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汉亲属称谓词国俗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汉亲属称谓词在区分宗族与非宗族、血亲与姻亲、父系与母系,以及长幼辈分、面称、泛化、派生词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国俗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英汉两民族宗法关系发展水平不同,生育观和生育数量不同,以及文化观念和社会结构等不同。  相似文献   

2.
侯丽香  艾桂琴 《考试周刊》2011,(28):117-118
英汉称谓用语大致可分为亲属称谓语和社交称谓语两类。它们在区分血亲姻亲、宗族与外族及亲属称谓泛化等方面都有差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本文主要介绍了英汉称谓语的异同,进而了解两种不同的文化,以更好地进行英汉跨文化的交际。  相似文献   

3.
赵铮 《考试周刊》2011,(71):31-33
英汉称谓用语大致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两类。它们在区分血亲与姻亲,宗族与外族,以及亲属称谓泛化等方面都有差异。本文将从中西方传统文化的不同来探讨英汉称谓的差异,进而从家庭结构和血统观念、宗法观念与法制思想、等级制度与宗教影响和社会制度和价值取向等方面来分析产生中西方称谓语差别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王琪 《文教资料》2010,(36):32-33
英汉称谓语在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方面存在差异,这与中西方在宗族观念、群体意识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邓永勤 《考试周刊》2008,8(8):151-152
英汉亲属称谓词在区分宗族与非宗族、父系与母系、长幼辈分、姻亲与血亲、派生词的使用、泛化方面有明显的区别.本文分析了汉英亲属称谓的差异,并用实例说明了亲属称谓的几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西文化在宗族观念,生育观念和礼貌观念上都具有很大的差异,导致汉英亲属称谓系统的不同。这种称谓语的"不对等"现象在翻译中造成很大的问题。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使翻译标准和翻译策略多元化,能够很好地解决汉英亲属称谓语的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7.
程娥 《考试周刊》2007,(40):45-46
本文从语义、运用和文化影响三个方面对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进行了全面比较,指出这种差异造成的翻译上的、交际中的问题,提示在跨文化交际中,应该对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给予更多的注意。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亲属称谓语是民族文化的反映。本文以英汉亲属称谓语为研究对象,试将英汉亲属称谓体系进行对比并分析出汉语的高度描述性与英语的高度概括性的差异,从而探询其背后的文化因素,以促进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相似文献   

9.
狄东睿 《文教资料》2014,(26):21-22
亲属称谓语指互相有直接或间接血缘、婚姻、法律等关系的亲属的名称。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交际,亲属称谓不仅存在语言上的差别,而且反映了文化差异,英汉亲属称谓语的不同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东西方文化的区别。本文通过从文化视角深入研究英汉亲属称谓语的不同,旨在为帮助促进成功有效的文化交流,加速向世界推介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0.
中西方称谓用语差异的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称谓是人类社会语言文化的一种普遍现象,不同的国家、民族存在不同的称谓系统和习惯,产生这种不同的深层因素在于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的差异。文章将从中西方传统文化的不同来探讨英汉亲属称谓语、社交称谓语中的敬称和谦称以及虚拟亲属关系称谓语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亲属称谓语也不例外。本文从英汉亲属称谓语的主要差异、英汉亲属称谓语差异的文化因素、英汉亲属称谓语之差异对于交际的要求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认为英汉两种语言都源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尤其是在称谓方面都蕴含着浓浓的不同的文化内涵,也受到不同文化的制约。必须在文化教学和交际时注重这一点。  相似文献   

12.
由于英汉民族不同的文化传统,英汉称谓语存在各自特有的特征。文章从社会语言学以及语用学角度对英汉的亲属称谓语和非亲属称谓语进行比较,分析产生这种差异性的政治、历史、经济、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原因,以期有助于英汉语言学习者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13.
拟亲属称谓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社交指示语。通过对《红楼梦》两种译本中拟亲属称谓翻译的比较,可以得出结论:英汉拟亲属称谓反差强烈,折射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对中西拟亲属称谓异同的认识,可以减少语码转换中读者所产生的困惑和误解,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涵。广泛应用于各种社交场合和文学作品中的称谓语也会因为文化的不同而体现出很大的差异。探究英汉称谓语的差异及其背后存在的各种原因,能够使得在称谓语翻译过程中知己知彼,正确对付。本文通过对英汉称谓语的定义、分类、差异及原因等方面的介绍与研究,重点分析了亲属称谓语和社交称谓语中存在的差异与原因,并针对所述差异,相应提出了在跨文化翻译中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在一个方言区域内,在共时的层面下,通过对临沂市和苍山县亲属称谓语的城县乡村四级家庭的对照,研究探讨了城乡亲属称谓语的共性和差异、不同社会群体的使用状况,发现亲属称谓语在城乡发展上存在发展不平衡、趋势简化等规律。  相似文献   

16.
了解英汉亲属称谓词的差异是保证跨文化交际不可或缺的基础和语言交际顺利进行的前提。英汉亲属称谓词的差异反映了英汉民族文化对其的影响。只有了解了文化差异,才能从根本上了解英汉亲属称谓词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英汉称谓系统在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方面均存在差异,这是与中西方在血统观念、群体意识、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8.
汉语与泰语由于亲属称谓体系的构成存在差异,不同民族反映出来的文化特色也不同,亲属称谓语的系统性和民族性使得汉语和泰语蕴含的文化内涵也不同,本文通过分析汉语和泰语使用特征的差异,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汉语与泰语在亲属称谓上的文化内涵差异,并分析了产生汉语和泰语亲属称谓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英汉亲属称谓系统的差异作了比较,指出具有文化色彩的亲属称谓翻译是复杂的。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归化仍是目前翻译时无法避免的手段,但是文化传真原则要求我们尽量采用异化方法,以达到中外文化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英汉亲属称谓属于不同的称谓制度,它们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亲属称谓反映的是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是一定社会礼制的重要反映,受到社会制度与伦理观念体系的制约,蕴涵了不同的文化习俗和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