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泰伯是周太王的长子,周文王父亲的长兄,在商周嫡长制的历史条件下,他以弟贤侄圣,远避荆蛮,而将大位让给了三弟,孔子赞其行为至德。历十九世吴国渐强,而季札复以三让而致国乱,历两世而国灭。历史的经验值得重视,文章就泰伯三让与季札三让进行分析考证,在大量阅读史料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成语的变异     
人们耳熟能详的某些成语,探本溯源,与古代的"面目"其实是有别的。例如,"夜以继日"这个成语,出自《孟子·离娄下》:"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意思是:周公想要兼学夏商周三代君王,实践禹、汤、周文王、周武王的事业。如有不符合的,抬头思考,日夜不停地思考;侥幸有所得,坐着等到天亮(以便施行)。后来就  相似文献   

3.
秦军与锅盔     
在中国历史上,秦军能征惯战是不争的事实,否则秦始皇如何能统一中国?在秦军所取得的一系列胜利当中,有一种至今依然被陕西人所钟爱的干粮---锅盔,是功不可没的。陕西锅盔的制作可追溯到商周时期。相传周文王伐纣时锅盔就被用作兵士的军粮,在陕西西府一带,至今还有一个锅盔品种叫"文王锅盔"。锅盔,到了秦代更是被发扬光大、普及推广。秦人制作的锅盔,个儿大,饼厚,瓷实。据说锅盔最初不叫锅盔,因其外形酷似树墩的横截面  相似文献   

4.
2006年2月4日,央视主持人张泉灵在主持节目时向观众介绍一条警犬说:“这个爷爷狗,子辈二百五十六个,正像周文王一样,有一百个儿子。”周文王真有一百个儿子吗?  相似文献   

5.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发现,让生命更美丽。——题记 发现是所有机会的起点,它可以成就自我,成就他人,甚至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发现人才,而后重用之,能兴国安邦,造福一个朝代。周文王就是一个慧眼识英雄的人,他发现姜子牙有治国安邦之才,封姜子牙为专管军事的太师。在姜子牙的帮助下,周文王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周文王死后,姜子牙又辅佐周武王一举打败了商朝,为周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功勋。姜子牙之所以成为齐国的缔造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源于周文王有一双善于发现人才的眼睛。当然,周文王在成就姜子牙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辉煌的帝业。这说明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一个发现者,万不可忽视每—个有益的细节,或许—个小小的发现就能成就自己或成就他人,让一个“千里马”式的人物早日奔向成功的轨道。  相似文献   

6.
国宝重器周文王鼎是乾隆四十四年五月热河文庙落成时,乾隆帝依太学例特颁内府所藏的周时法物十件之一,本文着重考证周器之冠的文王鼎七字铭文及其来历、特颁经过以及它的文化象征意义,亦同时揭示周文王鼎在热河文庙的使用保存和下落情形。  相似文献   

7.
也谈卜辞中的邑与商周国家的国土结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周时代的邑对于理解商周国家的国土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近读到杜正胜先生论卜辞中的“城邦”的文章[杜正胜:1996],其论说的重点即与邑有关,而杜先生是明确提出商周时代的邑就是“城邦”的,这就涉及了商周国家的国土结构的问题。杜文应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是在一个重要的领域即邑的问题的领域,将商周国家国土结构问题的研究推进到新的深度。尤其是文中对于卜辞中涉及邑的资料的整理,因贯彻作者对商周政治运作的大  相似文献   

8.
在刘勰看来,以往文学发展的状态的变化,其实质都是因为文质互为量变而形成的递进和衰退。准确地说,他认为:在商周之前,是一个递进的过程,而从商周以后则是一段衰退的历史。那么,商周就成了实际意义上文质彬彬的顶峰。然而,文质无法达到绝对的平衡,商周的“丽而雅”已经开始显示出文进质退的趋势。所以,不可否认,商周实际上又成为文胜质的拐点。文学的发展,在商周之后,便逐步走上了“从质至讹,弥近弥澹”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沅水中上游地区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特点的分析,揭示了本地区现存主体少数民族(苗、瑶、土家、侗)分布格局早在商周时期就形成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史实出发 ,考察了周文王姬昌“演《周易》”的历史过程及其在思想文化方面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各家文学批评史较少提及陆云的文论观点,其文论思想与《文心雕龙》的关系也基本上不予以关注。主要从陆云《与兄平原书》等论文书简入手,考察陆云与刘勰文学批评思想的联系与区别,阐明陆云"尚情"、"清省"的思想对刘勰《文心雕龙》"创作论"部分的思想形成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而后者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所超越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圣、善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文有天文与人文的区分,天文是天象,人文是文明。通天道为圣。善是善良之义。  相似文献   

13.
女性是温庭筠词中着力描述的对象,她们呈现出两个主要的形象特征:美丽的外表和坚贞自爱的品格;无限的哀愁与寂寞。温词中这些一味含愁结怨的女性形象,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是经过词人加工过的一种有意味的存在,她们的形象承载了丰富的欲望表达和内容复杂的社会意义,女性情思在代言形式的背后折射着词人自己的影子。  相似文献   

14.
《文心雕龙》计有22个篇目论述了司马相如。其中,多数是关于辞赋创作的。刘勰列司马相如为十大"辞赋英杰"之一,推其为"辞宗",对司马相如在辞赋史上的地位给予了高度评价。刘勰以"繁类以成艳"、"断而能悲"、"气号凌云"、"丽而不典"等分评相如之《上林》、《哀秦二世》、《大人赋》及《封禅文》诸文,揆情度理,衡鉴精当。此外,《文心雕龙》还对司马相如赋偶对、夸饰、事典、练字等手法的运用,进行了征引和剖别。刘勰的论述,对于后人正确认识司马相如赋的成就和价值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成公主入藏和亲为推动唐蕃关系的发展、促进吐蕃经济的繁荣、加强汉藏文化的交流、吐蕃佛教的倡兴及高原丝绸之路的拓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也为西藏地区成为我国疆域的一部分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今天西藏的主权归属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16.
关于闻一多诗歌爱国主义情感的具体表现,学界的认识一直较为模糊。在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闻一多诗作后认为,闻一多诗歌的爱国主义可概括为文化爱国主义,具体表现为:赞扬传统文化,挽救传统文化。闻一多诗歌的这种特质,实际上代表了当时很大一部分知识分子对挽救民族危难,发展中国文化的深刻思考,时至今日仍不失其意义。  相似文献   

17.
泰州教育文化是古今泰州历史长河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区域性教育文化。泰州教育文化历史久远,素有尊师重教、勤学苦读、虚心好学、注重平民教育的优良传统,由此形成泰州教育文化的内涵和特质。这主要表现在:重教兴学的尚文精神;勤学苦读的学子精神;学高身正的大师精神;注重平民教育的民本精神。  相似文献   

18.
鉴于"赋"在刘勰所处时代地位的重要,以及《文心雕龙》本身的骈文形式,正确理解《诠赋》对把握《文心雕龙》全书主旨非同寻常。本文详尽深入地分析了刘勰的赋论,并结合艾布拉姆斯艺术四要素理论,指出《诠赋》实为《文心雕龙》之奥区,是全书理论体系的缩影。  相似文献   

19.
温公颐是我国著名的逻辑学家、哲学家、教育家,对中国逻辑史做出了许多研究成果和独特的理论贡献。文章从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观点、文本考据等内容出发,论述了温公颐对中国逻辑史研究所作出的具体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20.
武王克商后,置管叔、蔡叔、武庚三监于殷畿,封建同姓异姓诸侯,试图将殷商王畿牢固地控制起来。武王置三监没有收到预期效果,三监叛周说明周初军事监管制度尚不成熟。周公东征后,殷商王畿分别由卫康叔、中旄父和微子启继续实行军事监管,重新形成了新三监军事管制殷畿的局面。卫、宋发展成为诸侯,是西周中期以后的事情。在设置军监和封建诸侯的同时,不断加强对殷畿内商遗民的控制与管理,殷畿一带的殷遗民,民族意识逐渐消泯,周初对殷商王畿的控制与管理获得了预期的成效。周初统治者对殷商王畿的成功控制与有效管理,为成、康以后西周王朝对四土持续大规模政治军事经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