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先在烯烃聚合后过渡金属催化剂Pd-diimine结构中引入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引发基团,随后利用所得含ATRP引发基团的Pd-diimine催化剂(Pd-ATRP)依次引发乙烯配位聚合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得超支化聚乙烯-b-聚甲基丙酸甲酯(HBPE-b-PMMA)二元嵌段共聚物。分别运用氢核磁共振波谱(1HNMR)、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技术对所得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热重分析(TGA)就其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表面的非共价改性作用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所得共聚物HBPE-b-PMMA具有二元嵌段结构,借助其与MWCNTs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可显著提高后者在有机溶剂及PMMA熔体中的纳米级分散能力。  相似文献   

2.
结合可控Suzuki偶联聚合与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的"双可控"法制备刚柔嵌段共聚物聚9,9-二己基芴-b-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PFH-b-PDMAEMA)。研究显示,以可控Suzuki偶联聚合得到的PFH分子量较高且分子量分布(PDI)较窄,并且以端基修饰的聚芴(PFH-Br)为大分子引发剂的ATRP成功聚合得到结构明确且PDI较低的PFH-b-PDMAEMA,该聚合反应符合活性聚合特征,可控性良好。对PFH-b-PDMAEMA在四氢呋喃溶液中的荧光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荧光性能主要受PFH嵌段决定,并且共聚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存在聚集荧光猝灭现象。因此,要获得高强度的荧光性能,需要选择合适的浓度范围。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为单体,硅烷偶联剂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其进行修饰,通过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的方式制备了有机无机杂化整体柱。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聚合物的内部形态。将该整体柱用作高效液相色谱的固定相,成功的从鸡卵清中分离出溶菌酶。结果表明通过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方式制备整体柱的方法具有简单、高效、经济等优势,且对蛋白等大分子具有良好的分离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AIBA·2HCl)引发烯丙基聚氧乙烯醚(APEG)与马来酸酐(MA),在水溶液中进行自由基共聚合成聚羧酸系减水剂,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探讨了聚合工艺条件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规律,并对该聚合物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最佳聚合工艺条件为单体摩尔比MA:APEG=2.5:1,引发剂的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4%,聚合温度75℃,反应时间6h。合成的减水剂对水泥净浆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分散保持性。用其拌制混凝土,在保塌性能和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增强作用都要优于市售同类减水剂。  相似文献   

5.
PMEO_n/PSHMLi 系共混络合物的凝聚态结构和导电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作合成了甲基丙烯酸齐聚氧化乙烯酯(MEO_n)和甲基丙烯酸已磺酸锂(SHMLi)两种单体,基于这两种单体制备了一系列具有单一锂离子导电性的共混络合物;讨论组分聚合物结构,极性基、制样方法等因素对共混络合物凝聚态结构和锂离子导电性的影响;通过在位聚合法制备了室温下锂离子电导率为2.5×10~(-6)S/cm 的共混络合物.  相似文献   

6.
对比了醋酸乙烯(VAC)在传统聚合中和超声波辅助聚合中的单体转化率和乳液粒径分布的差别。在VAC聚合过程中外加超声波环境,单体转化率从92.5 %提高到98.8%,乳液粒子平均粒径从136.7nm减小到101.4nm。在超声波辅助VAC乳液聚合中,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和反应温度对单体转化率及乳液粒径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仅靠超声波产生的自由基不足以引发聚合反应,引发剂分解产生的自由基在引发聚合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简单介绍了超声波辅助乳液聚合的机理,超声波可以连续提供自由基,而这些自由基的作用是使死聚合物链变的有活性,导致单体具有较高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4):464-464
中科院上海有机所高分子材料实验室的黄晓宁等人在分子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单体合成以及聚合物的化学修饰,利用活性自由基聚合的方法,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特殊组成和结构的接枝共聚物,包括主链亲水的高密度接枝共聚物、具有小同侧链的蜈蚣状接枝共聚物以及接枝密度可调的接枝共聚物等,并进行了聚合物的白组装及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8.
王一霖 《内江科技》2013,34(5):50+25
本文采用自由基胶束聚合合成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聚(丙烯酰胺-丙烯酸十八酯)P(AM-SA),红外光谱表征聚合物结构,元素分析法分析聚合物组分,研究了聚合物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引发剂、反应时间都是聚合反应的影响因素,得出聚合反应的最佳条件为:丙烯酰胺(AM)10.000g,丙烯酸十八酯(SA)用量为AM的0.75%(摩尔比),表面活性剂(SDS)用量为反应单体总质量的3%,引发剂(APS)用量为反应单体总质量的0.25%,在N2保护下反应时间6小时,反应转化率可达86.7%,制得的产物分子量可达×106数量级,具有最好的增粘性能。  相似文献   

9.
王香平  欧阳春发 《内江科技》2011,32(4):100-100,133
本研究采用C9石油树脂、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和46#机油制备热铺彩色沥青胶结料,加入低密度聚乙烯(LDPE)对其进行改性。通过实验得出合适质量配比。  相似文献   

10.
采用紫外光引发自由基聚合液相接枝的方法,将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G04)接枝聚合到使用室温等离子体预处理的聚丙烯(PP)片材表面,成功构建水接触角大于150°的超疏水表面。通过FTIR表征显示含氟聚合物以化学键的方式接枝在PP片材表面上。考察实验条件发现增大引发剂浓度、增加单体浓度以及提高反应温度均有利于提高表面接枝率,同时发现使用等离子体刻蚀的方法可以进一步提高表面接枝率。对接枝PP表面进行金相显微镜观察和水接触角(WCA)测量等表征,发现接枝PP表面形成了包括含氟聚合物的粗糙表面结构,水接触角随接枝率的增加而逐渐增大至150°以上。  相似文献   

11.
徐志康  徐又一 《科技通报》1994,10(5):284-287
研究了丙烯酸十八酯、聚丙烯酸十八酯以及丙烯酸十八酯/乙烯基咔唑无规共聚物在气-水界面上的单分子膜性质,发现两种聚合物单分子膜均具有很好的稳定性,采用连续压缩的方法可消除聚合物的松弛特征,获得排列紧密的单分子膜.在聚丙烯酸十八酯分子链上引入咔唑基团可显著改善单分子膜的转移特性,并获得一种含光电功能基团的新型聚合物LB膜.  相似文献   

12.
通过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SI-ATRP)使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接枝于有序介孔氧化硅(MCM41)粒子的孔道内外表面,制得表面PMMA接枝的MCM41复合粒子(MCM41-g-PM-MA)。进一步利用增塑剂碳酸丙烯酯(PC)与所得的MCM41-g-PMMA共同对PMMA基聚合物电解质膜进行改性,通过溶液浇铸工艺制得PMMA基复合型聚电解质膜。着重考察了MCM41-g-PMMA填充比例、MCM41表面PMMA接枝以及温度等因素对上述体系离子电导率的影响。红外光谱(FTIR)、热重(TGA)、高倍透射电镜(HRTEM)、小角X射线衍射(SAXRD)分析结果表明:PMMA已成功接枝于MCM41粒子的孔道内外表面。交流阻抗测试、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表明:较改性前的MCM41填充体系,MCM41-g-PMMA填充的PMMA膜具有更优的离子电导率,同时具有更佳的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7,(21)
聚芳醚酮通常采用亲电反应或者亲核反应聚合合成。然而在制备的过程中,发现聚芳醚酮中存在大量来自催化剂残留金属离子。残留的金属离子会导致聚合物的热稳定性能、耐化学性能、机械强度、绝缘变差。本文介绍了减少聚合物中的金属离子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世界各地     
莱塞与化学我们知道,一般说来,莱塞光是由于莱塞物质受到象光子、伽玛射线、电子等的激发而产生的。最近,有两位外国科学工作者借助于闪光诱发,使氢氯混合物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氯化氢气体,并发射波长为3.8微米的红外线莱塞光。这是一种化学莱塞。既然化学反应能产生莱塞作用,那末,反过来,莱塞能不能诱发化学反应呢?研究者使刚经过蒸馏的苯乙烯单体连续遭受红宝石莱塞光照射20次,导致了聚合反应。在作用过程中,苯乙烯吸收了两个光量子,产生了自由基,进一步聚合为聚苯乙烯。  相似文献   

15.
利用水溶液辐射聚合方法制备复合油田深层调剖剂(Flood Resisting Composite,FRC—D)。研究辐射条件、材料结构对性能的影响,并优化聚合工艺。结果表明,FRC—D的综合性能显著优于均聚物调剖材料,并具有显著的调剖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聚甲基丙烯酰亚胺(PMI)泡沫塑料作为高性能泡沫材料之一,它所具有的强度和耐热性是现有泡沫塑料中最高的。本文以甲基丙烯酸(MAA)、甲基丙烯腈(MAN)为主要单体,通过自由基本体聚合法制备新型泡沫塑料PMI。主要研究了配方中混合发泡剂配比对PMI泡沫塑料质量的影响,讨论了热处理工艺对PMI泡沫塑料分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通过傅立叶转变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TG)对PMI泡沫塑料分子结构转变进行了研究;利用扫描电镜(SEM)对PMI泡沫塑料泡孔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通过电子万能试验机以及动态热机械分析(DMA)对PMI泡沫塑料的机械性能以及热性能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7.
导电聚吡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导电聚合物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其中聚吡咯(PPy)具有空气稳定性好、易于电化学聚合成膜、无毒等优点,在聚合物电池、电解电容器、聚合物电子器件、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而近十多年来受到广泛重视。本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主要研究了一些基础科学问题,如吡咯在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聚合过程,PPy的链结构特征,PPy在水溶液中的电化学特性以及导电PPy复合膜的制备、结构和性质等。  相似文献   

18.
采用本体聚合法来合成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简称TPU)。本体聚合法又有两种制备方法,第一种制备方法为预聚体法,先将多元醇与二异氰酸酯反应生成端异氰酸酯基的预聚体,在与扩链剂反应生成TPU;第二种制备方法为一步法,将多元醇、扩链剂和二异氰酸酯同时混合,无规熔融聚合成TPU。但是在本次实验中主要采用预聚体法来合成TPU,并采用对苯二酚-(β-羟乙基)醚(HQEE)作为扩链剂。通过对产品进行物理性能的测试和分析,可以证明,用HQEE作为扩链剂合成的产品都具有较好的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19.
徐前  陈玉龙  金杨福 《科技通报》2019,35(5):1-7,12
采用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柱状两嵌段共聚物/纳米粒子复合薄膜在剪切场下的相结构转变以及边界滑移行为。重点考察了表观剪切速率γ_a、纳米粒子以及纳米粒子与聚合物间相互作用强度ε_(A-NP)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分析薄膜内部的微观相结构、速度梯度分布、有效剪切速率以及各相间的相互作用能,探究了嵌段共聚物纳米复合体系的界面滑移机理。研究显示,纳米粒子的添加及纳米粒子与聚合物间相互作用强度的增大,均会使薄膜粘度升高,阻碍了其随剪切运动的能力,从而使体系出现急剧的边界滑移现象。当ε_(A-NP)20ε时,严重的边界滑移现象甚至使剪切作用无法有效地诱导纳米复合薄膜内部出现有序相结构。  相似文献   

20.
按通常方法合成了3种嵌段聚醚,将3种嵌段聚醚型破乳剂的混合物用丙烯酸和马来酸酐酯化,酯化产物在引发剂作用下聚合,制成了超高分子量的水溶性原油破乳剂,考察了所得改性破乳剂对大庆原油水乳状液的破乳脱水性能。3种破乳剂单体的选择基于性能互补和相容性原理,确定的最佳合成配方如下:3种破乳剂单体的摩尔比1:1.3:1;丙烯酸,马来酸肝摩尔比2:1;酸(以羧基计),破乳剂单体(以羟基计)摩尔比1:1.2;按此法合成的破乳剂在加量为50mg/L的条件下,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油样的破乳脱水效果均显著优于对比破乳剂,40℃下90min的脱水率高达9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