消亡的步伐。本文在对黑龙江站人及站话考察过程中发现,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站人源于站丁,清以后驻守在黑龙江各驿站的站丁的主体是由清政府发配而来的吴三桂手下的降兵,这些被烙上了“红字”的站丁后来不仅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群—站人,而且形成了由职业变体演变而成的通行于社群内部的交际工具—站话,久而久之站话变成了黑龙江方言中的一个特殊的方言岛。通过查阅大量历史文献以及对几个站人集中居住区的实地考察,我们发现站话目前正处于濒危状态,而站人社群文化的缺失是导致站话濒危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省会西安分布着诸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红色文化遗产重视程度的增强,其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位于城市的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也面临诸多问题。该文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分析,以西安止园为例,总结出目前城市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以预防性保护理论为指导,结合文旅融合的视角,提出城市红色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三明市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全面研究其保护与更新路径可有效提升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再生能力。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的动态管理与活态传承,已成为当下保护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等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三明市的历史文化街区与单体历史建筑进行实地调研,基于实际需求针对性地搭建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同时,对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建筑信息数据进行分级分类归纳分析,提出数字化适宜性更新策略和县域层面的系统性预防理念,实现城乡历史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动态保护、动态管理和活态再生。  相似文献   

18.
规划实施评估作为城乡规划编制的重要一环,作用日渐凸显,尤其对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实施评估更为重要.其不仅能全面了解保护规划实施效果的真实情况,也利于摸清"家底",找准保护工作中的短板,进而在新一轮保护规划中,以此为要义,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措施和发展路径.以周庄古镇为例,将"人"的感受和作用纳入评估对象,坚持真实性、...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革命文物资源的保护和活化利用越来越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也越来越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各地政府部门为此切实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该文以广东省中山市为例,在革命文物资源保护和活化利用方面做了一些梳理和思考,探讨在今后的城市发展中如何更好地做好革命文物资源的保护和活化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20.
语言文字是历史不断发展和沉淀过程中所形成的民族标志,具有极强的民族凝聚力,尤其对于历史文化沿革的继承和传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有56个民族,包含了55个少数民族,大多数少数民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及文字。近些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民族之间的沟通与交往也愈加频繁,少数民族语言及文字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该文以少数民族语言为切入点,探析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通过对当下发展现状的剖析,进一步探索少数民族语言的发展之路,以期更好地传承少数民族语言及文字,促进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